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陳兵教授:大乘根本加行論 2 佛學基礎

陳兵教授:大乘根本加行論 2 佛學基礎

發菩提心

菩提心,亦譯「道意」,具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指上求佛道、下度眾生的誓願。《金剛經》謂發菩提心者,當生「我應滅度一切眾生」之心。《瑜伽師地論》卷三五謂菩薩最初當發如是願心:願我決定得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一切有情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要之,立志成佛,並盡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的志願,謂之菩提心。菩提心是成就佛果的種子和本因,是修行菩薩道的本源動力。《大日經》卷一謂「菩提心為因」。《集一切福德三昧經》謂「一切福德無有不入初發心中」。發菩提心,為大乘根本四加行中最重要的一門。此心一發,即入菩薩之數,若更護持不令忘失,則隨其所作,乃至工作學習、談說戲笑,皆成修行,皆成菩提資糧,有如仙丹點石成金,將人的生活點化得極富價值。菩提心不發,或雖發而不真不固,多所忘失,即使念佛修密、坐禪習定,皆成世間有為法,不能出生出世間果報。《華嚴經·離世間品》甚至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為魔業。

菩提心為大乘之本,大乘以人天乘、小乘為基礎。菩提心的發起,應以發人天乘的勝進心、小乘的出離心為基址。

勝進心,謂立志奉行諸善,不作諸惡,現世完善道德人格,後世保住人天果報。此心主要依觀善惡因果而發起。觀行善必得善報,能做好人,受人尊重,身心安和,得諸福報,後世得人天善果;行惡必得惡報,現世受國法處罰,遭世人嫌棄,身心不安,貽害社會,後世墮入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長受饑寒交迫、楚毒加身等巨苦。須通過聽聞研讀有關經論,參閱歷史上因果報應的事實,觀察現實生活中善惡報應的事例,——觀十善十惡的因緣果報,深心畏苦趨樂,決志棄惡修善。

出離心,指永遠出離三界生死的願求。此須由觀身過患、觀生死無常、觀輪迴苦、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而生起。

觀身過患,謂觀我人由業所感得的血肉之身,多諸缺陷,危脆不堅,穢惡不凈,為大系縛,能生種種苦惱,為不理想的生命形態,不值得執著貪戀,應立志變革升華。《發菩提心經論》說觀身過患有五事:一觀我身五陰四大皆能興造無量惡業而欲舍離,二觀身九孔常流臭穢不凈而生厭離,三觀身有貪瞋痴無量煩惱而欲除滅,四觀身如泡如沫念念生滅而欲棄捐,五觀身無明所覆常造惡業輪迴六趣。禪門五停心觀中的不凈觀、四念處中的身念處觀等,初學人尤貪戀肉身者應予修習。

觀生死無常,謂觀人命無常難保,身心活動念念生滅,無一常住之實「我」可得,經中喻如山水、奔馬、逝波、風中燈燭。生死去來,全不得自主,獨生獨死,無伴無依。長壽難過百年,轉眼即過,常多病夭折橫死,誰能預卜;試觀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英雄豪傑,誰能免死;請看相知親友,漸漸所余無幾。死,終有一天會降臨自己頭上,親屬兒女,從此永訣,人生幸福,從此終結,事業財富,一樣也帶不走。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最大的不幸,豈容麻木無知,不思超離!禪門十想中的念死,為觀生死無常的具體修法,應予修習。

觀輪迴苦,謂觀由緣起法則所規定,死後必有生死相續、業果相續,必然被生前所造的業力所驅牽,輪迴於六道之中。生於善道者甚少,墮於惡道者極多。佛曾譬喻說,人死後墮惡道者多如大地土,生善道者少如指爪上土。惡道眾生,餓鬼恆為饑寒所追,較人中最極貧窮者,其苦更劇,且壽命長於人數百千倍。地獄眾生常受鑊湯爐炭、刀山劍樹、鋸解碓磨等劇苦,其壽命更長於餓鬼多倍,易入難出。畜類愚痴無知,或受人奴役鞭撻屠宰,或互相食啖,常懷驚恐怖畏。三善道中,阿修羅常為嫉妒鬥爭所苦,身心不得安寧。縱生為人,經住胎之迷,改頭換面,不記前世,又從頭受八苦交攻,而且人間甚多聲色名利的誘引污染,造惡易而行善難,最為危險。諸天雖樂,能往生者極少,縱能生天,壽長經劫,亦終有五衰相現、墮入下五道的一天。即使貴為天帝,也有墮入驢胎馬腹之虞,墮落之苦,其苦尤劇。當思世間諸苦中,輪迴之苦,最深最巨;世間諸可怖畏中,輪迴一事,最為可畏。怖畏輪迴,當志求出離。

觀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應觀眾生於六道輪迴的惡性循環中,由惡業所牽,多時在三惡道中沉淪,生為人的機會十分難得。佛經中多處嘆惜:人身難得。人間有佛出世、正法住世的機會,更為難得,經中喻如極難開放而又極易萎謝的優缽曇花,喻如長夜中的電光一閃。以極難得的人身,遇極難逢的佛法,其機會之難得,經中喻如「盲龜值浮孔」——一隻瞎眼的龜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中遇到一根有可供棲身之孔的浮木。縱生為人,非盲聾痴啞,能生值佛世,長於有佛法流傳之地,並不被邪見障蔽而於三寶生信心,更為難得。《四十二章經》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

