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樣的

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樣的

問:

見性與見本體有什麼區別?明心見性的境界是怎麼樣的?



慧律法師答:

見性就是見到不生不滅的本體,見性就是見本體,見本體就是見性,只是名相不同,境界都一樣的。見性就是我們的本心。站在體、相、用的角度來講,眾生如果不見性,他就見不到真實的體,也沒有用真心在修行,而是用意識心在修行,就是妄體,妄其實沒有體,那是妄相,執著於虛妄的假相,也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我們這顆心來自於無明,那麼,我們就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山河大地相、鳥獸蟲魚相、宇宙萬有萬相,統統是執著,叫做來自一顆無明的心。




從作用方面來說,就是妄用,就是能所不斷,追求五欲六塵,追求男女的感情,而不是追求智慧,看看哪裡有什麼好吃的?哪裡有什麼好玩的?無明所發出來的,就跟五欲六塵的魔的心相應,執著於五欲六塵就會越走越偏,不能了生死的。如果是明心見性,明本心見本性,本心是什麼呢?本心就是佛心,本性是什麼呢?本性就是我們的本體,就是不生不滅的本體。如果用明心見性的這顆心來修行,下手處統統是畢竟空,畢竟空就能夠了悟無念、無相、無住。




第一,無念:

大徹大悟的人沒有妄念,沒有執著的念頭,沒有分別的念頭,沒有愚痴的念頭,沒有無明的念頭,內心充滿著智慧。




第二,無相:

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了悟諸法都是妄相,所以,他們心中無相,不著於相。簡單講,離一切相則萬法皆如,我們之所以萬法不如,是因為心沒有辦法保持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拼了老命也要執著於某一種相,而相在腦子裡面就是一種妄想,叫做影像。就像看電影一樣,看了很激動,有的哭、有的笑、有的讚歎、有的悲戚,可是,電影演完了,只是一塊螢幕而已。我們就是因為沒有見到這塊無相的螢幕,所以,在螢幕上投射的影像,誤認為是真的,我們現在就是過這種日子。




這些假相投射到我們的清凈本性,我們對這個假相拼了老命起執著、起貪心,或者事情不順遂就起嗔恨心,其實是同一顆心,同一個清凈心。我們的清凈心如果沒有開採出來,那用的統統是妄心,就沒辦法達到無相,二六時中統統有相。



第三,無住:

《金剛經》裡面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應當對一切相不執著,對一切法也不執著,就是我們今天所修的這個法,也沒有東西可以執著,只是方便利用這句佛號來打破無明,來開智慧;利用誦經、持咒來打破無明,來開智慧。所以,任何的法門都必須回歸到本心和本性,這個叫做根本。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說應當對一切相無所執著,而生清凈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了解當體即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十五)
精進念佛後為何家庭和事業更不順
娑婆世界面對的三個問題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二十五 觀耳根(十四)

TAG:小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