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韻·清代宮廷佛造像賞析(2)

佛韻·清代宮廷佛造像賞析(2)

乾隆皇帝本人精通和信奉藏傳佛教,乾隆朝製作的佛像數量遠遠超過康熙朝,如乾隆帝為了做佛事或為母親祝壽,一次即動輒鑄造成千上萬尊,為了大量生產,在工藝上就有所簡略,技藝上已遜於康熙朝金銅佛像。

釋迦牟尼

中原宮廷

清代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高34.5厘米·黃銅鎏金

釋迦牟尼肉髻高聳,細密的螺發排列十分整齊。面容俊美青秀,細眉彎目,恬靜的面龐上浮現著慈悲與智慧的力量。

此尊為成道相,比例得當,鑄造精良。其坐姿亦很講究,先把左腳腳心朝上壓在右大腿上,再把右腳如法壓在左大腿上,這種坐法名為「吉祥座」。

燃燈佛

中原漢藏風格

清代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高50厘米·合金銅/局部冷金/錯銀

燃燈佛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為佛教中縱三世佛之過去佛(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釋迦牟尼佛主修今生,是現在佛;彌勒主修未來,為未來佛),地位尊貴,因其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或稱為錠光佛。

此尊燃燈佛細密的螺發排列的整齊有序,肉髻高隆,頂寶珠。面相飽滿方正,五官刻畫清晰,稜角分明,眉眼細長,雙眉間點白毫,雙目微閉,大耳垂肩,神情沉靜而慈祥。雙手於胸前結說法印,雙腿結跏趺坐。

身披佛衣,錯銀的衣紋沉著蒼鬱,層迭有致,自然流暢,花紋細密,異常精美。

北京東部的通州北城,有一座燃燈佛舍利塔,該塔建於遼代,1976年唐山地震使塔下蓮座震壞,塔身出現許多裂紋。1985年重修,塔頂蓮座及各層塔檐補鑄銅鈴,復原一新。燃燈塔距運河300米,其塔影垂映河中,景色十分美麗,曾經是通州的一景。

無量壽佛

高31厘米·銅鎏金/掐絲琺琅(背光及蓮座)

阿彌陀,意譯為無量壽、無量光,故阿彌陀佛亦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在過去久遠劫時曾立大願,建立西方凈土,廣度無邊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所廣為崇敬和弘揚。漢傳佛教的凈土宗,完全以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凈土作為專修的法門。

無量壽佛為菩薩裝,頭戴五葉寶冠,代表五方五智,綴耳璫,頰頤豐滿,鼻樑方正,嘴角含笑。上穿天衣,下著綢裙,身佩珍寶瓔珞,具足一切報身佛的種種莊嚴,雙手結定印於膝上,手上置長壽寶瓶,結跏趺坐於蓮座之上。

背光和蓮台為銅胎掐絲琺琅,具有明顯的宮廷造像特點。

十一面觀音

高67厘米·黃銅/局部冷金/寶石鑲嵌

十一面觀音觀音為六觀音之一,主救濟阿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增福之現世利益;為除惡導善,引眾生入佛道之菩薩。

這件精美絕倫的十一面千手觀音以其非凡的工藝讓人震撼。兩側展開的手臂如孔雀開屏一樣美麗動人,其體量巨大,高貴華美。

高63.5厘米·合金銅/錯金銀/木雕彩繪

觀音十一個頭面之象徵意義,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藏傳佛教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造像量度經》)。

此尊造像十一面的排列十分規則,由下而上共分五層,正面最頂層為阿彌陀佛頭像,是為修大乘的眾生所作的說法相;其下四層面相各異,也是分別為不同類眾生說法而顯現的面相。

造像主要六臂比例和諧巧妙,伸展的角度與背後之千手曼妙密集,形成很好的空間節奏。每隻小手圓融柔軟,法相神采各異。

下身著長裙,衣薄如蟬翼,衣紋流暢美觀,滿飾錯金銀的精美花紋。雙肩搭帔帛,帔帛繞手臂直落而下,至雙足又向外翻卷,極富裝飾性。

雙腳並立於蓮座上,蓮花座造型優美,襯以菡萏、蓮葉,下為翻卷的海水,構思巧妙,製作精良。

白救度佛母

高38厘米·黃銅/局部冷金

白救度佛母為「二十一度母」之一,據說為觀世音菩薩所化現,其形象通常為一頭二臂,雙跏趺坐姿,於面部及手足共生七目,故又稱「七眼佛母」,意味其可見世間一切之苦難而予以拯救。白度母還與尊勝佛母、無量壽佛並稱「三長壽」,寓意吉祥,故其形象繪塑甚廣。

參照梵華樓及寶相樓,此尊白救度佛母屬於六品佛樓中功行根本品的大佛,曾供奉於清宮某六品佛樓中第七間中間條案上,位於右三。蓮花座上刻「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注一:文中照片皆為作者四庫全叔拍攝。

注二:文字參考展覽說明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雍正對他說:我保證不殺你,乾隆一繼位,把他大卸八塊,凌遲處死
此人是大清三朝老臣,雍正下旨給太廟待遇,乾隆時卻成為階下囚
清史探秘:他是乾隆帝最敬重的大臣,卻因一事而三次激怒乾隆帝
為什麼讓位不讓權的乾隆最終還是交出了玉璽
紀曉嵐給和珅的家園題了一匾額,乾隆說了一句話,和珅差點被氣瘋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