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鐵拳》導演:摸底麻花電影的加減法,下次麻花還會成功嗎
採訪導演宋陽、張吃魚時,兩個人剛剛頂著麻花第三部電影導演的巨大光環結束全國路演回來,雖然觀眾反應不錯,但有《夏洛特煩惱》、《驢得水》在前,心裡還是不免有壓力,「誰都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要考慮到萬一摔下來,死的也最慘。」吃魚愉快承認。
3天後,《羞羞的鐵拳》上映,首日破億,拔下國慶檔票房頭籌,宋陽和張吃魚也順利成為麻花又一對兒億元導演組合。截止10月8日發稿時間,上映九天的《羞羞的鐵拳》累計票房已逼近14億,比《英倫對決》《追龍》《空天獵》《縫紉機樂隊》的票房總和還多。從豆瓣評分、微博熱度來看,該片亦佔據同期新片之首,已然成為今年國慶檔的最大贏家。
是的,藉由《羞羞的鐵拳》,開心麻花實現話劇到電影的帽子戲法,接連三部電影,部部口碑+票房雙豐,麻花電影的深耕能力也再一次讓人刮目。話劇起家的他們,在電影這條路上走得愈發穩健。從《夏洛》到《驢得水》,這次,麻花為什麼選擇《羞羞》作為第三部電影?從話劇到電影這條路,這次他們又走出了哪些新智慧?我們好好聽兩位新導演說一說。
張吃魚(左)與宋陽
為什麼是《羞羞的鐵拳》?
「對麻花來說,也算是一個突破性的喜劇題材了」
採訪開始前,宋陽、張吃魚一人抱著一個手機進了採訪間,坐下後兀自盯著屏幕,攝像師傅cue機器好了後,兩個人有點尷尬地抬起頭,像個孩子,宋陽尷尬地一笑,旁邊的張吃魚還在繼續,「我先進城!」
之前採訪《驢得水》也是,導演周申和劉露也都是80後,雖然在話劇界也都做出不少成績,但電影行當仍然是實打實的新兵。再往前,《夏洛特煩惱》亦是如此,閆非、彭大魔第一次拍電影,就製造了10億+的票房爆款。
三對導演有不少共同點,首要就是,他們是話劇原班導演,是在麻花的主力下首次掌舵電影項目。《羞羞的鐵拳》稍有不同的是,話劇是宋陽一個人做導演,在決定拍電影后,他向麻花提議,要和聯合編劇張吃魚一塊兒執導,「既然是要干這麼一件大事兒,當然要把能量放到最大,」他這麼告訴我們。
張吃魚(左)與宋陽
「之前我們在導演和編劇的分工上其實也就是一個名分上,工作上他早就干著超出編劇的事兒,我也不只幹了導演的活。」宋陽繼續道。話是如此,張吃魚還是很感激,「我覺得這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出的決定,很感謝他。」
宋陽說了提議後,影業內部也當即欣然同意,可兩個人倒是也來了不少壓力。「因為最終都是希望1+ 1>2,讓這個影片更好。」吃魚坦白。
從《夏洛特煩惱》開始,開心麻花有意打造自己的品牌,片名之前都以數字計算,「開心麻花第X部電影」。一是因為在沒有明星加持的情況下,開心麻花是吸引觀眾的最大招牌。開心麻花影業老總劉洪濤在接受新浪娛樂採訪時曾交底,一開始做電影,麻花的目標觀眾就是話劇觀眾,只要這批觀眾去看,就能帶動口碑,不怕自來水不到。
也是從《夏洛》開始,開心麻花做電影的思路愈發清晰。首先,在IP的選擇上,他們都是選擇自己話劇或者同類劇團的優秀話劇(比如《驢得水》是至樂匯的話劇)進行孵化,話劇到電影這個路子不會變。其次,主創也基本沿用原班,從導演到主演。
《羞羞的鐵拳》話劇版也是由艾倫、馬麗主演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接下來很自然地會問,在麻花話劇的IP庫里,為什麼會選擇《羞羞的鐵拳》作為第三部呢?
