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坎坷?婚姻不幸?「我執」是元兇!
導讀
你感到孤單和無聊,
所以想要一個伴侶;
而你也是自私的,
所以想要獨立。
這一切都源於對自我的執取。
作者|宗薩仁波切
問:在愛情與關係中,自我是怎麼運作的?戀愛時,對自我的執著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宗薩仁波切:自我總是扮演最邪惡、最聰明、最有欺騙性、最強大、最有破壞性的角色,但就愛情和關係而言,自我在它自己的遊戲中是最成功的,因為所有人都上了它的當。區別大便和金子是很容易的,即便它們都是黃色的,你會知道該避免什麼、該得到什麼。但區別銅和金是難的,因為兩者都是閃亮的,第一眼看上去它們很類似。
愛情就有點兒像是那樣。在普通的愛情里,看上去有很多的給予、理解、耐心、寬容和空間的營造。當你愛上一個特定的人,你甚至不會注意他吃飯時咀嚼的聲音,那種聲音平時可能讓你厭煩得要死。戀愛很有欺騙性,因為它看上去一點兒也不自私,你甚至可以非常慷慨。當自我穿上愛情的鎧甲,這一切讓它變得如此聰明。
習性在愛情和關係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當然,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孤獨,在自我的遊戲—— 也就是愛情中,完全是個容易上當受騙的傻子。
但是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想要拆散人和人之間真誠的紐帶——在男孩和女孩之間、女孩和女孩之間、男孩和男孩之間、丈夫和妻子之間以及母親和孩子之間。
乍看上去,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或許是普通的愛當中最不自私的形式。但這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為很多時候,孩子是我們的財產和玩具,這是非常自私的。這就是為什麼,從本質上來說,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是複雜的。家庭給予孩子很多,但是沒有人喜歡被當成財產一樣地對待。孩子們的天線總是會微妙地捕捉到父母無意識發出的信號。
所以這很複雜,表現得慷慨、大方和不自私給我們帶來如此多的利益,以至於我們通常害怕公開表達我們的自私。假如我向我所愛的女孩子表白——「我愛你,因為你擁有很多我想要的或者想用的東西,並且我也願意給你你想要的,希望作為回報,你也能給我這個或者那個。」如果你對一個人這樣說,他或她一定會很生氣。但如果我們真的做到了這一點,那你會擁有一段真正好的關係。
問:正確的態度可以改善關係嗎?如果可以,我們在戀愛和婚姻中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態度呢?
宗薩仁波切:正確的態度來自正確的見解。而正見,本質上,應該建立在接受真理而不是否定真理的基礎上。例如,如果佛教關於一切都是無常的見地深植於你的頭腦,那麼你會對關係中的每一時刻都倍加珍惜。這樣的理解有助於培植適當的關係。
時代也已經改變了。很明顯,現代婚姻的整個制度、目的及其作用方式,即便和數十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執著於數十年或數百年前那種被認為是完美婚姻的幻想,而且以為那樣的婚姻在今天這個時代也能發生,會導致很多的不幸。如果一對夫妻之間有適當的一致認同和理解,婚姻可以非常奏效,並且能幫助其他很多人。
如果你是一個佛教徒,特別是如果你追隨大乘的修行之道,那麼你也可以過一種能夠利益很多人的家庭生活。你可以至少從利益自己的孩子開始,給孩子們正確的影響和教育,這樣他們長大後可以利益很多人。所以婚姻也可以是一種有益的工具或者媒介。
問:目前在大城市裡,有很多才華橫溢、相貌美麗的女性,她們獨立、善良,也有著善解人意的性格,但卻找不到能夠結婚的伴侶。這樣的女性還在不斷增加。仁波切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您對她們有什麼建議嗎?
