彰武解放前後的故事
解放彰武
彰武縣的由來
明末清初,今彰武地區是一片草原。1645年(清順治二年),為了安置蒙古科爾沁部諸王公為祝賀順治皇帝登基而進貢的5000頭牛和10000隻羊,清政府決定在此地區建立牧場,名蘇魯克牧場,也叫楊檉木牧場。1647年(順治四年),清政府派員赴察哈爾蒙古八旗調遣蒙古牧民,計12個姓氏(邰、包、白、李、楊、羅、洪、吳、齊、趙、戴、宋)、16個家族、32戶、236口人,1649年(順治六年)4月到達蘇魯克牧場,落居放牧。清朝廷遷都北京後,東北的「三陵」(新賓永陵,瀋陽福陵、昭陵)所需祭畜大部分仍依靠蘇魯克供應。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科爾沁左翼前旗賓圖郡王和土默特左翼旗第四任扎薩克額爾德木圖貝勒正式奉旨,將科左前旗大部土地和土默特左旗東部土地獻由盛京禮部管理,牧場擴大。牧場東西150里,南北250里。牧場供「三陵」祭品,遂將蘇魯克牧場改名為養息牧牧場。
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清政府在養息牧牧場西北設新蘇魯克牧場(今四堡子鄉和庫倫旗部分村屯),又從義州(義縣)先後調來5姓(趙、李、白、何、黃)蒙古族牧民。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養息牧牧場開禁招墾,前來墾荒的主要是漢族,也有蒙古人和滿族人。牧場從此解體。1902年7月19日(光緒二十八年六月十五)設置彰武縣。縣衙駐地橫道子,即今彰武鎮。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後不久,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接收彰武。1946年1月初,中共彰武縣黨政軍機關和部隊撤離縣城,到彰武西部地區建立農村根據地。1月13日,國民黨十三軍一個團進佔彰武縣城。1946年2月22日,為了更好地體現民族間的兄弟平等和緊密團結,中共遼西省委決定在彰武縣成立蘇魯克旗。4月20日,由於革命根據地縮小,阜新、彰武兩縣合併,組建阜彰土(土默特左旗)蘇(蘇魯克旗)聯合政府。1947年9月17日,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共遼吉省委決定:將阜新縣彰武縣土默特左旗蘇魯克旗聯合政府分開,分別恢復阜新縣土默特左旗聯合政府和彰武縣蘇魯克旗聯合政府。彰武縣蘇魯克旗聯合政府一套機構、兩套人馬,縣長張昌,旗長孟和巴圖。縣政府駐哈爾套街。解放戰爭期間,為了解放彰武,東北民主聯軍(東北人民解放軍)在彰武縣先後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戰鬥。
哈爾套街圍殲戰
哈爾套街是彰武西北地區較大的集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共阜新地委開闢阜新北部根據地較早地區之一。1946年從年初到9月,彰武縣、阜彰縣黨政機關都曾駐在此地。9月上旬,國民黨新編第6師18團一個營及彰武縣警察大隊進佔哈爾套,修築高牆、碉堡,防守堅固。為了粉碎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肅清側翼的蠶食計劃,1946年10月17日,中共遼吉省委書記、省軍區政委陶鑄率領東北民主聯軍二縱六師,從遼吉北部太平川揮師南下,深入敵後,於4天前解放庫倫,接著又開始圍攻哈爾套。
1946年10月27日凌晨,二縱六師十六團想乘敵不備襲擊敵人,但戰士翻牆時被敵人發覺,於是轉為強攻。經激戰,十六團一營戰士架梯翻越圍牆,攻入街內,但遭到街公所一個排敵人頑抗。在戰鬥中一營三排長劉富有犧牲。這時,敵人又調來兩個連兵力,瘋狂反撲。一營戰士與敵短兵相接,白刃肉搏,打退敵人4次反衝鋒。與此同時,十六團三營經過激戰,佔領街公所。敵人仍憑藉圍牆、碉堡負隅頑抗。凌晨3點30分,師山炮營以準確射擊摧毀敵東北角圍牆上的大炮台,一營、三營戰士乘機將圍牆炸開缺口,突入街內,迅速分割穿插,圍殲敵人。少數逃跑殘敵,大部被十六團二營俘獲。到早7時戰鬥勝利結束,共斃敵199人,俘敵官兵250人,繳獲輕重機槍13挺、長短槍300多支、小炮12門、彈藥3.7萬多發。國民黨軍營長和國民黨哈爾套街區分部書記均被擊斃。
哈爾套圍殲戰,是東北民主聯軍在敵後進行的一次「反蠶食」戰鬥。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敵人的瘋狂氣焰,鼓舞了阜彰根據地軍民的士氣,促進了阜彰地區鬥爭形勢的好轉。
