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奇怪的東西打撈出水,終於解開甲午戰爭大清戰敗的終極原因

這個奇怪的東西打撈出水,終於解開甲午戰爭大清戰敗的終極原因

軍官團系國內軍事歷史名家、青年學者集群,以普及中國近代史知識為己任。

本文作者章騫,著名海軍史研究者,在日本旅居多年後回國,就職於上海圖書館,從事圖書館情報學工作。其代表性著作《無畏之海》在豆瓣上維持著9.6的高分。其他著作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戰全史》、《艨艟夜譚——章騫近代艦艇史話十二夜》在中國海軍史研究領域都獲得好評。

2015年9月17日,國家考古人員去年在丹東黃海海域正在勘探的一艘沉船里,發現了一個白色瓷盤的碎片,瓷盤上清晰地可以辨明「致遠」的字樣。因此可以證明這艘在2014年被發現,並被暫命名為「丹東一號」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的身份,便是大名鼎鼎的「致遠」號。

在中日甲午戰爭的大東溝海戰中,「致遠」艦在鄧世昌管帶的指揮下英勇作戰。當時日軍集中火力攻擊北洋艦隊的旗艦「定遠」艦,在日本艦隊熾烈的炮火下,「定遠」的艦艏發生火災,一度處於無法應戰的被動狀態。此時「致遠」艦挺身而出,捨身抵擋日軍如雨的炮彈,為「定遠」的自救爭取了時間。「於陣雲繚亂中,氣象猛鷙,獨冠全軍」。不顧嚴重傾斜和遍體火災,決意沖入日軍艦隊。最終由於傷重不支,爆炸沉沒。鄧世昌管帶謝絕了己方拋來的救生圈,抱著自己的愛犬一同隨著座艦沉入大海。除了鄧世昌管帶以外,艦上252名官兵中,除了7名以外,包括洋員余錫爾在內都以身殉職。

由此,鄧世昌管帶以及「致遠」這個艦名,成了中國海軍抵禦外寇,保衛海疆不朽的精神象徵。

「致遠」艦是北洋海軍在1886年定購的兩艘巡洋艦之一,姊妹艦有「靖遠」艦。兩艦均由英國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船廠所建,造價共計84.5萬兩白銀。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是當時建造所謂「穹甲快船」的著名廠家,所謂「穹甲快船」也稱防護巡洋艦,雖然艦體的側舷沒有裝甲,但是其主機艙等要害部位均有50.8到101毫米厚的穹形鋼甲所保護,故而得名。

這型軍艦由當時最為著名的造船大師威廉·懷特爵士設計,採用優雅的艏艉樓船型,艦長76.2米,吃水最深4.57米,排水量為2300噸,動力為2座蒸汽機,4座鍋爐,雙軸推進,並從採用了當時非常先進的強壓通風設計,增壓最大馬力為7600匹,使得其航速可達18.5節,在建造當時也是屬於非常高速的軍艦。與同期的若干德制艦艇相比,「致遠」顯示出了相當卓越的性能。為了裝備的統一,根據李鴻章的要求,這種英國艦艇上採用的主炮卻為3門德制的克虜伯210毫米大炮。不過由於這種炮的炮架採用了英國的改良設計,使得射速明顯提高。其他武備還有兩側各有一門150毫米艦炮,艦艏和舷側各4門57毫米艦炮,並裝備有18英寸魚雷發射管4具和機關炮10門。

「致遠」以及「靖遠」雖然小,並且由於中國方面在噸位以及經費上有所限制,使得懷特更多的設計思想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都凝聚了當時先進的造船理念,在當時都是屬於非常先進的穹甲巡洋艦。兩艦分別於1887年7月9日和23日完工,經過萬里遠航返回中國。在1887年12月10日下午17時30分到達金門島附近海域,在那裡正式入列。這兩艘軍艦當即稱為中國海軍的中堅力量。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在這兩艘艦入列之後,素來對李鴻章發展海軍耿耿於懷的戶部尚書翁同龢以「部庫空虛,海疆無事」為由,奏請兩年之內禁止海軍購買外洋船炮。這以後,一度轟轟烈烈的中國海軍發展嘎然而止,幾乎完全陷入了停頓的狀態。在此期間,光緒帝的婚典耗銀550萬兩,而為了慶賀那拉氏的六十大壽,清廷利用便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制度,甚至將費3000萬兩加以慶賀。對這般的窮奢極侈,號稱清流的翁同龢等卻是樂此不疲,更不可能提交部庫空虛的奏章了。

而正在這一期間,世界海軍技術正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時期。1886年,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研發成功了120毫米速射炮,這種速射炮增加了搖架和復進機。使得艦炮從以往的每分鐘1發左右的射速,驟然提高到了5.3秒一發。隨著這種速射炮的出現,海戰的模式乃至軍艦的設計都受到了廣泛的影響。