宗薩仁波切:這和關係本身無關,卻反映出社會和輪迴存在里的一種根本性的變化。在過去,女性被留在知識的暗夜裡,被拴住、被約束、被關在家裡。現在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變得越來越睿智,並且她們想要獨立。
獨立的見地和態度在她們的心智里,甚至反映在她們使用的香波里。所以當她們投射出獨立的色彩、光芒與光輝的時候,把男人們嚇走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但這個問題也說明了為什麼關係在本質上是有缺陷的,這源自很多綜合的因素。首先,試圖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尋找完美是有挑戰的。其次,在追求獨立的同時尋找一位終生伴侶,這有點兒矛盾。也有其他許多因素,看上去微小,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當代世界的一切都被設計得讓我們彼此疏離。
這些因素包括地點和時間的變化。例如,婚姻制度的意義與價值,在荒漠或者游牧民族的文化里,和在上海或北京有很大的不同。並且,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僅在過去的幾百年中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讀五百年前描寫一對擁有完美關係的夫妻的小說,我們聽浪漫的老歌,或者讀儒家的名言,例如關於婚姻價值的名言。但我們身處2015年,電視有這麼多可選的頻道,這很自然地使丈夫和妻子疏離,因為他們各有自己愛看的節目。
事實上,當代世界的一切,包括所有消費品,都只是在促使我們擁有屬於各自的東西,包括各自的車子。婚禮策劃師們幫助人們結婚,然而就在同一間公司里,可能有其他人的工作是幫人離婚,因為離婚也是個好生意。當人們離了婚,他們會購買更多東西,因為他們分開居住。
所以,或許是該重新定義婚姻的時候了。永遠幸福地生活著,就像五百年前在中國、印度或者其他地方的模範婚姻那樣,這種事情將不會再發生了。或許如今我們需要像單身廣告、約會服務或者相親網站之類的東西來廣而告之:「一位英俊的男人在尋找一位漂亮的女孩作為一個叫做婚姻的公司的共同股東。」你感到孤單和無聊,所以想要一個伴侶;而你也是自私的,所以想要獨立。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幸有時有助於婚姻的穩定。例如,我認識一個女孩,她有個患癲癇的男友,所以有要照顧那個男孩的理由,這以某種方式把他們結合在一起。很多時候,丈夫和妻子能很好地一起生活,是因為他們的孩子生下來就殘疾或智障。
關於年輕聰明的女士找不到丈夫的問題,我希望自己有個又好又簡單的答案,但不幸的是我沒有。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可以有很多方式去看待這個問題,包括在想要獨立和想要終生伴侶之間的明顯矛盾。
對於在努力尋找合適愛人的現代年輕女士,可能我唯一能給出的總體建議是不要太挑剔,並要鳥瞰人生。記住被你接受成為伴侶的那個男人有自己的心識,因此他有自己的習慣,有的習慣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可能結婚三年後才會顯現出來。
你也應當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從婚姻中得到的是什麼。你要一個孩子嗎?婚姻是生產孩子的製造業嗎?如果那是你的目標,既然如此,那你的丈夫是否聽《第九交響曲》就不那麼重要了。
並且你應當問自己,這個男人是否會給你很多自由和空間,是否你也會給他自由和空間。我們很快會說我們會給對方空間,但我們多半不會。
我們也應當不要太執著於和一個伴侶永遠幸福地在一起。對這個理想願望的執著經常會造成很多痛苦。
在一個更加基本的層面,所有這些討論都表明,輪迴本質上是有缺陷的,為了讓一些事情看上去行得通,某些其他的事情就進行不下去。
問:有些世間成就很高的人,其我執遠甚於普通人。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在解脫之路上有更多的障礙?