「做這個話劇的時候,我們就奔著電影的最終目的,」張吃魚坦言,「從風格樣式上,它不同於前兩部作品,對麻花來講,也算是一個突破性的喜劇題材。」
事實上,真正讓麻花拿定主意是在2014年年底,「話劇跟電影是一樣,口碑就是一周,十天,口碑一出來以後當時公司就覺得這是一個開發電影的一個好的點。」宋陽補充道。在那之後,2015年,開心麻花有意啟動《羞羞的鐵拳》,只是當時,《夏洛特煩惱》正在拍攝當中,宋陽也覺得要拍電影還有很多要準備的地方,「第一次導電影需要的準備工作太多了」,要等。
而這一等就是一年多。2016年2月,電影《羞羞的鐵拳》才最終得以啟動。
宋陽(右)與張吃魚接受採訪
從話劇到電影
減法:「舞台感的東西是一定要規避的,因為我們畢竟做的是電影」
這一年多時間裡是宋陽和張吃魚「學習時間」,「首先我們得更清楚地知道電影的工業化流程是什麼樣子的;其次,關於影片我們自己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風格,這個我們要去琢磨。」宋陽解釋道。
與此同時,兩人也沒閑著。2015年底,他們合作做了另外一部年底大戲,《牢友記》。「做這個新劇的過程中,我們獲得的東西對《羞羞的鐵拳》的改進,效果是非常大的,」張吃魚透露,「2014年做舞台劇的時候,無論是包袱也好,台詞也好,喜劇情景也好,那個階段我們停留在那個基礎上。經過兩年到三年的沉澱,我們對於喜劇情景以及對喜劇的把控能力在逐步地提升。」
具體來說,「2014年在做舞台劇的時候,我們對於喜感的追求可能會在人物之上,也就是說,人物和喜感兩相比較,我們可能更偏向於喜感;而在電影里,我們可能會更偏向於人物本身,不是單純為了喜感,不能為了喜感這把人物給丟失,」宋陽很堅定地認為,「舞台感的東西是一定要規避的,因為我們畢竟做的是電影,如果要做舞台感強的我們就回歸舞台了。」
從話劇到電影,減法是一定的。「話劇舞台觀眾對於合理性寬容度會更加高一點,」張吃魚緊接著舉了一個例子,「馬小偷聽艾迪生和馬東聊秘密計劃那場戲,這場戲在舞台上是在男廁所里發生的,馬小躲在一個廁所坑裡面。那場戲的喜劇效果是非常好的,照理說我們應該把這種喜劇效果好的保留下來,但是,這個合理性在大銀幕上呈現出來的時候,觀眾可能會覺得有點跳、有點飛。」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馬小和艾迪生「捉姦」吳良那場戲,話劇中「只洗襪子不洗腳」的梗也被拿掉了。「刪除包袱對我們來講是最痛苦的事情,」宋陽特別明白其中難處,「因為每個包袱能想出來其實是挺不容易的,然而照顧到節奏,或者是劇情原因,都會不得已有一些刪除。」
的確,從《夏洛特煩惱》開始,開心麻花電影雖然贏得了高票房和好口碑,但不絕於耳的一點質疑就是,舞台感太強。這個問題非常難把握。什麼是舞台感?什麼是電影感?《驢得水》上映時,新浪娛樂就曾對話導演周申、劉露,他們就提到這個疑問。事實上,對於一部以話劇為藍本、在舞台上層層打磨過的電影,要想真正做到電影化,要做的遠不止減法這麼簡單。
加法:「電影要有電影的風格和表現方式」
「舞台劇,你幹了再多,你干十年,二十年,跟到大銀幕還是不一樣。」在話劇舞台摸爬滾打多年的宋陽和張吃魚,對於改編電影這事兒,一開始真的是心裡沒底。
電影到底要怎麼拍?這個工業化流程還可以學,但是,他們明白,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電影要走什麼樣的風格。「舞台有舞台的風格,電影有電影的風格,要保持整體的統一和一致。」這是他們給自己定的目標。而為了達到整體的統一,宋陽和張吃魚做了很多的調整,或者更準確一點,加法。