這種阿姆斯特朗速射炮發明後不久,就被急於趕超中國海軍的日本所廣泛採用。日本當時的財政狀況也非常緊張,明治天皇在1887年3月14日從內庫撥款30萬日元用於整飭海軍。此舉引發全國捐款熱潮,半年內總額竟然籌得103萬8千日元。而當內閣提議否決造艦計劃時,明治天皇再於1893年2月10日提出了6年內將每年從內庫中撥出相當於皇室經費一成的30萬日元用於造艦,並要求文武官員也減薪一成響應。此舉掀起了更大的衝擊,迫使眾議院通過1893到1899年度共撥出1808萬2520日元的造艦經費。

這一系列的努力與清廷的奢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乘著這股大力發展海軍的狂飆,日本海軍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其典型產物便是著名的「吉野」號巡洋艦。這艘巡洋艦是日本在1893年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的,該艦排水量為4150噸,裝備152毫米速射炮4門、120毫米速射炮8門、47毫米速射炮22門、360毫米魚雷發射管5具,航速達22.5節,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軍艦。

設計「吉野」號正是威廉·懷特爵士,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吉野」便是「致遠」艦的直系後裔。懷特爵士當年未能在「致遠」艦上展示的各種造艦理念,都在「吉野」艦的設計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從這個意義上看,「致遠」和「吉野」之間顯示的實力之差,如實地反映了由於清政府在海軍建設過程中的停滯而給北洋艦隊和日本艦隊造成的差距。

自從「致遠」建成以後,由營務處副將銜參將鄧世昌負責赴英國接船。鄧世昌是廣東番禺人,自18歲考入馬尾海校學習駕駛以來,穩重老練,成績優秀。深受船政大臣沈葆楨的賞識,稱其為船政學堂中「最伶俐的青年」之一。在1874年2月便被沈葆楨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輸船大副,當時他只有25歲。此後,他歷任炮艦「海東雲」、「振威」、「飛霆」、巡洋艦「揚威」艦的管帶。平日治軍嚴明、體恤士卒,被公認「西學湛深」、「精於訓練」的優秀軍官。不過,由於他並非閩人,也並不熱衷於蓄財置業,而且性格剛烈,卓爾不群,因此在北洋中始終處於被排擠的孤獨狀態,只有愛犬「太陽」與之形影不離。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兩國艦隊在大東溝遭遇,展開激烈的戰鬥。當時「致遠」艦被編在陣型左翼,不與姊妹艦「靖遠」卻與不同級別的「經遠」編為一隊。北洋水師的編製還是完全套用綠營體系,比如同型艦編在被分在左右翼,軍事制度變革的懈怠嚴重影響了艦隊戰鬥力的正常發揮。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以「吉野」等4艘最新最快的巡洋艦編成第一游擊隊,以高速度和強大的火力,首先摧毀了北洋水師薄弱的右翼。「致遠」艦當時還算是北洋水師中最快的軍艦,鄧世昌對大副陳金揆道:「倭船專恃吉野,苟沉是船,則我軍可以集事!」果斷地向其發出挑戰。「致遠」和「吉野」這兩艘具有相同血脈的阿姆斯特朗巡洋艦展開了角逐。北洋水師的水兵軍事素質儘管優於日本水兵,火炮的命中率幾乎比日方好一倍,但是畢竟火力和速度之差歷然,雖「鼓輪怒駛,且沿途鳴炮,不絕於耳,直衝日隊而來」,但還是無法給予「吉野」有效的打擊,也未能追及「吉野」進行撞擊。最後,「致遠」艦在掩護旗艦的行動中由於中炮過多而引發爆炸,「吉野」艦上的一名叫做田所廣海的海軍少尉回憶道:「致遠艦向右舷傾斜沉沒,可以看到其推進器還露在水面上旋轉。」這一天為9月17日,正是鄧世昌的45歲生日。

而也許是冥冥上蒼的安排,121年後的9月17日,證明「致遠」艦身份的瓷盤重見天日。而根據潛水員的報告,在船體內還發現了一些當年「致遠」艦上奮戰的官兵忠骨,所有這一切,凝聚著這不滅的致遠之魂。

編輯:南京師範大學15級中國近現代史碩士研究生 雷曉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狄的朋友圈 的精彩文章:

養猴子做偵察兵,夜襲日軍屢屢得手!中國軍隊境外抗日秘聞
抗戰時期日軍的虛假宣傳有多假?看得令人氣憤令人可笑
近6萬性命一戰報銷,嗜血狂徒?皇國軍神?解密日俄戰爭中日軍大將乃木希典
向中國販賣鴉片最兇狠最陰毒的竟不是英國,此國毒害下的中國人民形似餓鬼生不如死
只有通過再一次的戰爭,才能證明中日孰強孰弱嗎?

TAG:康狄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