得免無緣遭逢信受佛法的八無暇(八難)—一生於地獄、餓鬼、畜生、邊地(無佛法的邊鄙之地)、長壽天、不逢佛世、盲聾瘖啞、執邪見,具有緣修學佛法的十圓滿——得人身、生於中國、諸根具足、宿有善根、生正信心、值佛出世、值佛轉法輪、值佛教法住世、有入佛門之緣、得遇善知識,是為難中之難。試看眼前多少畜類,無緣聞法,人中能具法緣、遇善知識而生正信者,為數亦不甚多。既得極為難得易失的八有暇、十圓滿,應極珍惜,發勇猛心,決志即生出離生死。否則,錯過今生,欲重得暇滿,再生正信,怕要等到驢年。古人說得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出離心,為出世間之因,若無出離心或出離心不堅定,必貪著三界,縱修行塵劫,至多成長壽天之果,不可能超出生死。然痛發出離心,尚僅局於小乘,發大乘菩提心,還須進一步推己及他,廣觀一切眾生而發報恩心,觀眾生苦而發大悲心,觀佛果功德而發向上心,觀佛及自性而發增上意樂,觀佛法衰微而發護持心。

觀一切眾生而發報恩心,謂觀我與眾生互相緣起,眾生於我皆有大恩,理當報答。此可從父母觀起,思父母養育劬勞,恩深難報,衣食贍養、瞻慰侍奉,只能令其得現前的些小利樂,不堪令其永出生死,享受常樂。欲徹底報恩,唯有修菩薩行,獲得利益濟度、令其得究竟利樂的福慧與方便。又觀六道眾生,自無始以來輪迴不休,莫不曾有過父母眷屬的關係,皆為過去世父母。佛即以慧眼觀見「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而十方諸佛,亦皆為我過去世父母,其恩深德厚,更逾生身父母。我現在的生存,亦有賴大眾的勞作服務。眾生於我皆有深恩,應平等報恩,誓願普度一切眾生皆共成佛,唯此能報佛的深恩。《楞嚴經》卷三偈云: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觀眾生苦而發大悲心,亦可從父母觀起,觀其現前有生老病死等苦,有無常無我之苦,死後有輪迴不休的無盡之苦,一切眾生莫不如是。設身處地,體其苦痛,深發悲愍濟度、拔苦與樂之願。觀眾生雖本具佛性而迷昧不覺,執持邪見,不信因果,恣情縱慾,被聲色財位牽著轉,貪贓劫奪,殺盜淫妄,造諸惡業,妄受苦果,污染社會,貽害人間,歪曲人應有的形象,空辜負難得的人身,實可悲愍,我當喚其覺悟,濟其脫苦。這種大悲心,為菩提心之根本、成佛的根本,《大日經》謂「大悲為根本」。四無量心觀中的悲無量心觀,便是專門觀眾生苦而增廣悲心的禪觀。其餘三觀,慈無量心觀觀令無量眾生受樂,喜無量心觀觀令無量眾生受樂而歡喜,舍無量心觀觀於無量眾生住平等舍心,皆能對治瞋嫉,改造心理結構,養成慈悲喜舍的情懷,增長菩提心,初入門者應作觀修。

觀佛果功德而發向上心,當觀佛圓滿開發了自性潛能,得大自在、大解脫,永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永斷無明,具有無所不知的大智慧、衽席眾生的無緣大悲,住無住處涅槃境,盡未來際利益、濟度無量眾生而不休息,實現了生命的最高價值、人生的至上理想。我人應以佛為楷模,以成佛為鵠的,向上趨求,立志臻於圓滿正覺之域。

觀佛及自性而發增上意樂,應觀我身本具佛性,與佛無異,「彼既丈夫我亦爾」,應學佛發心,學佛修行,以濟度眾生為己任,以行菩薩道為光榮。《發菩提心經論》說思惟諸佛有五事:一思惟諸佛初始發心,亦如我今具煩惱性,然終成無上道;二思惟諸佛終得菩提,若此菩提是可得法,我亦應得;三思惟諸佛於無明殼建立勝心,自拔濟出於三界,我亦應如是;四思惟諸佛為人中雄,度生死煩惱大海,我亦丈夫,亦當能度;五思惟諸佛發大精進,捨身命財求一切智,我當隨學。

觀佛法衰落而發護持心,應觀佛法為無上的真理,能令眾生得現世、後世、究竟的利樂,最宜於從根本上針治各種社會弊病,凈化人心,祥和社會,莊嚴國土。佛法的盛行,曾促成過東方古國的鼎盛繁榮。然時當末法,衰微不振,積弊漸深,遭世人誤解,障難迭起,人才凋零。我當奮起護持,為如來使者,肩弘法重任,盡心儘力,自度度人,以我在正法在的氣概,令佛日重輝,法門光大,促進民族振興、人類進步、世界和平。

作以上觀修而發菩提心,應具莊嚴儀式,面對佛天,依發願文鄭重發願,發願之後,須時時護持,念念不失,隨時注意觀察人生疾苦、社會弊病、佛法衰況等,令菩提心不斷增長鞏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三種病因:生理病,冤業病,業障病
凈宗語錄:心中真有彌陀的人,遇到煩心事都會去問彌陀該怎麼辦
念佛 修定 秘訣
為什麼要學習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凈宗法師開示
女子魂游劍葉林地獄,念佛號得救!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