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19年火燒趙家樓的真相 我是一個被憤青冤枉了的好人

1919年火燒趙家樓的真相 我是一個被憤青冤枉了的好人

01

1919年5月4日,一場註定要名垂青史的愛國運動轟轟烈烈展開,而「火燒趙家樓」無疑是這場運動的最高潮。

這把火,燒出了一個狼狽不堪的漢奸賣國賊,他從此聲明掃地,仕途斷盡,遺臭至今;

這把火,也燒出了一個威風凜凜的愛國好青年,他從此聲名遠播,步步高升,風光無限。

那個賣國賊叫曹汝霖,那個好青年叫梅思平。

曹汝霖

在洶湧愛國浪潮中被燒成灰燼的趙家樓,是當時任交通總長、財政總長、交通銀行總理的曹汝霖的住所。

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中國從德國手中收回青島的正義要求遭到拒絕,「二十一條」不但沒有取消,竟將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轉讓給日本。

消息傳來,國內輿論嘩然,更激起民眾的仇日情緒。作為親日派官員的曹汝霖、陸宗輿與章宗祥自然首當其衝,遭到了愛國民眾的猛烈抨擊。

02

曹汝霖字潤田,清光緒二年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他先是像眾多舊式讀書人那樣進私塾,苦讀四書五經,並在18歲那年中了秀才。但很快他就拋棄了所謂的功名,轉到經元善創辦的新式學堂求學。

當時西風東漸,特別有錢人家的少爺小姐都去歐美留洋了,一般有錢人家的小少爺小小姐則跑到了日本留學(那時去日本留學要比去歐美便宜許多),曹汝霖很顯然屬於後者,他先入早稻田,後改入東京法學院,成了法律系的高材生。

曹汝霖後來回憶,「日本人愛國心重,寧買日本粗品,不用舶來精品,無論何物,只要能自制,都是用國貨。我以為日本富強之源,即由於人人有愛國心也。」

清末,列強逐浪而來,中國江河日下,冉冉新升的日本的確最容易讓那時的中國人產生親切感,成為學習的榜樣。曹汝霖的親日情結,正是由此而來。

曹汝霖學成歸國後,就職於新成立不久的商部,後被調入外務部,他因參與中國和日本的東三省會議而結識袁世凱,受袁提拔快速飛升,做到了外務部左侍郎。

滿清高官沒當多久,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以猝不及防的姿態退出歷史舞台,袁世凱粉墨登場。

袁世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進入袁世凱政府班子之前,曹汝霖這位留日歸來的法學高材生拿到了民國第一個律師證,是中國建立律師制度之後第一位本土的執業律師。

曹汝霖做起了律師,很多親朋好友對此都表示不理解。就連十分賞識曹汝霖的袁世凱,都曾問他:「何必做律師,律師不是等於以前的訟師嗎?」

就連袁世凱這樣在清末憲政中改革創新、後來做過民國總統的人物,對於律師的理解尚是停留在訟師的階段,可見當時的國民與民國,距離真正理解現代法治的精神與理念,仍然相差甚遠。

03

律師的行當沒當多久,袁世凱先是委任他為議員,旋即又任命他為外交部次長。袁世凱死後,曹汝霖在段祺瑞政府任交通總長、財政總長。

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五四運動,曹汝霖的仕途將會繼續一帆風順下去。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這是五四運動的口號之一,國賊有三:章宗祥、陸宗輿、曹汝霖。

章宗祥

曹汝霖一直以來負責對日外交,「二十一條」也正是由曹汝霖親自負責將其送至日本公使館的。

學生們揮舞著大旗雲集天安門,金水橋邊高懸著橫幅:「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惇餘孽死有頭。」

學生們原定的是示威遊行,但群情激奮之下,局勢漸不可控。遊行中,有人忽然提出「找曹汝霖算賬去」。遊行組織者之一的北大學生傅斯年不同意,他說:「為什麼不按計划進行? 一旦群情激憤到了曹宅,出了意外,我負不了這個責任。」

