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釋解:萬物皆一

《莊子》釋解:萬物皆一

(上圖:八大山人作品)

【原文】

魯有兀者王駘,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 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 。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 聖人也,丘也直後而未往耳!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 國,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與庸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 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 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 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 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視喪其足猶遺土也。」

常季曰:「彼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為最之 哉?」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受命於 地,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堯、舜獨也正,在萬 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眾生。夫保始之徵,不懼之實,勇士一人, 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 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彼且擇日而登假,人 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譯文】

魯國的獨腳人王駘,出身王族,所以姓王,倦怠言語 ,所以名駘。駘就是怠,倦也。王駘學養厚積,內心充實 ,講學為生。聽過他講學的已有三千人,同孔子的學生一 樣多。王駘為人正直,年輕時犯過法,受刖刑斬一腳,所 以獨腳。魯國有個常季聽了王駘講學,心頭不服,去請教 孔子,提出疑問說:「那王駘算什麼,犯有前科,斬成獨 腳,公然辦講座,同老師抗衡。站在講台上,不教不訓, 隨便聊天。坐在會廳里,不議不論,偶爾插話。奇怪的是 聽講者都虛心,回去還說收穫很大,所謂不靠言傳而靠意 會,真有那麼一會事嗎?老師怎樣評價王駘這個人呢?」

孔子說:「這王老師大智大慧,是個聖人。我只是來 不及看望罷了,早遲我要拜他為師。至於那些晚生,學養 比我還淺,內心比我還空,不去好好聽講,行嗎?豈止魯 國讀書人,我真想率領天下讀書人去聽他講學呢。」常季 說:「一個獨腳殘廢人呀,竟能那樣強烈影響老師,當非 等閑之輩的了。果真如此,他又是怎樣運用智慧的?」

孔子說:「死生問題夠大了吧,不會觸動他的內心, 影響他的行為。天塌下來,地陷下去,也不會使他有失落 感。他不假借什麼等待什麼,所以內心安定,不隨外物變 化。外物不管怎樣變化,小變化雙腳變獨腳,大變化桑田 變滄海,他都不理睬,仍堅守自己的觀點。」

常季問:「什麼觀點喲?」

孔子說:「齊物的觀點。人間萬物,若用異物的觀點 看,只見矛盾,本來相附相親的肝臟與膽囊也會成為相殺 相仇的楚國與越國,世界就混亂殘缺了;若用齊物的觀點 看,見到統一,本來相殺相仇的楚國與越國也會成為相附 相親的肝臟和膽囊,世界就和諧圓滿了。他堅守齊物的觀 點,等同是非,於是看不順眼的看得順眼了,看得順眼的 也不必多看;聽不入耳的聽得入耳了,聽得入耳的也不必 多聽。看什麼不看什麼,聽什麼不聽什麼,他都無所謂, 不存在宜不宜的問題,誰能像他這樣,內心就和諧了。他堅守齊物的觀點,混同萬物,包括自己軀殼在內;視萬物為一體,所以忘懷得失。某人失去一隻腳,正如某地失去 一塊土,值不得他念念不忘。誰能像他這樣,內心就圓滿 了。和諧圓滿,他的內心就充實了。」

常季說:「看來他是用理智管束行為,用觀點塑造內 心。既經塑造,便失去內心的常態了。他的內心保持常態 ,讀書人為什麼朝他那邊跑呢?」

孔子說:「村姑無銅鏡,梳頭照水鏡。看她急步不停 ,不去溪邊照激流,而去池邊照靜水,自我欣賞一早晨。 只有靜止的水,才能使她靜止。只有靜止的心,才能使眾 人靜止。所以讀書人朝他那邊跑,圍著他的講座,靜止下 來;不是他叫他們靜止下來、而是他們在他那裡找到歸宿 ,不再奔波追求了,才靜止下來的。地生樹,天生人。樹 類唯有松柏,體現自然正氣,冬夏常青。人類唯有堯舜, 體現社會正氣,感召百姓。這兩位大聖人,不須理智的管 束,自有高尚的行為;不須觀點的塑造,自有充實的內心 。可以說是有幸,他們不糾自正。他們自己能正自身,影 響百姓都跟著正,全憑精神感召力,不靠國家下命令。那 王老師,不教不訓、不議不論,他能感召讀書人,是憑厚 積的學養,是靠充實的內心。普遍人的靈魂深處,如果鎖 藏著原始的衝動,一旦觸發,決不怕死。所以有不怕死的 衝鋒勇士,獨自一人殺入敵陣,成為孤膽英雄。一個普通 人,為了要出名,還得受紀律的管束,受信仰的塑造呢。 除了堯舜這兩位大聖人,哪有不須管束和塑造的呢。至於 王老師,他講學為了感召人,既不存在出名不出名的想法 ,也不存在怕死不怕死的問題,何必要什麼管束塑造呢。 啊,在他看來,天地雖大,只是他的館舍罷了;萬物雖多 ,只是他的用品罷了,對他而言,肉體不過是靈魂的寄放 處,五官不過是肉體的裝飾品。智慧的燭照下,他的學養 厚積,形成了統一的理論體系;他的內心充實,忘懷了世 俗的生死觀念。說不準哪天,他不想講學,就會遠走高飛 ,雲遊世外。到那時又會有許多人跟他跑,因為他能感召 人啊。他的內心常守靜態,哪有興趣招納門徒添累贅呀。」

【釋解】

常季與孔子的對話,表達了莊子的一個核心觀點:物齊。物齊就是指「萬物皆一」。萬物的特性雖有不同,但從萬物皆有特性這個角度來說,萬物又是同一的。用差異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到處是差異;用同一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同一的。生死大事也是如此。生,是我團聚了;死,是我散去了。聚散雖然有差異,卻都是我的變化而已。所以生是我,我沒有得到什麼;死也是我,我沒有損失什麼。生死也是同一的。

馬鳴菩薩曾經說過:

「當思維受到干擾時,就產生了事物的多樣性,當思維平靜時,事物的多樣性就消失了。」

我們之所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樣的差別觀點,在於我們的思維受到了干擾,這個干擾就是貪嗔痴。當我們不被貪嗔痴左右的時候,我們的思維就恢復了平靜,事物的差別自然也就消失了。

馬鳴菩薩的話可以幫我們深刻理解「空」。「空」不是沒有,空只是思維平靜時所觀照到的真諦。「空」彷彿是波瀾不興的水面。一陣風吹過,水面起了漣漪,這漣漪,就是事物的多樣性。風過後,水面又恢復了平靜。由此可見,事物的多樣性是虛妄不實的;而事物的「空」性,才是真實不虛的真諦。

所以佛教不靠邏輯思維來理解真諦,而是依靠禪定等修行方法,讓思維平靜下來。這是一種更高維度的思維體驗。而西方的傳統的邏輯思維的方法,是永遠不可能體會到這種境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自在佛學書苑 的精彩文章:

TAG:觀自在佛學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