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國慶小長假已經快到尾聲了,大家在這個恍恍惚惚吃吃喝喝的美夢中,都收穫了些什麼呢?長點膘不算什麼,畢竟這滲人的秋風那麼一吹,讓人感覺能與之對抗的就只剩下身上的脂肪君了!

研究裡面說,與代謝和體重都正常的人相比,代謝健康但超重或肥胖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都會增加。如果說這還不足以讓大家放棄對「屯點脂肪好過冬」的執念,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研究。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圖片來源於:ROLLIN"WILD

最近,來自英國伯明翰大學的G. Neil Thomas博士帶領研究團隊,專門做了一項關於健康型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研究,這項史上最大的相關性研究涉及了英國350萬人隨訪時間長達5.4年。

在調整了各種影響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與代謝健康體重正常的人相比,代謝健康但肥胖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了49%,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7%,而患心衰的風險增加了96%!

G. Neil Thomas博士說:「這就再次證實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健康的胖子』這一說。」隨後,這項研究發表在了心血管頂級期刊《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1]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G. Neil Thomas博士

那麼說了大半天,到底什麼是『健康的胖子』呢?我們先來看組數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全世界就有39%的女性和38%的男性(18歲及以上)超重,並且15%的女性及11%的男性肥胖。這意味著,在2014年全世界就有近20億名成年人超重,其中一半以上,也就是十億成年人肥胖。 [2]

而我國肥胖人口的數據也很不樂觀。2016年,中國趕超美國,現已成為全球肥胖人口第一大的國家,有8960萬肥胖人口(美國肥胖人口為8780萬人),其中男性佔4320萬人,女性佔4640萬人。[3]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圖片來源於:ROLLIN"WILD

可以說,在過去的40年中,[4] 肥胖在全球已經慢慢成為了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5] 而肥胖通常會引起一些身體代謝異常的情況,比如說高血壓、高血脂以及血糖代謝障礙等等。[6] 但是這些代謝異常在每個肥胖的人中表現都不太相同,其中甚至有一類肥胖人群根本不會出現代謝異常的情況,他們被稱做『代謝健康型肥胖』。[7-11] 大眾媒體親切的稱呼他們為『健康的胖子』。

目前,學界已經有不少代謝分析的研究都證明了,和代謝健康且體重正常的人相比,肥胖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12-14] 那麼,是否『健康的胖子』因為代謝指標正常,就可以避免和心血管疾病相掛鉤了呢?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圖片來源於:ROLLIN"WILD

G. Neil Thomas博士發現,由於過去的研究對『代謝健康型肥胖』的定義都有所不同,並且幾乎沒有研究把這類人群和大面積的心腦血管疾病案例,比如心衰,腦血管疾病等進行比較,所以博士自己領導了這項史上最大的同類研究。

研究人員從改善健康網路(THIN)的資料庫中收集了1995年到2015年二十年之間,350萬人的健康數據,相當於6.2%的英國人口。[15] 數據包含THIN系統中18歲及以上成人的身體指數(BMI),並且確定所有的參與者在此之前都沒有過心腦血管疾病的病史。

為了和過去的研究保持一致,研究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定義體重不足,正常體重,超重以及肥胖。當BMI小於18.5時是體重不足;BMI在18至25之間的是正常體重;BMI在25至30之間的是超重;而當BMI大於30時,則定義為肥胖。[16]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圖片來源於:ROLLIN"WILD

同時,研究者依據英國臨床診斷編碼,READ編碼,和患者用藥的處方記錄,來定義參與者是否擁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血脂這三種「代謝異常」。為了更精準的研究,他們對「代謝異常」進行了打分,分別為0分,1分,2分和3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其中任何一項,則是代謝健康,那麼在「代謝異常」項上得0分。每多一項代謝異常就加1分。

實驗的終點是參與者發生以下4種中的任何一件心腦血管疾病的事件: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心衰,以及周圍性血管疾病。

結果出人意料,在調整了各項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和代謝健康體重正常的人群相比,那些雖然代謝健康但是體重不在正常範圍內的人,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都增加了。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健康人與代謝健康型肥胖人的對比

代謝健康但超重的人群以及代謝健康但肥胖的人群,患冠心病的風險分別增加了30%和49%;患心衰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1%和96%;而代謝健康但體重不足的人群患心衰的風險增加了36%,患周圍性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了49%。