話劇中,艾倫有一個女師傅,類似《射鵰英雄傳》中瑛姑的存在,是她介紹艾倫上山拜師捲簾門下。電影中,考慮到觀眾對於合理性的寬容度更低,這個角色和馬東的角色得以合併,這樣,電影前半段基本可以解讀為現實版的拳壇故事。至於上山學藝這段,話劇和電影中都有保留,但是,電影中為了照顧整體的統一,這一段在拍攝上摒棄了之前更加復古的設想,「我們原本想要拍得更復古一些,邵氏風格」,最後因為擔心「太飛」而選擇現在的拍法,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整個作品的一致性」。
另外,和話劇相比,電影的視覺化優勢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現。「話劇會受到舞台的限制,有很多的元素沒法表達出來,」張吃魚解釋道,「比如這部戲裡最重要的動作部分,這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元素,只有打戲打精彩了,觀眾才會覺得好看。但是在話劇舞台上我們確實受到條件限制,沒辦法展現出來。」
最明顯的有三處,一是互換身體的視覺化處理,從衛生間到天台游泳池;二是上山學藝的過程,除了「你來啊」和「發傳單」,加入了「紅鯉魚綠鯉魚與驢」這個環節;三是呼應學藝過程中的三招技能,最後的拳賽也更加地「大片化」了。
細節之外,相信更多人的疑問在於,互換身體這個梗已經不新鮮了,電影要怎麼處理才能避免窠臼。對此,宋陽很是清楚,「之前有過同類型的題材太多了,2014年做這個話劇到2017年搬上銀幕,這期間也不時地出現一些換身題材的作品。」不過,他和張吃魚認為,套路不可怕,喜劇的經典情境就那麼多,最重要的是如何「很熟悉的基礎上創造新鮮的觀影體驗」。
「新瓶裝舊酒和老酒新釀就一線之隔,觀眾可能覺得是個老梗,但是我相信他只要看了之後就會發現完全不一樣,」張吃魚很有信心,「因為當你覺得是老梗的時候,你心裡就會有個預期,而我們恰恰給它反過來。」
「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跟別人不一樣的,一定是屬於開心麻花的,也屬於我跟張吃魚個人風格的喜劇,」宋陽繼續。具體來說,「互換身體只是喜劇的包裹,我們更多的是融合進了動作、勵志的元素。而且,《羞羞的鐵拳》中,你會看到不一樣的燃點、勵志的點,『喜燃』的這個風格是我們獨特的,」張吃魚這麼總結。
電影比話劇好看?
「第一次當導演,相比票房,我們更看重口碑」
前有《夏洛》的閆非、彭大魔,《驢得水》的周申、劉露,作為開心麻花第三部電影,宋陽、張吃魚自然承繼了很多期待。採訪時,電影還未上映,對於票房預期,兩人一致口徑,「只要不賠錢就行。」
事實上,這部電影成本上要遠遠高過前兩部,所以壓力程度可想而知。開篇提到,張吃魚將這種體驗概括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摔也會摔得很慘。但是,末了,他不忘補充,「我覺得我們消化得挺好的。」
截止10月8日發稿,《羞羞的鐵拳》上映九天,累計票房已經逼近14億元。
平心而論,在話劇改編電影這條道路上,《羞羞的鐵拳》的進步亦非常明顯。可以看出,在角色和笑料的天平中,這次他們更加傾向於前者,不再只是為了抖包袱而抖包袱,而是在立住人物之後,從人物自身出發找尋笑點。
記得首映場結束放映後,面對現場觀眾的掌聲,宋陽和張吃魚謙虛表示:「第一次當導演,相比票房,我們更看重口碑。」這句話閆非、彭大魔,以及周申、劉露都有說過,或許,對於麻花電影來說,這份對於口碑的熱愛和初生牛犢的虎勁兒才是這塊招牌得以耀眼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