但傅斯年的話無濟於事,遊行隊伍很快到了趙家樓曹汝霖宅第。

學生們撞開門,曹汝霖趕緊躲了起來,當時恰好的曹宅喝茶的章宗祥躲避不及,被人從鍋爐房中拖了出來一頓爆捶,全身受傷達五六十處。之後學生們又找來煤油縱火,把曹家的一排西式房屋燒成廢墟。

這一把火,燒出了五四運動里看似正義實則無恥的一幕戲。

放火的學生明知道曹汝霖不在屋裡,而他的小妾和幼子當時正在屋內,當那個無助的女人和懵懂的孩子從濃煙中九死一生跑出來時,他們不但沒有半分羞愧,反而大加辱罵。

事件過後,曹汝霖被免職,他先在醫院躲了兩天,後來又搬到北海團城暫住,從此足不出戶,再未登上政治舞台。

這個臭名昭著的「漢奸」在民眾愛國浪潮下被拉下馬,從此再無東山再起之可能,而愛國青年們把這場運動擴散到全國,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迫於輿論壓力,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勝利,漢奸走狗遭到貶斥,皆大歡喜。

04

但曹汝霖真的是漢奸嗎?

誠然,他是知日派,因為早年的留學經歷,因為回國以後一直擔任對日外交職務,但親日就一定是賣國賊嗎?

日本這個小鄰居自明治維新之後,迅速國富民強走向世界,國內有識之士無不以日本為榜樣,立志變法圖強拯救中國。

彼時不僅曹汝霖親日,即便秋瑾、孫中山、黃興等名士,都有著程度不一的親日情結。若因此就給他扣上漢奸帽子,豈非有失公允?

曹汝霖被罵為大漢奸,是從1915年的「二十一條」開始的,其主要經手人為時任外交部次長曹汝霖和時任駐日公使陸宗輿。

關於「二十一條」的爭議歷來很多,且先不論袁世凱根本沒有全盤接受二十一條,且曹汝霖還曾代表中方外交官就條約問題與日方進行過艱難談判,段祺瑞甚至主張不惜和日本一戰。

在喪權辱國的條約簽訂上,曹汝霖等人僅僅是書面簽訂者,弱國無外交,當事人能做的,無非就是把傷害降到最低,當曹汝霖親自把條款送到日本公使館時,他「心感凄涼,若有親遞降表之感」。

但輿論依然把曹汝霖與二十一條炒成了舉國皆知的賣國事件。

有意思的是,二十一條對中國的危害遠大於巴黎和會將德國利益轉給日本,但二十一條卻沒有爆發民眾運動。

巴黎和會召開時,曹汝霖的職務為交通總長,與外交以及巴黎和會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因為他「賣國」的名氣大,一向親日,才成了學生們的出氣筒。

05

事實上,即便沒有五四運動,中方代表也幾乎不可能在條約上簽字,反觀五四運動的一些細節,卻耐人尋味。

北大預科學生郭欽光,患有嚴重的肺病。五四遊行那天,同學們勸他不必參與,但郭欽光堅持要去,結果第二天便吐血而死。學生們此時正為燒了曹宅打了章宗祥而忐忑,狄君武等人靈機一動,統一宣傳口徑,一口咬定郭欽光是「五四」那天被曹汝霖家的傭人打死的。

一面成功地嫁禍曹汝霖——既然曹汝霖是漢奸賣國賊,嫁禍於他也就不是什麼不公之舉,而是咎由自取罷了;一面又把郭欽光塑造成為國捐軀的烈士,通知上海和天津等地與北京同時召開追悼大會,藉此再造革命聲勢。

曹汝霖晚年在憶及五四運動時說:「此事距今四十餘年,回想起來,於己於人,亦有好處。雖然於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

而現實卻是,五四之後,學生中開始出現更多負面現象,有人認為學生萬能,視法律如無物,動輒掀起學生運動,甚至自選教員,對哪位教員不滿便罷課要挾。查毓瑛在給胡適的信中提到,北大學生熱衷於開會,每年大小會不下千次,而「關係學術的恐怕不能佔百分之一」。有的學生以「五四功臣」自居,甚至印發名片炫耀自己。

