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減壽的八大習慣,趕緊改掉!想要長壽、健康,多做6件事!
壽命10%由基因決定,90%取決於生活方式。
對長壽者來說,日常習慣可能比基因更重要。
下面這8大習慣會使你的壽命越來越短:
不良習慣一:久坐不動
長時間坐辦公室或坐車會帶來多種健康疾病,即使經常鍛煉也無法抵消久坐危害。研究發現很多癌症多因缺乏鍛煉;工作中應養成定時起身走動的習慣,在家中也應該多活動身體。
不良習慣二:不開抽油煙機
新的研究發現,使用燃氣灶時通風不暢會導致室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醛嚴重超標。這三種污染物在二手煙中極為常見。
建議:不論煎炒蒸煮,只要使用燃氣灶,都應打開油煙機,可使污染降低60%~90%。
不良習慣三:長期熬夜
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每晚睡眠不足6~7小時導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與吸煙相當。另外,缺乏深度睡眠和晝夜節律紊亂還會加快腫瘤的生長速度。
不良習慣四:空腹時間長
有調查數據顯示60-64歲的老人,每日吃兩頓飯者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日吃5頓飯者(總熱量相等)只有1/5患病。
另有一份報告指出,每日就餐次數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患者佔57.2%,膽固醇增高者佔51.2%;而每日就餐次數在5次或5次以上的人群中,肥胖病患者僅佔28.8%,膽固醇偏高者佔17.9%。研究表示,空腹時間較長,造成體內脂肪積聚的可能性就增大。
不良習慣五:躺在床上玩手機
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擾亂人體自然的生理節奏,從而造成疲勞。
建議:不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尤其在夜間對健康會造成很大傷害。
不良習慣六:不愛吃粗糧
現在很多人不吃糙米粗糧,只吃精米白面。但很多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及膳食纖維,比如鉻、錳在全穀類、豆類、堅果類中含量最高。經過加工精製後,這兩種元素就大大降低。
膳食纖維能增加膽固醇的排泄,使血膽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細,纖維素太少,不容易產生飽腹感,易造成過量進食而發生肥胖。
不良習慣七:翹二郎腿
很多人喜歡在聊天或者辦公室時候蹺二郎腿,但諸多研究都證實了翹二郎腿的確會導致高血壓、靜脈屈張和神經損傷。所以,應盡量規正坐姿,減少二郎腿的次數。
不良習慣八:側睡或趴睡對身體不好
當你側睡時,會阻礙你的隔膜自由活動,也可能會導致背痛或是肺部的問題;如果趴睡的話就更危險,因為你的器官都被擠壓,長期下來會造成心臟和神經問題,因此,最好的睡覺姿勢是仰睡,但如果你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則要避免仰睡。
好的習慣是長壽的基礎,想要健康長壽,多做六件事:
1、早起伸伸懶腰
醫學研究證明,伸懶腰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幾秒的伸懶腰動作中,很多淤積的血液被趕回了心臟,從而可以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同時,還可帶走肌肉內的一些廢物,從而消除人體疲勞。
2、多聽音樂
聽音樂有助於緩解焦慮,幫助睡眠、增強記憶,還能促進傷口癒合,降低與壓力有關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從而增強免疫力。
每天聽音樂,還可以降低血壓、緩解關節炎疼痛和加速中風後康復,甚至能抑制認知障礙症的病情發展。
3、保持每天排便的好習慣
健康身體從飲食開始,也要保證每天排便,排出身體毒素,「有進有出」,這樣才會有健康的循環。正常大便在早上5-7點之間排出為宜,因為早上5-7點是大腸經排毒時間,有排便習慣的人,這時排便不費力。
若不能保證一天一便,建議平時多吃些含膳食纖維高的食物,也要多喝些水。另外一些習慣性便秘的人群也可以常喝些玉蘭根茶或蒲公英大麥青汁。
玉蘭根茶:據現代研究,玉蘭根中含量較多,以菊粉形式存在,將其泡水一方面可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另一方面還可調理血壓、血糖、血脂和尿酸。
另一方面可將大麥苗粉與蒲公英葉粉(取蒲公英葉1.5g、大麥苗粉2.5g)搭配成蒲公英大麥青汁,不僅補充膳食纖維,還可調節身體酸鹼平衡。而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作用,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對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有輔助治療作用。還可預防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癥狀。
4、喜歡裸睡
研究發現,裸睡確實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益處,不僅輕鬆、舒適,而且緊繃了一天的身體能得到放鬆,睡眠質量也會更高。
不穿睡衣,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加強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有利皮脂排泄和再生,皮膚有一種通透的感覺。
5、睡前泡腳
腳底板上的經絡可以說是非常發達的,通往身體各處,我們在泡腳的時候放入一些性溫的材料,例如艾草、生薑、花椒等,再加上腳底按摩,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祛除體內多餘的寒濕之氣。
6、常舒緩壓力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有辦法舒緩壓力:研究發現,與從來不幫助別人的老人相比,經常幫助朋友、親戚或鄰居的老人明顯感覺更快樂,身體也更健康。
※醫生提醒:比喝酒還要命的4個習慣,更易導致脂肪肝!需警惕
※醫生提醒:6個癥狀說明你血糖已經很高了,小心糖尿病悄悄來!
※65歲老人,煙齡25年,突然戒煙後離世!
※醫生告誡:眼睛出現這3種異常變化,當心你的肝臟出問題!需警惕
※有哪些普通大眾難知道,但醫生大都清楚的事情!
TAG:專註健康1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