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你的家鄉沒有好大學?

為什麼你的家鄉沒有好大學?

9月21日「雙一流」名單出爐後,社交網路再一次被調笑和段子淹沒。

復旦學生「再不敢說自己是一流的新聞學院的香港記者了」;北航和西工大的校友相擁含淚,看著別的學校評上了一流航空學科。西南政法和東北財經,雙雙成為非985、非211、非一流高校、無一流學科的四非院校……

但無疑,又有無數年輕人的命運,將因為「重點大學」隊伍的改換而受到影響。為什麼有的省份「雙一流」林立,則有些省份形同教育資源沙漠?我們試圖從數據中找尋答案。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1954年10月5日,中央下發《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範圍的決議》,北清人大等6所高校被確定為全國性重點大學。接下來數十年,重點大學名單幾經變動。「211工程」於1995年啟動,共建設112所高校。「985工程」於1999年啟動,共建設39所高校。

學子們自此開始了被985、211支配的恐懼。求職市場上,用人單位首先會問:「學校是985、211嗎?」更有甚者,直接用關鍵詞篩選對應聘人員名單進行批量刪除。

而本次新出爐的「雙一流」名單中,更彰顯了馬太效應的威力:

(1)非985的211,整體存在感減弱,以後更強調學科和專業;

(2)教育資源進一步向京滬和東部地區傾斜

(3)「誰是高教第三城?南京、武漢or西安?」有了答案:南京勝。

(985、211及「雙一流」在東、中、西部的分布)

(985、211和「雙一流」在不同省市的分布)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從985到「雙一流」,恆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格局已然非常明朗。

中國高等教育資源公式

對比985、211名單,此次「雙一流」調整中,獲得較大增量的是北京、上海等幾個省份(直轄市)。獲得增量較小的,則是以河北、山西為代表的幾個省份。

雖然遴選標準和流程尚未公開,但若要考察雙一流院校和學科在地域間的分布,不妨對一些常見的社會學和經濟學指標進行分析(人口、經濟總量、教育經費等)。

在檢索國家統計局《2016年統計年鑒》《財政部關於2015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後,我們發現,某省的雙一流學科數(X)可能和下述因素存在正比關係:

人均GDP (a)、GDP增速(b)、人口流入流出率(c)、生均教育經費(d)、原有重點大學數量(e)X

來,我們驗證一下,教育部是不是也採用了這套演算法。

首先,把各個省份上述數據整理成表,再加權匯總。以北京為例——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全國各省份五項加權值排序——

接下來就是驗證,將全國省份的五項加權值與「一流學科數」進行對比——

可以看出,上述公式能夠解釋此次雙一流名單中的絕大部分現象:

(1)浙、粵兩省有著全國除京、津、滬之外最高的人口流入率——13.27%和20.42%,分列全國五、七位的人均GDP——83923元/人和73290元/人;

(2)江蘇,人均GDP位居全國第四,GDP增速則是穩健的7.8%;

(3)河北省的高等教育生均經費預算為7162.19元/人,雖然並不低,但它是東部省份中唯一一個GDP沒有過45000元的省份,且人口處於流出狀態——凈流出2.9%,6.8%的GDP增速也是東部倒一。

(上述三條結論中的GDP為2016年數據,人口流動為2015和2016年數據,教育經費為2015年數據)

唯一有些例外的是,前述公式所列諸要素中無一表現突出的四川,其教育資源得到優化的原因,卻似乎很難被找到。2016年,四川省人均GDP39847.03元/人,居全國24位,GDP增速7.7%,居全國中游水準。人口凈流出9.9%,而上年其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為5274.63元,僅強於安徽、湖南和山東。如今四川擁有8所雙一流高校,位居全國第4;14個一流學科,列全國第7。

是什麼讓四川成為了幸運兒?

少不入川——不要讓孩子去四川高考

無論四川出身的郭敬明如何回憶高中校園裡亭亭而立的香樟樹,卻始終無法改變一個事實:作為曾經的四川籍考生,他經歷過中國最為殘酷的地區高考錄取率的洗禮。搜索「四川高考錄取率」,結果令人震愕——不同於「河北山東等省份是高考窪地」的慣常印象:四川省常年以絕對劣勢,佔據著我國大陸省份本科錄取率的倒一。

而對成都和綿陽之外的考生來說,高考幾乎是地獄模式。據2016年數據,成都以全省19.4%的人口佔據全省37.22%的GDP產值。而「四七九」(成都四中石室中學、成都七中成都中學、成都九中樹德中學)三所高中則有著文科80%,理科90%以上的升學率,再加上綿陽,兩地的優質高中幾乎對優質升學名額形成了壟斷。而郭敬明的家鄉小城自貢。其人口至16年僅有三百餘萬,GDP僅為省會成都的1/10強。

另一方面,四川本省的重點大學,也不那麼好考。根據四川大學官博數據,川大在四川當地的錄取比例,也低於同類的985和211。據《中國高質量的大學入學機會和招生偏好研究》的研究,各985和211依據不同統計模型,在屬地省(市)錄取的均值為27%至30%。

四川緊張的本科錄取率,曾得到輕微緩解。2014年9月3日,《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出台,意見要求:「2017年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從2013年的6個百分點縮小至4個百分點以內。」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編製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教育部要求高考壓力較小的北京上海等省市拿出14萬個招生指標支援中西部。

當時獲益最大的是貴州省,拿到了42300個名額。四川省僅有6400個名額,僅占當年考生總數的1.12%,杯水車薪。

因此不能否認,此次四川「雙一流」獲利排在全國前列,有某種歷史虧欠彌補的因素。

新時代的寒門

任何大型政策的出台,背後都是多方力量的博弈。在「雙一流」名單出爐後,南方周末在報道《誰屬於一流學科?「雙一流專」遴選專家投的是條件》中引用專家言論指出:

「雙一流」建設不是普惠性的」,「始終將具備衝擊世界一流的實力和潛力作為最優先的考慮」。

「具備衝擊世界一流的實力和潛力」,這句話被隱藏掉的主語,是學校和學科,但教育資源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發展狀況各異的省份。再具體下去,是那些在高考前學習了十幾年,再用兩天或三天時間答完考卷,面臨命運抉擇卻又面目模糊的年輕人。

人們總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如今,寒門在教育層面的意義已經不再單純指代農村,而是一個人出生的省份——

(圖片出自網友@文華輪迴)

但好在,正是有很多不信命的人,才讓高考這場遊戲顯得豐富有趣。2017年6月5日,在「亞洲最大高考工廠」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一位考生於課桌上對命運二字進行解讀,寫下了本文開頭題圖中的兩句話。

本文編輯:伯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來認識下2017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順便心疼下村上春樹
拿到軟銀10億美金融資之後,Uber的任務只剩盈利、上市
英特爾前CEO歐德寧去世,享年66歲,曾拒絕為iPhone提供晶元
英國爆發航空史上最大破產案,遣返11萬乘客上演「敦刻爾克」
還有出行公司沒拿過軟銀的錢嗎?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