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讀博士壓力有多大?從想輕生的女博士的故事裡我們能想像到
文/ Jackson & 三米兒
前天一則緊急尋人啟事再次牽動無數留學生們的心
在猶他州攻讀博士的唐曉琳同學失聯多日
她曾經給朋友留言想輕生
這讓更多人開始為她擔憂
高學歷美國留學生頻頻失聯,數月前轟動全國的章穎失聯案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而另一名北京大學2004級女留學生唐曉琳又在舊金山地區失聯。
唐曉琳同學現在是美國猶他州大學的導師助理研究員,攻讀物理天文系博士。在今年9月30日剛剛抵達美國舊金山,在10月1日凌晨發現失聯。讓朋友與家長更為擔心的就是,她曾經與他人提起過自己想要輕生的念頭。
眾網友們對她北大高材生的身份引起了討論,現在又作為物理天文博士的她,讓大家頻頻猜測,是否會為學習壓力太大,導致了抑鬱已經輕生的念頭。
那我們就來看看,在美國留學讀博士,壓力有多大呢。
在美國讀博士痛苦嗎?說痛苦也可以,說不痛苦也可以。
為什麼這麼說呢?痛苦是因為無論實驗數據怎麼做顯示的結果都和預期數據不一致,畢業的壓力,家長的壓力等各種壓力峰擁而至。
但越是危險和困難也越有人選擇來讀博士,尤其是女生選擇讀博士的也越來越多。令人詫異的是,國外的女博士比男博士更敢於做最苦逼的科研。越是冷門的科目也就越多的女博士生出現。
既然選擇來美國讀博士了那就意味著永遠也有讀不完的書,看不盡的文獻。
很多在圖書館裡面根本都沒人會去碰的文獻比如說那些充滿百年黴菌的古籍等基本上都是博士生去看,有時候你得花上好幾天去閱讀一篇你在論文搜索網站上找到的幾百頁的文獻,有可能你僅僅只需要其中的一小段但為了科學的嚴謹性你得熬夜通宵把完整的文獻全部閱讀完。
很多時候伴隨著博士生閱讀文獻時光的就是一杯早已經涼掉了的咖啡,或是花園裡肆意走動的小動物,更或是早上的朝陽,預示著你剛剛又奮鬥過了一個通宵。
對於很多博士生來說,家這個概念是不存在的。很多時候為了想要的科研成果你得花費很多時間在實驗室里,或者跑到室外去採集實驗數據。連續在野外待上幾天風餐露宿就為了一個想要的參數值,對於學習農業的同學更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但這一大堆的問題在要交論文的deadline面前都是小事。對於博士生來說要交論文的前幾天那才是真真正正生不如死,有時候有可能忙活了大半年卻因為沒有任何好的實驗數據因此沒辦法在deadline 前完成稿子因而畢業時間又得再次往後推遲。
就此來看對於在美國讀PHD的人來說壓力真的很大,尤其是一些已經年紀比較大的了更是如此:家長給的壓力,學業上看不到希望,以及畢業後的好的工作前景正漸漸消失。這一切的一切都很容易讓正在攻讀PHD的朋友們換上抑鬱症。
在此日報君再次強調一下,抑鬱症真的不是矯情!並不是說吃個飯,看個電影,談個戀愛就會好的!抑鬱症和暫時的情緒低落是有差別的,這兩者是不能混為一體的。但很可惜很多中國家長們都不知道抑鬱症是什麼,他們都覺得抑鬱症就是矯情,就是孩子不懂事,打一頓罵一頓諷刺一下讓他們「吃點苦頭」就會乖乖聽話認真做事了的這種想法那是最不可取的。
試想如果你在最困難的時候作為你心目中的最親的人都對你飽含不理解和諷刺,你還會有活下去的希望嗎?
雖然說這可能是老生常談但是日報君在此還是要再多說一句:如果覺得自己長時間有情緒低落,有想輕生等念頭的一定一定一定要及時地去看心理醫生。
如果你是學生,你的學生保險和學費裡面就已經包含了免費的無限時心理諮詢機會,千萬不要因為羞於啟齒或者害怕朋友笑而不去尋求幫助,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和任何人都無關。
如果你已經工作了,那麼公司的醫療保險裡面一般都會有cover一部分心理諮詢的section,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只要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有點不妥那就一定要好好利用這些機會讓自己好起來。畢竟我們只能活一次不是嗎?與其不開心地悶悶過一輩子為何不勇敢面對困難,活出燦爛又精彩的人生呢?
※17年前火遍全國的哈佛女孩劉亦婷,現在怎麼樣了?
※大屠殺剛過去三天,美國人卻在忙著買槍…看得讓人驚出冷汗
※賭城大屠殺還會重演嗎?百萬富翁軍火庫藏42把槍,動機成迷與IS無關
※十一這天,我們送100多位留學生登上時代廣場大屏幕,為祖國慶生
※我的兒子是校園槍手,射殺了13條無辜的生命,我有權利痛苦嗎?
TAG:北美留學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