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不洗手的危害,這些你未必知道
寶貝兒有問題
我的手看起來不臟,為什麼要洗手?
科普來解答
手是人體的「外交器官」,人大部分活動都需要用手來完成。
因此,手上難免會有很多的細菌。
細菌的存在,讓人體容易粘染上許多病原體微生物,指甲縫裡更是細菌藏身的好地方。可以說,手是很髒的。
不好好洗手有什麼後果
據統計
,每年全球有350萬5歲以下的兒童,因罹患腹瀉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死亡。
飯前便後洗手,可使腹瀉性疾病的發生率減少50%,使呼吸道感染減少25%。一個美國卡布利落學院實驗室的技術人員,讓自己八歲半兒子未洗過的手在培養皿培養基上蓋了個手印,在37攝氏度恆溫箱里培養了24-48小時後,這時候手上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微球菌開始生長。
然後,她又將培養皿放在室溫為22攝氏度的室內待了3天以上,而此時培養基上黏附的酵母菌或真菌開始形成紅色或粉色甚至黃色的菌落。
洗手不僅能夠去除手上可見的污垢,保持手部清潔,還可以破壞攜帶大量病菌的油脂,保障健康。
什麼情況下要洗手?
除了我們都知道的飯前便後要洗手,出門運動、玩耍,接觸過公共物品,如電梯扶手、按鈕等後,在人多車多的地方,與陌生人有肢體接觸等回家後都要洗手,接觸過寵物之後、摸過錢幣後、打噴嚏用手捂住口鼻後也要洗手。
另外,吃藥、往傷口上塗抹藥物之前也應該洗手哦!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洗手?
1. 從小培養孩子洗手習慣,儘早養成飯前便後、回家以後先洗手的生活規律。
2. 小孩喜歡家長的鼓勵。家長應該多表揚,在看到孩子自覺洗手時,應該積極認可孩子的努力,鼓勵寶貝兒堅持下去。
3. 當然也不能過度洗手,同時幫助孩子控制好洗手液的用量。
什麼?你的孩子還是不愛洗手?那就接著往下看!
《細菌大作戰》故事簡介
張小胖從洗手間出來,沒洗手就直接吃零食。看不見細菌的張小胖,卻是「無知者無畏」。
凱糊塗老師為了給同學們普及細菌知識,駕駛神書飛船,帶大家來到張小胖的手上。在小胖的手上,同學們看到眼前的景象,都說不出話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各種各樣的細菌出現在大家面前。凱糊塗老師還向大家介紹了幾種常見細菌,
有一種細菌非常難對付,它居然能逃過層層過濾!
大家坐著飛船一路追蹤,最後到了胃裡。想知道是什麼細菌這麼厲害嗎?來聽這個故事吧。
神奇圖書館介紹
學科學,科學思維才是最重要的
科學帶給孩子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邏輯能力、研究能力、發散思考能力、歸納能力、想像力,和他的好奇心。這些是科學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擁有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孩子也就逐漸有了求真證偽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遷移到任何一個領域的。
只要掌握了科學思維,掌握了尋找、總結研究規律的方法,就等於學會了玩「科學」這一款全宇宙最頂級遊戲的方法。
一款科學的、知識準確的
好玩兒的科學產品
既然科學本身可以這麼好玩兒,那給孩子做的學科學的科學產品也必須好玩!
《神奇圖書館》就是一款真正符合科學精神的,知識準確的,並且好玩兒的科學產品。它不是一門課程,就像一款遊戲一樣,像一款動畫片一樣,讓孩子們喜歡,因為喜歡,他才會去熱愛。因為熱愛,他才會去鑽研。
在故事中,
對孩子進行生活好習慣的引導
在故事當中,還做了很多精細的潛移默化的生活習慣引導。孩子們在聽故事,感受這種冒險經歷的同時,用好玩兒的故事吸引孩子,再把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知識一起傳遞給孩子,並且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讓孩子系統地了解到水在人體中的各種作用,以及它的運轉方式。孩子還能學會如何把得到的信息進行分類,然後進行歸納,最終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孩子們明白按時喝水的重要性;通過小主人公在腎臟里遇到的有害的廢物,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不能多吃零食。
這就是《神奇圖書館》達到的效果:
好玩兒,科學,實用!
《神奇圖書館》
五大
科學主題
350個
音頻內容
150個
科學
冒
險故事
+
150個
科學
知
識卡
+
50節
科學家
小
課堂
更新時間
每周一、三、五:
科學冒險故事+科學知識卡
兩個音頻,早上6點更新
每周六:
科學家小課堂
一個音頻,早上6點更新
收聽方式
本內容為在線故事音頻,
訂閱成功後,
下載「凱叔講故事」APP
,使用購買時的微信賬號登陸APP,
收聽時可查看文稿及精美配圖
適合誰聽?
3-8歲的寶貝兒
被 「十萬個為什麼」天天轟炸的爸爸
追著孩子刷牙早睡吃青菜的媽媽
珍視孩子想像力和好奇心的每個家庭
※為什麼我們的時間總不夠用?
※預告| 你真的會洗臉?王菲私藏潔面儀,手洗10次不如用它1次
※如何讓寶寶少生病?0基礎學會小兒推拿
※「別人家的孩子」都在走捷徑,咱可千萬別落伍了
TAG:凱叔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