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為什麼一些高知家庭教出學渣,普通學歷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為什麼一些高知家庭教出學渣,普通學歷的父母卻教出學霸?

媽咪讀呀原創

1

同事女兒9月剛上初一,據說除了英語壓力比較大,其他都很出色,尤其是數學非常好。同事說,在北京,由於孩子們普遍早教學英語,導致學生英語的平均水平較高。而她的女兒從沒有上過任何一節早教班,也許暫時有差距,但她相信憑藉女兒的能力,很快能追上來。

「你的經歷估計對那些匆忙早教的父母是一個打擊呢!」我說,「畢竟到後來,大家都趕在一個起跑線上了。」同事說,給你講一個真實案例。

同事的鄰居是家境優渥的夫婦。孩子的媽媽博士畢業於常青藤名校,回國以後就職於一所著名高校,年紀輕輕就評上了副教授。孩子的爸爸是外企高管。夫妻兩給孩子規划了一條市重點小學——市重點初中——國外高中——國外大學本碩博的路線。

讓所有人的失望是,孩子根本沒有考上市重點初中。在小升初的競爭中,孩子因為壓力過大開始厭學,自己放棄了自己。

日本福岡教育大學的一位研究心理健康的教授曾做過比喻,他把一個人比喻成氣球,如果手按壓氣球,相當於施加一點壓力,手鬆開,氣球能復原。但如果手勁過大,氣球嚴重變形,不能承受外界壓力時,就會爆炸。對孩子來說,如果一直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孩子就會沮喪失望,乾脆破罐子破摔,放棄了對自己的期望。

2

有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為什麼教師教育子女往往很失敗?道理簡單:教師渴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出色,當然也更加嚴格。由於高標準、高期待,他們對孩子的落後和不足,往往很焦慮和難接受,他們會覺得:我的孩子怎能這樣呢?

這給人的啟示是:越是成功的家庭,對孩子也更加嚴苛。他們希望孩子能延續家族的成功,對孩子的失敗難以包容。

我見過一個媽媽,出身於將門。言語間有一種濃濃的優越感,談論孩子的時候,也流露出我們家孩子以後是要上清華北大的自信。這些訊息其實更多在家庭里得到強化:我們做父母的都那麼優秀,孩子你必須更有出息。

這種壓力,可謂隱形的壓力,也叫「背景壓力」,很可能會逼得孩子自卑、叛逆、自甘墮落。

而往往,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反而把子女教育得出類拔萃。為什麼他們不把孩子送早教班,也沒有能力培養孩子的各種才藝,孩子反而能學好?

3

這裡面有最樸素的道理。曾讀過一篇文章,一位農民有兩個孩子,女兒考上清華,兒子上了北大。別人問:你到底是怎樣做的。農民父親說,其實也沒有什麼絕招,我每天讓孩子們回來給我講課。

眾人感到詫異。父親解釋說,我覺得自己沒什麼文化,但不能讓孩子以後也沒文化。於是想出辦法,讓孩子每天回家當老師,把在學校里的功課都講給自己聽。這可不是易事,孩子必須自己先弄懂功課,再回家給父親講,學習的勁頭非常大,就這樣一路讀過高中。

所以,父母的早教最重要的不在於送孩子上什麼班,而在於激發孩子內心的成就感——對學習持久的動力。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不愛學習的孩子。要激發成就感,最重要的避免3個錯誤做法。

一是期望太高。越是高知家庭,越期待孩子早於人先。如果別人孩子能背10首唐詩,那我家就要背20首。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一直期望太高,只會徒增孩子的壓力。

二是糾正過多。我看過一個媽媽輔導孩子做作業。一到連線題,孩子線畫得不直,媽媽趕緊糾正。孩子沒有按照順序做,媽媽也要管。管太多,反而鎖住了積極性,何來創造力?

三是心太急。有的孩子比較貪玩,父母就開始碎碎念。其實一切都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拔苗助長的故事不是早就預示失敗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讀呀 的精彩文章:

北大教授告訴你:不貪玩的孩子,比不會讀書的孩子更可怕!
孩子不吃飯還將碗打翻,只用一招,不打不罵讓他主動道歉!
為什麼父母的盲目攀比,會摧毀孩子的未來?
陳小春兒子敢跟爸爸「頂嘴」,我為什麼拍手叫好?
幼兒園孩子為何容易尿褲子?老師不說原因,但父母得知道

TAG:媽咪讀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