彰武縣城圍殲戰
1947年7月,黨中央決定在全國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秋季,林彪、羅榮桓率領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轉入全面反攻。10月6日,東北民主聯軍七縱隊和二縱隊各一師,在七縱隊司令員鄧華指揮下,在遼吉五軍分區部隊和彰武縣大隊配合下,攻打彰武縣城。攻城部隊於夜間對外圍敵人發起攻擊,7日凌晨先後掃清城南苗圃、城北火車站的敵外圍據點。11時30分,七縱隊一師五十六團一連攻佔城西高山台制高點。下午5時,攻城部隊向縣城守敵發起總攻,激戰1小時即結束戰鬥。這次戰鬥斃傷國民黨九十三軍五十七師一六九團官兵200多人。國民黨彰武縣黨部書記李天相自斃。俘虜國民黨彰武縣縣長王維安並營長2人,連長8人,排長以下官兵775人,繳獲迫擊炮、六炮5門,輕重機槍51挺,長短槍571支及子彈和其它軍用物資大部。
戰鬥結束後不久,東北民主聯軍主動撤離彰武。11月5日,國民黨四十九軍七十九師又佔領了彰武縣城。
彰武攻堅戰
1947年12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二縱隊、七縱隊在地方武裝配合下再次攻克彰武縣城。這次戰鬥於12月22日打響,攻城部隊由二縱隊司令員劉震統一指揮。22日,七縱隊二十師進到城西南高山台附近。十九師進到城西二檯子,二十一師進到城西北王家街,二縱隊六師進到城南西六家子,五師進到城東太平庄。23日,七縱隊二十師攻佔了城西制高點高山台。25日,六師十七團奉命攻佔城東南吉崗窩堡北沙坨子敵地堡群。隨後,師山炮營及十六、十八團兩個迫擊炮連對敵地堡群進行猛烈轟擊。25日,七縱隊十九師五十六團攻佔城西北燒鍋北坨子和豐盛源燒鍋大院。二縱隊五師十五團協同七縱隊十九師五十六團奪取城北高地鄭老禹坨子。12時,七縱隊十九師五十五團連續3次爆破,攻克了6個集團地堡陣地,全部佔領了火車站和西坨子,殲敵500多人。27日,七縱隊二十一師在城西門外、北門外與敵展開巷戰,逼近城牆。二縱隊六師在炮縱二營、二縱隊野炮團及師山炮營炮火配合下,經14小時激戰將南門外關帝廟一帶守敵全部肅清。至此,經6天外圍戰鬥,攻城部隊已將敵人依賴的外圍據點相繼肅清,四面逼近城牆。
12月28日7時30分,東北民主聯軍炮兵以猛烈炮火向城牆東南角、西北角、敵師部等主要目標射擊。經90分鐘炮火射擊,將城牆東南角轟開一個30米寬的缺口。9時整,攻城部隊發起總攻,僅55分鐘即突破敵城防。與此同時,七縱二十一師各部由城牆西北角突破口突入,二縱六師十六團由南門突入。14時,戰鬥全部結束。此役,全殲敵官兵10056人,其中斃、傷1860人,俘虜8196人,師長喬文禮化裝潛逃,副師長李福泰被俘。繳獲山炮6門,戰防炮4門,迫擊炮20門,六0炮34門,擲彈筒5個,火焰噴射器、具,輕重機槍290挺,衝鋒槍163支,馬步槍2535支,短槍331支,各種子彈859000多發、炮彈2000多發,手榴彈1300多顆,汽車10輛,電台5部,馬65匹並其它軍用物資大部。至此,彰武縣全境解放。
解放彰武時,12月28日上午,七縱隊十九師五十六團團長趙光明(法庫縣秀水河子人,1914 年生,1937年參加革命)在前線指揮,率領部隊自城西北沖入城內,至北大街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彰武攻堅戰是東北民主聯軍1947年冬季攻勢中重要的一次大仗,為後來進行遼瀋戰役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中共中央發來嘉獎電:「慶祝你們攻克彰武,殲敵一師的勝利。」
1948年秋遼瀋戰役期間,東北野戰軍五縱隊和六縱隊在彰武地區成功地阻擊了國民黨廖耀湘兵團。從10月6日國民黨廖耀湘兵團竄入彰武縣境,13日進縣城到25日潰逃,國民黨軍隊曾佔據彰武縣城12天。10月25日,中共彰武縣委、縣政府機關由哈爾套轉回縣城。至此,彰武徹底解放。因此,以1948年10月25日為彰武縣解放日。
分享:
※法庫縣一農婦在菜地里撿到的一件王權象徵物
※康平縣田家村出現披毛犀化石現身
※《銘記國旗的「紅」》 文/心靈守候
※史上最難認的22個漢字,您認得幾個!
※《聚龍泉往事》不期的邂逅,美麗的開始
TAG:才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