與此同時,研究還發現,無論是哪一種體重的人群,代謝異常的分數越高,心衰的風險越大!換句話說,無論體重如何,代謝異常都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說,太瘦的看官們也要注意了,不光沒有『健康的胖子』,也很可能不存在『健康的瘦子』,因為即便是沒有代謝異常,體重不足也會增加疾病風險。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圖片來源於:ROLLIN"WILD

論文的另一位主要作者Rishi Caleyachetty博士指出,他們還觀察到,10名體重正常的人中就有一個人,有一種或者多種的代謝異常,比如高血壓或者高血脂等。[17] 簡單點說,就是體重正常並不能代表代謝健康。即使是體重正常,也可能存在著代謝異常。

研究人員們一致認為,從此以後不應再使用『代謝健康型肥胖』這個術語,以免誤導人們認為個體肥胖可以健康。同時也應該多鼓勵肥胖患者,不管代謝狀況如何,減肥和定期檢測都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時間。

最後,奇點糕還要提醒大家,在僅剩的假期里理性吃喝,爭取人人都能把體重調整在一個健康的範圍內。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參考文獻:

[1] Caleyachetty, R., Thomas, G. N., Toulis, K. A., Mohammed, N., Gokhale, K. M., Balachandran, K., & Nirantharakumar, K. (2017).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Among 3.5 Million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70(12), 1429-1437.

[2]http://www.who.int/gho/ncd/risk_factors/overweight_text/en/

[3] https://biotechin.asia/2016/07/16/obesity-in-china-a-very-real-threat/

[4] Guh DP, Zhang W, Bansback N, Amarsi Z, Birmingham CL, Anis AH. The incidence of co-morbidities related to obesity and overweigh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Public Health 2009;9:88.

[5] 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 Trends in adult body-mass index in 200 countries from 1975 to 2014: a pooled analysis of 1698 population-based measurement studies with 19.2 million partici- pants. Lancet 2016;387:1377–96.

[6] Lu Y, Hajifathalian K, Ezzati M, Woodward M, Rimm EB, Danaei G. Metabolic mediators of the effects of body-mass index,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a pooled analysis of 97 prospective cohorts with 1.8 million participants. Lancet 2014;383:970–83.

[7] Rey-Lopez JP, de Rezende LF, de Sa TH, Stamatakis E. Is the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phenotype an irrelevant artifact for public health? Am J Epidemiol 2015;182:737–41.

[8] Bradshaw PT, Stevens J. Invited commentary: limitations and usefulness of the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phenotype. Am J Epidemiol 2015; 182:742–4.

[9] Tomiyama AJ, Hunger JM, Nguyen-Cuu J, Wells C.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new perspectives. Int J Obes (Lond) 2016;40:1331.

[10] Dhurandhar EJ. The downfalls of BMI-focused policies. Int J Obes (Lond) 2016;40:729–30.

[11] Caleyachetty R, Meunnig P, Kengne AP. Misclassification of cardiometabolic health when using body mass index categories. Int J Obes (Lond) 2016;40:1332.

[12] Zheng R, Zhou D, Zhu Y. The long-term prog- 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for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16;70:1024–31.

[13] Kramer CK, Zinman B, Retnakaran R. Are 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benign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Ann Intern Med 2013;159:758–69.

[14] Fan J, Song Y, Chen Y, Hui R, Zhang W. Com- bined effect of obesity and cardio-metabolic ab- normality on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Int J Cardiol 2013;168:4761–8.

[15] Vision. The Health Improvement Network (THIN). Available at: https://www.visionhealth.co.uk/ portfolio-items/the-health-improvement-network- thin/. Accessed August 9, 2017.

[16] WHO. Obesity: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 2000;894:i–253.

[17] https://www.tctmd.com/news/another-study-challenges-notion-healthy-obese

心血管頂級期刊:350萬大隊列來襲,再次證實沒有所謂「健康的胖子」,可能也不存在「健康的瘦子」|臨床大發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十一巨獻:基於2900萬人大型研究,世界頂級研究機構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重磅發布預防腸癌指南|臨床大發現
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三名晝夜節律機制研究者獲獎|奇點實力派
國慶長假自製低卡甜品合集
看你瘦臉針打的值不值,只需花費1分鐘
《細胞》子刊:兩周減重25%,德國科學家巧妙結合降糖葯與抗炎葯,製成靶向減肥「神葯」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