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走東非之 說走就走的背後

行走東非之 說走就走的背後

金字塔、尼羅河、撒哈拉沙漠,在非洲這片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發源的地方,在這些璀璨生命之光的照耀下,人會變的非常渺小,第一次涉足非洲,讓我時刻都有這種感覺。

從內羅畢到安博塞利國家公園的公路,在蒼茫的草原和灌木叢中徐徐展開,烈日飛塵,保護區內一派遠古時代的氣象,身材巨大的非洲象群,悠閑的從我們車旁走過,頭也不回,身後是飛揚的塵土和蒼勁的古樹林,一群調皮的斑馬相互追逐嬉戲,不時搖頭擺尾,像是在歡迎遠方的客人,不遠處巍峨的乞力馬扎羅山峰在夕陽下露出真容,車子在這樣的氛圍中穿行,讓我感到『』牧童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英氣和自在。

我乘坐的航班從廣州白雲機場起飛,經過11小時飛行後,降落在肯亞首都喬木肯亞塔機場,走下舷梯的那一刻,用腳使勁兒踩了一下大地,希望能感覺到東非高原的狂野和性感,據說非洲象的腳掌,可以感知地面輕微振動產生的次聲波,以便找到幾百公里外降雨的水源地,安博塞利是非洲象的天堂,這裡棲息著一千多隻非洲象,也是此行的首選地。

一個月前,看完《戰狼2》那一刻,就有一種想去非洲的衝動,去體驗一把中國護照的威猛,看望抬我們進聯合國的非洲兄弟,乘坐中國援建的高速鐵路,感受非洲土著的樂觀心態,但是考慮到工作、老人等原因,始終未能成行,等待這東西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懈怠,直到中秋過後的國慶假期。

我喜歡旅行,十年之前,曾獲得了單位公派出國的機會,那是第一次出境,當時以為會是這輩子最後一次,幸運的是走出體制,不光支持了我的生活,還支持了我的夢想,從此,我開始享受生活贈予我的那些自由自在,經常做海外的長途旅行,足跡已遍布四大洲,在旅行途中打破自己,重建座標。

人到中年,要學會捨棄不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在面對世界給與的不公和缺憾時,不再孜孜以求,不再追問為什麼,而是在這樣一個座標上,迅速建立應有的位置,馮友蘭的『』剷平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到中庸『』,指的就是絢爛之極而最終歸於平談,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就是這個道理。

我喜歡獨自出遊,在追尋詩和遠方中無羈絆的追隨自己,只要一個人待著,與自然就會有暢通的聯繫,孤獨也是獨行者最重要的收穫,只有忍受寂寞,才能獲得孤獨帶來的詩意,顧隨先生說,一個人抱著悲哀愁苦,走進美麗的大自然去,雖然二者是矛盾的,但一切文學從此出發,真正的調和,便會沒有了詩。

真正的詩意在遠方,此行目的地是東非,人類祖母露絲期盼遊子回家已經320萬年,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峰,積雪在快速消融,山腳下海明威曾經遊獵的安博塞利大草原,非洲最大的內陸湖維多利亞湖,面積為兩個海南島大,被譽為人生必見50景觀之一的動物大遷徙,號稱生命之旅的天國之渡,世界長跑冠軍之鄉義坦鎮,每一處地方都令我心馳神往。

人們都羨慕,說走就走的自由,但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凡是以他人需求為前提來規範自身行為,才能獲得約束帶來的更多自由,沒有信仰束縛的人,反而不那麼自由,因為他們找不到衡量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準繩,真正的自由,不是說走就走,而是隨心而為。

不管行走哪裡對於我總是人文之旅,是心靈的體驗,出行前收拾行囊,制訂計劃,讀世界史和世界地理,讀文學和遊記,好像是從書本走向人間,也好像要去尋找什麼,也不知道尋找什麼,但我深知,我就是非常愛世界,愛一個敞開的多樣的世界,我也非常愛自己,愛風一樣逝去不再復返的年華,我怕中年再悄悄地從身邊溜走,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

2017年10月5日於內羅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熟人旅行 的精彩文章:

TAG:熟人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