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為什麼甘當兒皇帝?
宋徽宗趙佶的九皇子趙構在徽、欽二帝被俘之後繼承了皇位,成為南宋開國皇帝。在他的努力之下,南宋實現了「中興之治」,但是好景不長。趙構也因向金人稱臣、冤殺岳飛而被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作為開國皇帝,卻甘當「殺父仇人」——金人的「兒皇帝」,向金人稱臣納貢——簡直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趙構曾在給金人的表書裡面自稱「臣構」。
紹興十二年(即公元1142年),趙構進誓表於金,表曰:「臣構言:今來畫疆,合以淮水中流為界,西有唐、鄧州,割屬上國。自鄧州西四十里並南四十里為界屬鄧州,其四十里外並西南盡屬光化軍,為敝邑沿邊州城。既蒙恩造,許備籓方,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絹二十五萬兩匹,自壬戌年為始,每春季差人搬送至泗州交納。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墜命亡氏,踣其國家。臣今既進誓表,伏望上國蚤降誓詔,庶使敝邑永有憑焉。」
相信不少人讀起這段話仍心緒難平,有種說不出的屈辱。
按說趙構並非軟弱無能、一無是處。年輕時的趙構是個文武全才,頗有些雄姿英發的味道。
公元1126年,也就是宋欽宗靖康元年,金軍首次將軍隊開到汴梁城下。此時的金軍士氣正旺,不僅向大宋朝要地要錢,還要宋朝選送一位親王到金去當人質,否則就用百萬鐵騎就踏平宋朝!宋欽宗嚇怕了,趕緊把自己的親王兄弟叫到一起,問他們:現在國家有難,你們誰願意去那邊忍兩年?結果,幾乎所有的親王都低著頭假裝沒聽見。沉默了片刻之後,終於有一個人站起來說:「陛下,臣願往。」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康王、後來的宋高宗趙構,那一年他年僅19歲。
史書記載,趙構文武雙全,「資性朗悟,博學強記,讀書日誦千餘言,挽弓至一石五斗」,當時的一石五斗約兩百斤,也就是說趙構能拉動約二百斤的弓,比岳飛少一百斤。
趙構在金國當人質期間「被迫」和金國二太子完顏宗望進行了一次「PK」,這是他第一次當眾表演拉弓,而且是兩百斤的弓。當時完顏宗望拿了一把重達 200 斤的鐵胎寶雕弓,在百步之外擺了靶子,連發三箭,一箭正中靶心,另兩箭各離靶心不足一寸。箭法如此了得,完顏宗望已經可以稱得上神箭手了。然而,趙構更准!他接過寶弓也連發三箭,全射靶心上了。這一下讓完顏宗望驚呆了。因為200 斤的硬弓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拉開的,在大宋朝,能拉開 200 斤硬弓者,就能直接當禁軍的軍官。趙構作為一個皇子,不僅能拉開200斤硬弓,還能做到百發百中。以致於完顏宗望當場就斷定:這親王肯定是贗品!
那麼,如此英勇神武的一個人為什麼會甘當金人的臣子呢?
其實,不難發現,趙構坐上皇位前後的行為完全判若兩人。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需要分析一下趙構的心理狀態。趙構當皇子時,由於母親是個宮女,自己是庶出、地位低賤,不僅不受皇帝重視,還經常受到其他皇子的欺負。因為這些原因,趙構才會苦學文武藝。並且為了證明自己,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前去金國當人質。這時候他其實是一無所有的狀態,所以怕罐子破摔也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也罷,反正豁出去了。但是,當上皇帝之後,他開始變得惜命了,也開始害怕失去他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了,這也是「孝子」趙構只從金國接回了母親韋太后,卻遲遲不肯接回徽欽二帝的原因。正因為前後身份地位的懸殊,才導致了趙構判若兩人的舉止行為。所以,趙構寧願向金稱臣。
就這樣,英姿勃發的康王趙構在當上皇帝之後淪為了金人的「兒皇帝」。
※誰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高寵:一個從未存在也從未遠去的英雄
※歷史上僅有的兩個為自己造字的皇帝是誰?
※一部《羋月傳》徹底暴露了我們的無知
TAG:張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