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軍隊步行行軍速度有多快,看史書上經常有夜行幾百里,是真的嗎?

軍隊步行行軍速度有多快,看史書上經常有夜行幾百里,是真的嗎?

首先,古代一里地的具體長度是變化的,一里的長度不盡相同按秦制一里只有400多米,第二,夜行百里這樣做的部隊多是輕裝急行軍,淄重補給全數不帶或丟棄,士兵僅攜帶保證抵達戰場後保持一定作戰能力的隨身物資,第三,出發前都是優選的精銳力量,身體素質好,而古人一般相對勞動量大,身體耐力相對現代人較高,體能儲備也好,大體力勞動耐受性也好。譬如宋代重步兵覆甲號稱80斤一日夜可行百里,至於大規模運用騎兵部隊的軍隊,則往往是一人配兩三匹或者多匹戰馬,換馬不換人,一晝夜可行數百甚至上千里。

但這樣的部隊往往都是前鋒或者突擊部隊,數量不會太多,往往由幾百或幾千精銳力量組成,而且由於往往缺少淄重補給因此持續戰鬥力不足,要麼以戰養戰劫掠於敵境,要麼依舊依賴後續源源不斷的友軍支援,至於數萬部隊行軍再加上運送淄重的部隊和民夫肯定是做不到夜行數百里的。

比如三國時鄧艾率軍三萬偷渡陰平,到達江油時所謂的僅剩數千人,指的是此時還能跟得上行軍的數千部隊,江油守將馬邈先打後降,說明鄧艾的這數千兵士在經歷了如此艱苦行軍後還是保持有很高戰鬥力的,曹魏集團隴右野戰部隊的戰鬥力也可窺一斑,鄧艾拿下江油又拚命趕在諸葛瞻之前奪了涪城後就有了根據地,聚攏掉隊的部屬後依舊還兩萬餘人,佔了涪城進可攻成都,退可擾斷姜維劍閣糧道,而季漢派出的是帶著守備隊的志大才疏諸葛瞻,先是畏敵如虎,黃崇力諫他搶先進軍涪城到吐血而他慢吞吞不敢向前,後是僥倖輕敵,退守綿竹僥倖殺敗前鋒鄧忠之後又輕敵與鄧艾野戰決戰,最終身亡關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曾說事 的精彩文章:

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但為什麼現在發展成世界強國?
二戰中斯大林格勒戰役為何是個轉折點?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英雄是誰?
美國和越南戰爭中,越南為什麼那麼難打?
一戰中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和二戰時日本、義大利哪個國家對德國的幫助大?

TAG:小曾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