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中醫的一些看法——中醫與江湖
中醫與江湖
胡海牙老師曾經總結過一句話:『從來醫書萬言,記得不僅有三言:醫家開口,不曰脾胃土敗,便言命門火衰,或言氣血兩虛。』據海牙老師說,這句話他是從《三指禪》一書中總結而來。這三句話,基本上能應付大多數求中醫診治者。我認為,這就是中醫的江湖用語。
中醫的江湖,與江湖中醫不同。中醫的江湖是指在行醫中運用一些小的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為病家服務。而江湖醫生則以花俏的手段為主,有的有一些醫療手段,有的則純屬一種謀生方式。當然,醫家的江湖手段運用得當,對治療自然會大有助益。如果運用過當,或過分地運用江湖手段,則難免流於江湖醫生之列。
中醫的江湖手段,主要是因為中醫理論的玄奧。特別是在今日現代科學日盛之時代,很多傳統的醫學理論已無法達到讓病家認可的地步,故而一些圓滑的術語,則會將這種尷尬局面聊作淡化。中醫理論中重視陰陽氣血的,所有的病都可以歸納為陰陽不調、氣血不和。病家對這種理論也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並且,這種理論也完全符合醫書典籍所載。所以,大而化之,無往不利。
胡海牙老師在北大醫院門診的時候,曾經給一位病人說,你必須按我說的去做,否則後果很嚴重。以我對老師的了解,他幾乎從不對病人說這種話。我就問老師是什麼原因,老師說這是「惡病惡治」。因為病人只是疑心自己有大病,但又查不出來,醫生說他沒有病他又不相信,所以用這種方法刺激一下。並給我講邵佐卿先生當年醫病事。說邵佐卿先生當年,有些病家問其病況,邵先生則一臉不耐煩地說『要麼就吃我開的葯,要麼等死』,嚇得病家不敢再問,只有老老實實去吃藥。海牙老師說,這也是一種惡病惡治的方法。
其實,現在的醫生中,也有用這種手段的。病家求醫時,醫者一言不發,切脈後便寫處方。病家問也不回答。而醫家周圍的人也告知病家,不要多問,回去吃了就會好等語。事實上,除了有些醫者本身不善言辭外,這也算是一種江湖手段。一是避免了回復出現漏洞,二是讓病家覺得較為神秘或高深莫測,在心理已經達到一定的效果,然後再服用藥物,可能療效會好一些。但這種形式,在今日可能已不太適用。因為隨著網路技術的發達,及醫學知識的普及,一些病家很難對醫家的一言不發感到滿意,更多的病家則希望醫者能將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詳細解釋(雖然現在正規醫院的醫生也很難做到,或不願意解釋。病人多是一個原因,也有些人是沒有耐心)。
醫家的江湖,是有傳統的。除了醫理上不容易說明白外,還有的是為了同行的生存。比如御醫,據說他們給皇帝或後宮治療時均有一套暗語。如一個人診完後,會用一些暗語告訴後來者自己的診斷結果。這樣大家的診斷基本上會一致,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現在在一些影視劇里經常出現一些御醫治不了的病而民間醫生可以治癒的橋段,很大一部分上是因為民間醫生不懂御醫們的規矩而已。
還有一些走方郎中,經常會告訴病家,把煎完的藥渣倒在某個十字路口,讓千人踩踏,可以去病邪。其實,這也是一種行業保護措施。藥渣倒在十字路口,如果後來的走方郎中看到,就可大概知道此處的病家是什麼病。這樣,如果去治療時,張口就能道出病情,對病家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調理。
這些醫家的江湖,或是由於中醫本身的醫理問題,或是出自治療的需要,或許緣於行業的保護,雖不一定要提倡,但可以理解。還有一些醫家的江湖,則純屬沽名釣譽,對病家不一定要助益,對醫家則大有好處。
比如高額收費。現在常聽到一種說法,掛某某醫生一個號需要多少錢,且門庭若市。從幾年前的數百元,到現在的數千元,更有數萬元挂號費的。聽說即使挂號費數千數萬元,還是供不應求。這種高額的收費,針對的群體,一般是收入較高的群體。醫者水平未必有多高,但這種收費,可以與高收入群體匹配。甚至在一些高收入的群體中,認識一個道士,拜一個和尚為師,與一位中醫師友好,成了某些人的標配。高額的收費未必與高超的醫術有關,但這在一些人眼中,可能是一種品味。
(記得二三年前後,胡海牙老師每周星期一還在北大醫院有半天的門診。當時海牙老師的專家門診挂號費是十四元,單位好像給提成一兩塊錢吧。因為海牙老師同科室的同事,與其共同工作了很多年,看到他每天這樣辛苦,上午八時至十時,兩個小時一般診治二十位左右的病人,就提出讓他申請特需門診。特需門診的挂號費是三百多元,提成要高很多。具體是多少,我忘了。海牙老師當時將表格交給我,讓我帶回住處幫他填寫。我當時心裡有些想法,但沒有說。因為那時候三百元不是很小的數目,特別是對我們這些外地的打工族來說。但還是按要求幫老師填好了。等下一個星期一去醫院,把填好的表格交給老師。老師說不用給他了,讓我留著〈這張表格可能還在〉。我問原因。他說,很多生病的人還不富裕,有些還是老病號,如果收三百多元錢,他們有些人就看不起病了。這也是讓我很感觸的一件事,也由此可以看到一些有道醫家的風骨。)
又如顯耀身份。有一些中醫師,特別是一些缺乏臨床經驗的「學院派」醫師,總是將教授、研究生等頭銜標示在顯耀位置。還有一些人,掛名一大堆社會團體的職務。通過這些頭銜來說明他們醫術的高明。我當初做編輯的時候,接到一份中醫專業的書稿。作者是一位博士。這本書稿空洞無物,讓我感覺作者對醫學的認識很粗淺。而這位作者在書的封面上,列舉了好多吸引眼球的宣傳語,並且還專門給出版社寫一篇他對這本書市場方面的策劃。這本書我最後退還了出版社。
又如炫耀師承。中國很多傳統的學術,都有師承文化。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老師的傳道授業心存感激,無可厚非。把老師作為自己招牌,也可以理解。畢竟可以體現自己的學問其來有自。但也不乏沽名釣譽之徒。現在經常能看到,自己醫術一般,但卻有一大堆名氣很大的老師,而且皆有大幅照片為證。還有一些年輕醫師,幾乎拜盡華夏名師。凡是有名的老中醫,幾乎跟其都有師徒關係。有位先生曾號稱自己拜師數百人。這些其實也是一種江湖。
當然,還有花錢訣人當醫托、送錦旗者。當年在北京的時候,一次去某藥店買葯。遇見好幾個人向藥店工作人員打聽某老中醫什麼時候上班,並對這位老中醫大肆讚揚一番。等這幾個人走後,工作人員們聊天說,那位老中醫來不來還沒有定下來,老闆還在考慮中,這些人不應該知道的。自己花錢買錦旗的人也不在少數。
醫家的江湖,有的是醫療需要,有的是歷史遺留。如果能客觀、科學研究,對醫術的提高頗有作用。至於沽名釣譽、圖謀私利者,我想,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醫學科學的進步,自然會逐漸淘汰。但無論作為醫家,還是作為病家,都應該了解這些江湖的手段與江湖伎倆,方能對自己的學習或身體的健康有所幫助。
多一些科學,多一些客觀,少一些江湖,對中醫學的發展應該是有促進的。這是我的觀點。
TAG:存真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