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地方,日本投降後還想長期佔領,目的是將來舉國遷到此地
1868年,日本革新派終於推翻了德川幕府,建立起以明治天皇為首的維新政府,日本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的時期。在明治天皇的帶領下,日本積極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設備,大量興辦以軍工為主的企業。當然也由此產生了以效忠天皇為核心的軍國主義教訓,並制定了以中國和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大陸政策」。
1874年初,國力開始有所提升的日本,迫不及待地發動了侵台戰爭,最終以強迫強政府簽訂《日清兩國間互換條款及互換憑章》,獲得了50萬兩白銀。初次入侵中國就獲得了甜頭,這讓日本更加肆無忌憚。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加緊了對中國的入侵,策划了一系列事件。1928年6月,日本關東軍成功策劃炸死了張作霖,但最終佔領東北的企圖沒有得逞。1931年9月18日,日軍製造「九一八事變」,不久後東北被日軍佔領。從1931年東北被日軍佔領,到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14年間日本在東北攫取了大量資源。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東北有一個地方,日本戰敗投降後一直挂念著,準備戰後舉國移民到這裡,它就是吉林省的通化市。東北那麼大,為何日本對通化這個地方「耿耿於懷」?這要從通化的地理位置說起。
通化市地處吉林省南部,東接白山市,西與遼寧省的本溪、撫順、丹東等市相鄰,南與朝鮮的慈江道隔鴨綠江相望,北連遼源市、吉林市。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這裡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日軍可以通過佔領這裡,進而深入東北腹地。
除了地理位置優越,這裡的煤、鐵、森林等資源豐富,更是東北「三寶」,人身、貂皮、鹿茸的故鄉。不僅如此,這裡工業發達、交通便利,在軍事上,進可出東北松遼平原,退可守長白山天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筆者在查閱資料後發現,關東軍曾在《滿鮮方面對蘇作戰計劃要領》中這樣寫道,「即使放棄滿洲四分之三,也要確保通化這個戰略要地。」1945年8月,當蘇軍對盤踞東北的關東軍發起進攻時,大批的關東軍主力開始向通化轉移,甚至還將司令部和「偽滿洲國國都」由長春遷到了通化。日本投降後,數以萬計的日本人而滯留在通化,這些人至死都希望能將這裡變成最後的抵抗堡壘,甚至準備舉國遷到這裡。
※雍正留遺詔子孫決不可殺此人,乾隆即位後立即違背,將他凌遲處死
※這個民族一百年沒有國籍,時刻盼望能加入中國,如今終於夢想成真
※藍玉案爆發,一死刑犯念了一首詩,結果全場監斬官被朱元璋砍了頭
※日本兩老農挖出一枚金印,上面僅刻五個字,但日本專家卻坐立不安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