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跑步的十一條原則

科學跑步的十一條原則

跑步,無論你是為了健康、快樂,還是為了追求好的成績以在比賽中獲獎,在平時的跑步過程中,都要講科學而不是一味蠻幹。否則,你可能很快就一身傷痛,既不快樂,也不健康,當然也不可能跑得快跑得長久。

這些原則包括:

第一條原則:循序漸進

有的跑者看人家動不動就半馬全馬,動不動10公里就刷出30幾分的成績,恨不得三五個月就趕上人家,甚至放出「人家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豪言壯語,以一種「人有多大膽,就能跑多遠」的大無畏精神苦練,結果天天跑,跑很長,這是非常錯誤的跑步方法。

初跑者,應該以自己跑時不喘氣比較輕鬆的速度,跑完不疲勞沒有嚴重的酸痛不影響睡眠和第二天的工作為好。在距離方面,可以根據各人的基礎和體質,從1公里到3公里甚至更短的距離開始都可以,慢慢延長跑動距離。每次延長距離為之前距離的百分之十左右。

初跑者應該先進行強度比較低的放鬆跑(心率在130左右),具備一定基礎後,再適當進行一些中高強度的練習,但要嚴格控制強度和總量。

第二條原則:跑休結合

剛開始跑步,可以跑一天休息一天,慢慢過渡到跑二天休息一天。但是又不能休息過多,最多休息二天。無論如何,一周都要拿出一天來休息,最好安排在長距離之前一天全休。一般建議一天只跑一次,不要早晚都跑。

第三條原則:長短結合

無論是對身體的鍛煉效果,還是以完成馬拉松為目標,長期跑一樣的距離效果都不理想。尤其是對於目標是完成全程馬拉松的跑者來說,一周或者二周一次的LSD(長距離慢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短距離以十公里左右為好,跑得慢的不要少於6公里,跑得長的不要多於15公里,用時在半小時以上,一個半小時以下。而長距離一般在15公里以上,35公里以下,時間在一個半小時到二個半小時之間為好。注意長距離跑並不是越長越好,一般不超過35公里,時間不超過二個半小時最多不超過三小時。

第四條原則:快慢結合

有的跑者天天以幾乎同樣的配速跑步,這樣對心肺的刺激,速度的提高都效果不佳,平時的跑步應該將無氧跑(較大強度)、乳酸門檻跑(中上強度)、放鬆跑(中下強度)結合進行,以放鬆跑為主,適當進行一些較大強度的間歇跑、乳酸門檻跑(一周進行一次,高水平的可以進行二次),這樣在保證身體不太疲憊的情況下,能較好的提高最大攝氧量,使自己在跑步時更遊刃有餘。

在一個訓練周期內里,一周跑幾次,哪天跑長距離,哪天跑強度最好保持穩定,並且逐步延長距離和加快配速,使自己在比賽前達到最佳狀態。

第五條原則:全面鍛煉

有的跑友天天只是單純的跑步,這樣效果註定不佳,必須進行全面的力量練習。跑步看似是雙腿的運動,實際上他需要動用上肢和核心力量等。現在很多跑友都知道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但僅練核心力量(一般是指腰和骨盆)也是不夠的,跑步除了核心力量,還需要上肢力量、大小腿力量和足弓力量。所以應該是進行全面力量練習,哪一個部分都不能荒廢。跑者一周最好進行三次左右的核心力量練習,可以安排在放鬆跑之後,也可以與跑步早晚分開進行。從難度較小的幾個動作開始,逐步加大難度與數量。

除跑步外,還可以進行騎自行車、游泳、網球等其它項目來進行全面、綜合的鍛煉。

第六條原則:跑前熱身

很多人穿上鞋出門就跑,於是一段時間之後小腿粗壯,肌肉酸脹,渾身疲軟無力,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跑前沒有熱身。跑前的熱身一般分成幾部分,先慢走活動關節,然後慢跑五分鐘左右身體出油潤滑,再動態拉伸五分鐘左右激活肌肉,之後快速跑二到三次每次150米左右刺激心肺,最後靜態拉伸幾分鐘緩解肌肉緊張。當然不是每一次跑步都需要這麼完整的熱身,當跑得比較慢比較短時可以稍簡單一些。

GIF/1K

GIF/1K

GIF/1K

第七條原則:跑後拉伸

跑後不拉伸和跑前不熱身一樣,都容易造成肌肉的酸脹,影響身體的迅速恢復,長期如此導致各種傷痛的產生。跑後的拉伸以靜態拉伸為主,最合理的方式是跑完先慢走幾分鐘放鬆,然後找一個安靜、安全,有扶手、台階的地方,做十到二十分鐘(根據身體的疲勞度)的拉伸,然後回家休息。晚上睡覺之前,再進行十到二十分鐘的拉伸,這樣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可以較好的恢復。

