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讓位不讓權的乾隆最終還是交出了玉璽

為什麼讓位不讓權的乾隆最終還是交出了玉璽

乾隆高壽,還是清朝唯一一位太上皇,在權力交接時曾出現了很多政治事故,最終也只是名義上交出了皇位,實際上仍然是他在掌舵大清朝,那這一出鬧劇是怎麼上演的呢?

乾隆在位60年,但實際執政長達63年,在這三年,乾隆上演了一出禪位大戲。為了曾經的一句話,為了顯示自己的仁、孝,竟然表演了一出中國歷史上最具戲劇效果的做秀劇,這從另外一個角度暴露了乾隆的虛偽另類。

1795年,85歲的乾隆皇帝在位已經長達60年。耄耋之年的乾隆雖然耳朵有點背,但身體還相當硬郎。關鍵是他的精神頭還不錯,頭腦清晰,思路敏捷,甚至還可以步行親自參加國家的各種重大儀式祭典活動。但他還是決定在1796年,原來是乾隆六十一年的正月初一日,即中國傳統的春節之一天正式交出大清國傳國玉璽,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十五子永琰,自稱「太上皇。」這一年,改元嘉慶。名義上的乾隆時代終結了。

帝權至尊,乾隆既有能力處理政務,又沒有人武力逼迫他讓位,又緣何主動退位?據說,就在乾隆即位之前,這位當時只有25歲的小夥子懷著對祖父康熙爺的無限崇敬,曾焚香祈禱:「承蒙上天眷顧,得以入繼大統,不敢奢望超過康熙爺在位六十一年之數,能在位六十年,我就心滿意足,此後,就一定把皇位傳給兒子」。乾隆話出自言,他肯定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能活多長時間,能在位多久?因為,在位60年,就要活到85歲才行,這實在是絕大部分人不敢想像的高壽!

最後時刻差點兒反悔。嘉慶元年大年初一,禪位大典之期到來,文武百官、駐華使節悉數參加新舊皇帝的權力交換儀式。然後時辰已到,老皇帝卻遲遲不願交出代表最高權力的「皇帝之寶」,交換儀式一度陷入僵局。幸虧劉墉的據理力爭:要麼停止「歸政大典」,乾隆留居「天位」;要麼交出「寶璽」,總不能讓新皇帝做一個無寶之君。乾隆終於極不情願地在最後時刻交上了掌管60年的「皇帝之寶」,走出太和殿,回到養心殿。開始了長達3年又3天的禪位時代。

不甘寂寞的乾隆一如繼既地充當著最高決策者的角色。他自己常常說:「朕雖歸政,大事還是我辦」。他時常在御殿接見百官的覲見,已經35歲的時任皇帝嘉慶只有陪坐的份。老皇帝仍然生活在原來的浮華煙雲中,新皇帝宛如傀儡在陰影下生活。這是就清朝這三年的真實面目。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皇帝走完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終年89歲。嘉慶帝結束了三年的伴太上皇聖駕的生涯,開始了自己的親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紀曉嵐給和珅的家園題了一匾額,乾隆說了一句話,和珅差點被氣瘋
乾隆到底是不是海寧陳家的兒子? 走進海寧陳閣老宅,一探究竟
他是乾隆朝第一詩人,為何發出「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
雍正真殺了自己兒子弘時?如電視劇所言為乾隆當皇帝掃除障礙嗎?
她是乾隆晚年寵妃,和令懿皇貴妃爭寵獲勝,生下公主更是獲得專寵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