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的好處 經常做足療經由這些好處
足療是很多朋友喜愛做的,在生活中做足療聊能夠放鬆肌肉,讓身體更加健康,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足療的好處有哪些,足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足療的禁忌有哪些,希望大家可以正確認識足療哦。
足療的好處
正確做足療的好處有很多,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圖片來自網路)
一、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二、防治神經衰弱和失眠,每晚中藥泡腳可以加強神經系統鍛煉,促進神經系統調節功能,改善睡眠效果。
三、預防高血壓,做足療可以幫助我們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神經分泌系統,而這可以讓人的氣血更通暢,氣血通暢,血壓自然平穩。
四、防治風濕性關節炎,能加強血液循環,通絡活血,祛寒消炎,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較好的理療效果。
五、防治腿腳麻木。通過中藥泡腳,可以激活腿神經末稍,使神經系統上下貫通,消除腿腳麻木。
六、防治糖尿病。可以調節內分泌系統,促進胰島細胞恢復功能達到控制血糖目的。
七、防治感冒祛寒暖身。中藥泡腳可激活足底穴位,將營養物質及新鮮氧氣送到大腦到全身從而使全身感到舒適。
八、美容減肥。中藥泡腳促進腎上腺分泌激素,增強皮膚新陳代謝和分解體內脂肪,使皮膚白皙身材苗條。
九、防治腦溢血和腦血栓,中藥泡腳保持血液暢通,不再擔心患腦溢血和腦血栓了。
十、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柱增生。通過按摩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足浴注意事項
足療雖好,但同樣很很多的注意事項,我們一定要當心。
一、注意溫度適中(最佳溫度在40℃-45℃),最好能讓水溫按足部適應逐步變熱。
二、時間在30-40分鐘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溫度和確保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保證藥物效力的最大發揮。
三、飯前、飯後30分鐘內不宜進行足浴。
四、足葯浴治療時,有些藥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膚髮紅、瘙癢。
五、足葯浴所用外治藥物,劑量較大,有些藥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時,足葯浴治療完畢後,應洗凈患處,拭乾。
六、在進行足浴時,由於足部及下肢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可引起頭部急性貧血,出現頭暈、目眩。
七、有出血等癥狀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臟病及身體虛弱者,洗腳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0分鐘。
八、按摩後30分鐘內須飲溫開水(腎臟和心臟病患者可酌量少飲一些),以利於血液循環,並有一定的排毒作用。
足浴養生六大禁忌
1、最佳時長20—30分鐘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20—30分鐘為宜。泡腳不超過20分鐘沒有發揮應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腳時間過長,血管長時間擴張也不宜,再者期間太長腳部皮膚也容易被泡破皮。
2、最佳水溫在40℃
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40℃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便可,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就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的話,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不利。
3、水量不可太少
泡腳不同於洗腳,水位最好高一些,以沒到膝蓋為宜,可以對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4、浴盆材質選擇以木盆為佳
木盆相比其他材料,散熱比較慢,適合長期間泡腳,普通塑料盆或者鐵盆十幾分鐘水就容易變涼。再者,有些木材,如樟木、松木,性溫,可以輔助提升泡腳的效果。
5、泡桶注意衛生清潔
如泡腳桶不清潔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覆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十分重要。
6、女性經期別自己亂用中藥泡腳
女性經期出現的問題比較複雜,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藥泡腳,不但不會起到舒緩的作用,還可能會加重痛經等癥狀。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達到治療痛經等經期健康問題的目的,最好能夠諮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對症用藥。
哪些人不能做足療
1、妊娠及月經期中的婦女
因為中藥浴足可能會刺激到婦女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婦女及胎兒的健康。
2、患有各種嚴重出血病的人
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內臟出血等,在進行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導致局部組織內出血。
3、腎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壞死等各種危重病人
由於病情很不穩定,對足部反射區的刺激可能會引起強烈反應,使病情複雜化
4、一些急性的傳染病、急性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骨折、燒傷、穿孔、大出血等,都不應做足療。
5、正處於大怒、大悲、大喜或精神緊張的人。
6、吃飯前後1小時內。由於浴足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腸及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
7、足部有外傷、水皰、疥瘡、發炎、化膿、潰瘍、水腫及較重的靜脈曲張的患者。
總結:足療對於身體的好處有很多,因此我們經常做足療可以保護身體健康,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不適合做足療的人群,一定不要去做哦,因為這很容易導致健康出現問題。
※吃什麼可以去胃火 十種食物幫你去胃火
※醋泡黑豆的功效與作用 吃粗泡黑豆的注意事項
※板栗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這些需謹記
※梨子的功效與作用 這樣吃對身體更好
※這種黃色果子不起眼卻能養生
TAG:日常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