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叫「明十三陵」?
國慶長假去北京溜了一圈,那人是真的多,不過也不奇怪了,一年長假就這麼一兩次,出去旅遊的人自然多。前天選擇去了明十三陵,人還行,不算多但也不會少。去的話主要去是去看地宮,但地宮不讓拍照。有個不明白的地方在明朝應該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叫「明十三陵」呢?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始做長陵,到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葬入思陵為止。期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至於,明十三陵名字由來,還是要追溯下歷史。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在了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位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四叔朱棣以「靖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蹤。不過有人說他出家做了和尚(這在明朝至今也是一個謎案),所以他沒有陵園。第七位皇帝朱祁鈺,因其兄長英宗皇帝唄瓦剌俘虜,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意思下即了帝位。後來英宗皇帝被放了回來,在其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有做了皇帝。後來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朱祁鈺在天壽山的陵墓搗毀,而以「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位皇帝,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帝後陵寢最多的皇家陵園建築群。坐地鐵昌平線到十三陵景區站下車後,步行2公立左右到神路。神路,長陵,定陵之間都有公交連接很方便。昭陵在定陵旁邊,要走一公里左右的路程。不過沒有太大參觀價值,因為它的布局建築都是相似的,去長陵和定陵足矣。這是目前幾個開放的陵園。中午建議自帶乾糧,要全部游遍4個小時估計也差不多了~
※一個太監帶兩萬人裝X七次花800萬兩 只為做這個事
※被歷史嚴重低估了的皇帝,沒有他明朝可能早100年滅亡
※他是明朝皇室後裔,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明亡之後堅持抗清十八年
※「皇上不急太監急?」明朝皇帝們是怎樣被大臣搞得精神分裂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