宗薩仁波切:更強的對自我的執著意味著更多的不安全感、更強的偏執、更加容易激動生氣、更加盲目,以及更少的自在放鬆。所以,那些我執更強的人有著更厚的外殼,當然就更加不幸。
像晉美林巴祖師那樣的成就者寫過一個接一個的發願文,發願永遠不要重生為比爾·蓋茨。因為當你獲得了世俗的成功,不能修行的概率會大很多。但那並不意味著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著更強的我執,或者修行路上障礙更多。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富有的成功人士,如果他們有福德,當他們認識到所有的財富和世俗的成功並未帶來幸福時,這些所謂富裕而成功的人經常轉向精神之路。從世俗的角度,佛陀自己擁有了一切,然後因為他超凡的福德,在很短的時間裡他就在精神之路上成熟了。
這並不意味著所有貧窮的人都有更多更好的機會修行佛法。從一開始就窮困的人們通常並不一定適合精神之路,因為他們一直都還沒有嘗到世俗成功的滋味,很多時候他們糾結於自己很貧窮、要變得富裕的想法。
問:對於這些事業上相對成功的自我主義者,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宗薩仁波切:如果你能接觸他們,如果你足夠善巧,你肯定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影響到他們。向他們傳教不一定奏效。但是,像我以前說過的,那些我執很強的人實際上不安全感也很強。哪裡煙多,哪裡火就大。所以哪裡有不安全感—— 如果你知道是哪種不安全感—— 你就可以從那裡介入,並通過那個不安全感與之進行溝通。
但是像晉美林巴那樣的偉大祖師永遠都不會想重生為一個世俗成功的極端自我主義者,因為那樣的人不會聽別人的話,即使聽了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的自我如此膨脹。
但是,我們依然沒有理由捨棄他們。如果你和這些人是朋友,如果你在意他們,你可以修行並把福德迴向他們,這樣他們會以某種方式和佛法結緣,如果不是這一世,或許十世之後。畢竟對一個大乘行者來說,永遠都不晚。
問:為什麼有時修行人的「自我」表現得更加嚴重?是否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我執快要被打破的階段,修行者有時會顯現更加嚴重的我執?可以這麼問嗎?
宗薩仁波切:是的,當然可以。這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這意味著佛法只是進入了他們的頭腦,而沒有進入心靈。佛法成了自我的另一個工具。有時用壞了很多念珠、壓壞了很多坐墊的人看上去像是很好的行者,但這只是外表。他們或許曾經把自己關進一間房裡,裝作在修行,卻沒有真的修行。這是很常見的。
我的老師們告訴我,精通佛法和修行好的人有兩種徵象。精通佛法最好的徵象就是變得謙遜,修行好最好的徵象是沒什麼煩惱—— 不會激動或憤怒。如果你沒有這兩種徵象,那麼你就沒有學好也沒有修好。
我認識一個堪布,他很博學,通曉儀軌與經文,並且精勤持戒,對自己的學識淵博與戒律清凈非常驕傲。他出生於西藏,是個大男子主義者,傾向於看低女性。有時候很難區分他看低女性是因為西藏文化,還是以修持戒律為託辭,那是他慣於吹噓的。
同一個寺廟裡,我記得有位當地的尼師,她沒有名氣,也不博學,卻每天在寺廟裡勤勞地清洗供杯,並準備供佛的酥油燈。這些都是寺廟裡瑣碎的雜事,沒有什麼人願意做。堪布並不尊重這位尼師。
總之,隨著時光流逝,尼師因為健康問題往生了。她走得如此優雅,讓我想起佛經里的偈頌,釋迦牟尼佛說:「真正追隨我的人會像獅子一樣死去。」當我看到她往生時的狀況,沒有財產,沒有任何要保護的東西,如此自在,我強烈地憶起了這個偈頌。
此後一段時間,這位堪布遭遇車禍而折斷了脖子,他沒有往生,但已非常接近死亡。從他的示現中,我學到了很多。他很恐懼,因為佛法從未進入他的心靈深處;他很慌亂,他的行為像是不想死卻又感到死亡即將來臨的普通人,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所有關於無常和死亡的知識都只是停留在理智上。更為難堪的是,他努力隱藏自己的恐懼,因為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還是虛偽,還是想要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很在意。
這實在嚇壞了我。看到這些,我想假如我最終像這位堪布一樣,將會如何?所以,對自我的執著也會在最不可能的人的心裡出現。
但是正如你在問題中所說的,我們開始修行時,有一些修行人的自我也可能表現得更加強大,這是因為自我被引出來,正在反抗呢。這種情況實際上並不太壞。
2017年燃燈佛聖誕供燈共修
2017年10月11日,農曆八月二十二,是燃燈古佛聖誕。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祈願眾等眼睛明亮、相貌莊嚴、資財充足、具大福報和大智慧,消除生活的障難,啟發本具的善根。
※往生凈土的願力是需要去栽培的
※2018年安徽褒禪寺傳授三壇大戒法會公告
※最美的報恩!當年救的一隻鳥,患癌後竟成為她的「守護神」……
※夢參老和尚談地藏菩薩的臨終修法
※生命中到處都有財富,就看你會不會找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