06

五四運動發生時,曹汝霖只有四十二歲,正是仕途通達、人脈豐厚的上升期,此節過後,他卻像是完全對政治失去了興趣一般,再未擔任政府公職,而是熱衷於慈善活動。

每年冬天,曹家都向拉洋車的車夫施捨100套棉衣。施捨的方式也比較特別,每次由家裡當差的抱著幾套棉衣出門,看見街上有衣不蔽體的車夫,便雇他的車,拉到僻靜的小衚衕,叫車停下來,施捨給車夫一套,然後再去物色下一個對象。據說這個辦法可以避免棉衣被人冒領。曹家還經常向人施捨棺木。

此外,曹汝霖還發起建立了一所慈善性質的中央醫院,窮人看病一概不收分文。曹汝霖主持中央醫院十餘年,從未拿過薪水,只有他到醫院時,由醫院給他的汽車灌滿汽油,這就是他從醫院得到的全部報酬。

日軍侵佔華北後曾想強佔醫院,曹汝霖上下遊說活動保下醫院,收容了大批不願為日軍賣命的愛國醫生。

抗戰爆發後,曹汝霖曾公開表示要以「晚節挽回前譽之失」,不在日偽政權任職。日軍將曹汝霖看做華北偽政權的理想人選,給他掛上「最高顧問」、「委員長」的虛銜,他堅辭不就,也未參與漢奸賣國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親日派」之稱的曹汝霖在大義面前沒有淪為漢奸,而當年的北大學生,在火燒趙家樓事件中沖在前面、放了第一把火的梅思平,抗戰期間卻墮落為一個大漢奸,出任過汪偽政權的組織部長、內政部長、浙江省長等要職。

梅思平

梅思平13歲的女兒梅愛文在報紙上公開發表文章《我不願做漢奸的女兒,我要打倒我的爸爸》,與其斷絕關係。

歷史已經反覆證明,憤青在關鍵時刻往往最容易質變成漢奸。曾經人人喊打的漢奸竟然堅貞不屈,而當年高舉義旗的愛國者卻成了賣國賊。真是「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07

網上有句話,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而是歷經風霜後洞若觀火的猥瑣大叔。

抗戰勝利後,曹汝霖因親日而遭軍統監視居住,但幾天後,蔣介石獲知此事,即下令解除監視,戴笠還為此事親往曹家致歉。這雖然並不足以說明曹就完全清白,但至少他與日本人的交往,並未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什麼災難。

民族情緒如同星火,輕易狂歡,輕易煽動,輕易燎原。民眾在此類事件面前僅僅需要一個出氣筒,至於曹汝霖是真漢奸還是偽賣國並不重要。

1898年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斬首的時候,民眾們喊著「清奸」向他們仍爛菜葉子臭雞蛋。

人類歷史數千年,從來不缺乏起鬨的「愛國賊」,明朝時他們吃過袁崇煥的肉,清朝時他們飲過革命黨的血,和平年代他們大喊著打倒賣國賊,抗戰時他們向侵略者投懷送抱。

火燒趙家樓的灰燼餘溫尚在,「梅思平」們從未改變,在清朝時揮舞著手裡的爛菜葉,在民國時揮舞著手裡的彩旗,在今天揮舞著手裡的鍵盤。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發掘神秘遺迹的他 卻敗給了犯罪史最無解的連環殺手
亡國之際 竟想犧牲女兒保命 史上最無德無能還厚顏無恥的狀元
「阿拉伯」「伊斯蘭」「穆斯林」三個概念怎麼分?看完這篇文章立刻漲知識!
蜀國草根猛將:馬謖失街亭後他嚇退張郃、諸葛亮剛死他制止魏延造反、曹爽十幾萬人被他三萬人打的狼狽不堪…
奧斯卡最佳影片:屌絲男上班途中偶遇一名美麗女子…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