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添加衣服……
W
EATHER
每日天氣
7日起至11日,影響中國北方的冷空氣主體南下,中東部大部地區都將出現降溫降水天氣。返程高峰及節後上班交通都將受到不利影響,小夥伴們要做好預案哦!
10月8日 星期日
10:22
農曆八月十九
寒露
寒露
24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秋季的第5個節氣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此時
氣溫由涼變寒
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
秋季,正式開始!
GIF/298K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白居易 《池上》
寒露時節會有多冷?
中新社發 張暢 攝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民諺有「先白後寒」之說,相對於白露,寒露代表氣溫更低。
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GIF/49K
寒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
武俊傑 攝
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卓忠偉 攝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菊有黃華
孟存儒 攝
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習俗
登高
祝平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此時天氣怡人、景色優美,正是登高望遠的好時候。
賞紅葉
庄媛 攝
寒露時節,很多地方都有賞紅葉的習俗,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的習俗。不過寒露節氣還沒有紅楓葉,到了暮秋時節才有紅楓葉。
賞菊花
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菊花是反季節的花,越是寒霜露重,越是菊花開得最艷麗的時節。
秋釣邊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斗蛐蛐兒
中新社記者 王遠 攝
秋風起,斗蛐蛐兒。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吃柿子
秋歌 攝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此時的柿子恰好成熟,正是吃柿子的好時候。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經常食用有利於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吃螃蟹
南航供圖
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喝「寒露茶」
付敬懿 攝
寒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
寒露養生
卓忠偉 攝
適時添衣
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
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藥品,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
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
建議: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此外,肩部、肚臍、脖子也是不能被凍的。
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鹽水,晚蜜湯」。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王銘偉 攝 圖片來源:CTPphoto
飲食習慣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
寒露時節,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
水果首選梨、柿子、香蕉、柑橘等;
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還有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
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
生活起居
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
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如條件許可,可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植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官方微博
秋風掃落葉
遍地黃花涼
離客思故鄉
寒露之後,天氣漸涼
深秋的腳步近了...
記得提醒身邊的人添加衣物!
寒露安好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 綜合人民日報、CCTV生活圈、灼見等
編輯:梁靜
※梁振英邀印尼華商共促「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受颶風影響美國9月就業崗位減少3.3萬個
※電影市場:國產「鐵拳」之後 進口片打組合拳
※利比亞撤僑親歷者講述:祖國派郵輪接我逃離戰火
※美國務院批准向沙特出售「薩德」反導系統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