GIF/1K

GIF/1K

GIF/1K

GIF/1K

第八條原則:精磨技術

很多人,是穿上鞋,完全憑感覺去跑,不知道該怎麼跑才是合理的。較常見的問題有:步幅太大,騰空太高,小腿前伸,身體搖晃,腳落地內外翻等。長期用這種錯誤的技術動作跑步,會大大增加受傷的風險。

每一個跑者,應該在頭腦里形成正確技術動作的一個基本概念,並且在日常的跑步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去體會、琢磨、改進,使自己的技術越來越趨向於合理。

對於每一個跑者而言,要追求的是最合理的技術,而不是最標準的技術。跑步的技術不存在標準一說,不同的跑者,所對應的最合理的技術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個跑者,他在跑不同的距離不同的速度時,所對應的最合理的技術也是不同的。以在筆者看來當今世界馬拉松技術最優秀的基普-喬格,他的技術也未必適合所有人。同樣技術優秀的法拉赫,他跑五千米,一萬米,馬拉松,技術動作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跑者應該去探索自己在不同距離不同配速,以及不同階段、能力的情況下,所相對應的最合適的技術。

技術沒有最標準,但有他的基本規律,就是小步幅,快步頻(最低180,優秀的跑者長跑時在190-200左右),重心放低,腳較為貼地,落地點在重心投影點以下或稍前,落地時腳型前後左右放平腳尖朝前(腳前掌、全腳掌、後腳掌都可以),雙腳在一條直線上。落地時膝關節微曲緩衝,上身保持穩定微微前傾,手臂前後自然的小幅度擺動。

以此規律下,跑者去慢慢體會自己不同配速與能力階段最合適的技術動作,達到輕鬆、自然、省力的狀態。

第九條原則:慢跑起步

很多跑者,尤其是年輕的跑者,喜歡一開始就猛跑,然後越跑越慢,這是極不科學的。剛開始跑時,即使做了充分熱身,身體也沒有完全活動開來,需要一段距離才能使身體從心肺到肌肉完全進入狀態。不少跑友都會有這樣的體驗,跑到5-8公里的時候,身體會特別舒服,產生我們常說的高潮,這就是身體完全活動開的表現。人的心率達到170左右的時候,就進入了乳酸門檻區間,如果一開始跑過快超過乳酸門檻,就會產生乳酸堆積,於是整個過程就會背著堆積的乳酸跑,造成身體疲憊,越跑越累。

所以,正確的跑步方式應該是先以比較舒適的速度跑(前5公里比平均配速低5-30秒,也不是越慢越好),待身體完全活動開後再逐步加快速度,如果要進行超乳酸門檻的速度跑,可以放在最後2公里進行。

同樣的10公里跑步,用時相同,先慢後快和先快後慢,身體的感覺卻完全不同,有者可能很愉快,而後者可能很疲勞。

第十條原則:合理補充

如果是長距離跑步,最好是跑前2小時左右補充麵包、饅頭、香蕉等,吃個七成飽。如果是短距離跑,可以跑前稍喝點蜂蜜水,吃點小麵包或者香蕉。如果跑步距離是半馬及以下,途中可以從五公里開始補充少量水,中間每隔一段補充一定水分(天氣涼快也可以不補給)。超過半馬的距離,可以在途中補充一些如能量膠、葡萄乾、士力架之類的。注意補給一次不要太多,不要補充肥膩難吸收的食物,以般以水果、麵包類為主。

很多跑友喜歡晨跑,由於經過一晚上的睡眠,食物已經消化得差不多,所以晨跑前最好提前半小時到1小時補充一些食物和水分,尤其是跑動距離較長,天氣較熱時,以免因低血糖而暈厥,這是晨跑時極容易產生的問題。

第十一條原則:適可而止,懂得放棄

近年來,跑步過程中發生過不少猝死慘劇,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跑者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信奉上了跑道,就只有終點一個目標,這是很令人惋惜的。

人生的事,除了生死,都是閑事、小事,除了家,沒有其它唯一的終點。跑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遠遠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值得我們去為它奉獻寶貴的生命。

所以,適當的堅持是必要的,過於執著的堅持是無謂的。舒服就多跑一點跑快一點,不舒服就少跑一點跑慢一點,實在不行就放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來,只有生命不可以重來。

不要將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跑步上,工作第一,家庭第一,多看看書,多陪陪孩子,讓比賽少一些,所有的獎牌、PB都只是過眼雲煙。

做一個正常的人,不要做跑步的瘋子,關心國事家事天下事,關心蔬菜和糧食,攜妻帶子, 奉老親朋,過健康、幸福的生活。

註: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 的精彩文章:

他們的跑步人生路
「跑步傷膝」是謠言嗎?頂尖的運動醫學專家是這麼說的……
Day63 天曉得,跑步讓我的胸更美了!
胖人跑步易患病
走廊里跑步的小姑娘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