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是韩信的英勇,也是陈馀的迂腐
韩信平定魏、代的时候,正是项羽加紧攻击荥阳的时候。刘邦谨守荥阳,就食于敖仓,但是敖仓和荥阳之间还是有一段路途的,很容易遭受楚军的攻击。于是,刘邦便在这一代建立甬道,用来输送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中粮草的地位是无比重要的,它直接关乎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这一点,刘邦明白,项羽也明白。所以,项羽除了包围荥阳,便数次派人攻击刘邦筑成的甬道,一方面是搞破坏,另一方面也是抢夺粮食。
刘邦的军队虽然不少,但是他不但要集中兵力守住荥阳,还得分出一支军队去包围敖仓,而且还要派兵守住敖仓、荥阳一线的甬道。这样一来,刘邦的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以,韩信平定魏、代后,刘邦便派人从魏、代抽调了大部分军队前往荥阳,参与守卫荥阳的战争。
刘邦的这一举动不止是因为保卫荥阳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抑制韩信,避免韩信拥兵自重,他只给韩信留了数万的兵力去攻打赵国。而此时,陈馀听说了韩信带兵东来的消息,便和赵王一起,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井径口,等候韩信的到来。
井径道是一条狭长而又偏窄的道路,井径口边上有一条河缓缓而过,陈馀就驻扎在离河三十里之外的地方。井径之内是无法摆开大军厮杀的,韩信如果从井径口出来就必须渡河才能与陈馀的赵军展开正面厮杀。陈馀把战场设在大河与他的营垒之间,目的就是要困死韩信的部队,从而一举全歼。陈馀率先来到井径口,有了选择战场的权利,同时还能以逸待劳,而且兵力还是韩信的数倍,对赵国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马有失蹄,人有失算。陈馀对这场战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只可惜他还是失算了。
陈馀的失算首先是没能好好利用井径的优势,而他不愿意利用则是因为他的迂腐。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对陈馀说:“韩信、张耳的军队离开国土长途行军,他们的锋芒肯定是锐不可挡的。但是千里行军,粮草供应肯定会比较麻烦,士兵是容易填不饱肚子的,如果临时寻找粮食搭伙做饭,也是容易供不应求的。井径这条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军队连绵数百里,按照这种情况来看,汉军的粮草一定会放在后面。所以,我请您给我三万奇兵,我抄小路去毁了他们的粮草辎重,截断他们的后路,而您只要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就行。到时候,他们向前无仗可打,向后无路可退,而且又没了粮草,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会被呈献到您的面前了。否则,我们一定会被对方擒获的。”
广武君的计策是很不错的,一旦施展开来,韩信就成了瓮中之鳖。只是,陈馀觉得他与汉国的战争是刘邦失信在前,他才是占据大义的一方,所以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更何况他手中尚有二十万大军,还怕一个区区韩信吗?所以,他否决了李左车的建议。
李左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馀的失算其次是表现在他对形势预估的错误。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的利用之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陈馀想要利用大河困死韩信,殊不知韩信也正想借助大河来激发士气。
韩信东进后,便开始派人前往赵国刺探军情,他知道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后,便放心大胆地将军队开进了井径道。临近井径口三十里的时候,他找了个相对开阔的地方,便把军队驻扎了下来。半夜,他挑出两千精兵,让他们每人携带一支旗子,从山间小路绕到井径口边上埋伏起来,他对他们说:“明天赵军看到我军后撤,他们一定会带兵追击,到时候你们就趁机跑到赵军大营去,端了赵国的大营,断了他们的后路,然后拔下赵国的旗帜,插上我大汉的旗帜。”李左车向陈馀献上的计谋没有被陈馀采纳,却反过来为韩信所用,也许韩信正是受到李左车的启发才有了这个计策。
韩信对众将领说:“赵国占据地利,却迟迟不肯出兵,恐怕是担心他们一出兵我们就会立即退走吧!”陈馀就是这么想的,井径道比较狭窄,陈馀此时如果出兵,韩信极有可能因为地形不利于战斗而退走,这样一来,陈馀就无法全歼汉军了。只是,这正好方便了韩信布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亮的时候,韩信先是派出了一支一万人的大军背靠大河,陈列开来,然后自己则率领剩下的全部兵力走出井径口,与赵军展开正面厮杀。两军交战许久,韩信的军队自然敌不过陈馀的二十万大军,很快便败逃了,逃往的方向正是那支万人陈列的大军之处。陈馀的军队见韩信和张耳败逃纷纷追赶,两军在大河沿岸再次展开激战。这一次,韩信的军队因为退无可退,爆发出了超乎常人的战斗力,数万汉军竟然抵挡住了二十万赵军的进攻。
就在战场胶着之际,韩信夜间派出的那支两千人的军队趁着赵军不注意,赶紧从山道上溜下来,偷袭赵国的大营。此时,赵国的军队基本上都在与汉军厮杀,只有少数人留守,根本没有意识到会有人前来偷袭,最终导致汉军偷袭成功,赵国驻地全部易帜。
韩信是参加过巨鹿之战的人,那时候的他还在项羽的军营里,项羽破釜沉舟的经典案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背水一战。事实证明,韩信确实学到了这一战术的精髓,陈馀的二十万大军一时半会儿竟然奈何不了韩信的几万军队。于是,陈馀便打算先退兵修整,然后再战。然而,当大军退回驻地的时候,却发现那里插满了汉国的旗帜,这让他们深感意外,还以为韩信手中还有大军。战场上一个念头就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失败,而此时大部分的赵国军人还都以为他们的将军都被俘虏了,不然这场仗怎么会这么快就输了。于是,赵国的军队一下子就乱了。
二十万大军一旦有效组织,可以所向披靡,可是一旦乱起来,那就容易走向自我毁灭,更何况此时还有韩信的数万大军在一边虎视眈眈。所以,战争的结果就是赵国被打得溃不成军,陈馀被杀,赵王赵歇被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争结束后,诸将问韩信:“《孙子》兵法有云:‘右被山林,前左水泽’。为什么您却反过来了呢?这与兵法不符啊!”
韩信说:“我的计策其实也在兵法之中,只是你们没注意到罢了。兵法中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统领这支军队至今,还没有时间好好训练这支军队,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不高。如今,我把军队置于死地之中,人人都想奋战求活,否则这些士兵肯定就都跑光了。”
经此一战,韩信才再一次平定了一个国家,而且还是势力强悍的赵国。楚汉战争的天平在慢慢地往汉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TAG:学史见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