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春秋:新中國抗生素事業與國際同步,誰是主導者?
張為申(1964年)
導 語
張為申193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曾留校工作十多年,1946年赴美國深造。1951年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國參加建設,先後完成青黴素進口原料的代用品研究和國產土霉素、鏈黴素、紅霉素的研製,作為當時中國的首席抗生素專家,張為申一直活躍在當年的國際學術舞台之上。他不僅與蘇聯抗生素事業奠基人利維托夫、格曼諾娃夫婦有合作往來,而且跟諾貝爾獎獲得者、青黴素髮明者之一的英國生物化學家錢恩(Chain,Ernst Boris)教授也是朋友。他曾經培養了國內第一代抗生素科研人才,主導新中國早期的抗生素研究,成功建立起了我國的抗生素研製體系,被譽為「新中國抗生素事業奠基人」。1966年,張為申死於文革期間。
撰文|宋銘恩
責編|小 雨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家 世
張為申,字福東、號偉森,1909年6月21日生於蘇州。先祖張載為北宋儒學大家,其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歷代廣為傳頌。
張為申的祖父張是保畢生從事教育事業,長期在南京夫子廟教書,曾任江寧府上元縣縣學教諭、江南高等學堂監學。父親張一爵,字慶齡、號雨葵,1903年江南陸師學堂畢業即被派赴日本考察,後為張之洞選派前往德國陸軍大學深造。回國後,曾與閻錫山、孫傳芳等留日軍校生一起參加陸軍部留學生考試,均被授予步兵科舉人、協軍校。清末歷任江南講武堂監學、江南第九鎮輜重營管帶、兩江洋務局德文翻譯、江蘇都督府承政處長。辛亥革命時,他與堂兄張一麐在南北雙方之間居中互通調和,對蘇南的和平光復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民國元年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歷任總統府侍從武官、統帥辦事處和陸軍部軍事參議官。
張為申的二堂伯張一麐字仲仁、號公紱,是聲譽至隆的民國耆宿,舉國公認的愛國老人。曾為國民參政會首席參政員,與周恩來、董必武多有往來,1943年10月在重慶病故,中共高層領導人曾聯名致唁電慰問家屬。三堂伯張一鵬為民國司法界耆宿、著名社會活動家。曾與族妹夫沈鈞儒一同留學日本東京法政大學。辛亥革命時任蔡鍔將軍秘書,曾參與制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官至司法部代理總長。曾與徐謙共同創辦上海政法大學,還被聘為中華職業學校校董,與黃炎培成為摯交。七君子事件時,他與張一麐多方奔走呼籲,分別為鄒韜奮和沈鈞儒作保,曾擺設盛大宴席歡慶七君子出獄。1944年初為營救被捕入獄的抗日誌士,以七十三歲稀齡出任偽南京政府司法部長,僅半年就被害身亡。
求學之路
五歲那年,張為申隨全家遷居北京,1915年入讀北師附小。初小畢業後考入讀宣武門外的匯文高小。受家族熏陶,他自幼勤奮好學,弟弟妹妹們在外邊玩耍時,他總是躲在屋子裡看書。1921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與錢思亮、嚴仁蔭同窗。1927年,他們三人又一同考入剛建成不久的清華大學化學系。1931年畢業後,錢思亮考取庚款留學名額去了美國,張為申則保送本校研究院,與張青蓮同在高崇熙教授門下攻讀研究生。
1932年,張為申在母親和堂伯的操辦下,與謝大任的妹妹謝瑞瑾結了婚。由於父親已病故且還有六位弟弟妹妹,張為申決定不再接受家裡的供給,放棄攻讀研究生轉而當了化學系助教,被安排指導學生做實驗。由於高師的教學要求十分嚴格,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對學生的實驗嚴格把關。據嚴東生先生回憶:他會交給學生一個成分未知的樣品,要求學生動手測定,對樣品所含各種元素做定量分析。如學生的分析結果不正確,他就會把實驗報告退回要求重測,通常要做上二三次才能完成。這門課在當年是出了名的難過關,甚至有學生失眠或被迫轉系,加上平時不苟言笑,學生們都有些怕他。
同時,他還繼續在高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研究。當時,學生們實驗用的化學試劑國內短缺購買不易,很多都是高師自行配置的。張為申曾嘗試用克萊門森還原法來製取正庚烷,還對從蓖麻油得到的正庚醇和仲辛醇的脫水、再經氫化得到庚烷和辛烷的方法進行過深入研究,同時還研究了一種通過氧化仲辛醇製取己酸的方法。由於一些實驗用的特殊器皿需要自己動手製作,他還練就一手吹玻璃的真功夫。
1936年,張為申因工作出色被升聘為教員。雖然他早就立志效仿父親出洋留學報效國家,但因指導學生做實驗的工作十分繁忙,再加上當時庚款留學名額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幾年過去始終未能如願。不過,長期從事實驗工作,後來又講授定性分析課程多年,為他日後搞科研打下了十分紮實的基礎。
1937年,張為申在清華已服務滿五年,按例獲准出國休假進修。當時他要去的是德國的某所高校,即將走的時候發生「七七事變」,因此他暫緩起程留了下來。之後中德兩國的關係滑坡,他的第一次留學機會就這樣失去了。
聯大歲月
後來,張為申隨母校一路南下長沙又西遷昆明。三校合一之後,南開大學的楊石先教授擔任了聯大化學系主任,但他同時還擔任聯大教務長,事務繁忙,就把化學系的具體行政工作都交給了張為申和另一位助教。1939年秋,西南聯大設立先修班,張為申被聘為兼任化學教師。翌年9月日軍進駐安南,昆明開始頻遭空襲,聯大一年級師生和先修班被迫遷往敘永。他獨立承擔了定性分析課程的教學任務,被升聘為主任講師。
1941年秋敘永分校撤銷,張為申隨先修班遷回昆明。當時,隨著戰事升級物價飛漲,聯大師生們的生活逐漸陷入困頓。這年11月聯大常委會決議成立教職員消費合作社,通過集資批發採購糧油食品緩解教職員工的生活壓力。但在兵荒馬亂、盜匪橫行的情況下,要帶著現金到臨近郊縣進貨,操辦起來困難重重。1942年11月,常委會再次決議籌辦合作社,過了半年多又難以為繼。1943年夏秋,張為申和生物系主任李繼侗教授先後被聘為合作社委員。在他倆的共同操辦之下,合作社的運作才開始逐步走上了正軌。
張為申主要負責貨源與財務的管理。他的堂伯張一麐跟時任雲貴監察使的李根源先生是至交好友,因此他外出進貨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同時,他還跟清華農業研究所講師裘維藩先生辦了一個小型醬油廠,自行釀製美味的醬油在合作社門市部出售,所得利潤又作為教職員工的福利。一年下來,合作社辦得有聲有色,還拿出部分盈餘捐給敬恆獎學金。
1945年4月抗戰勝利在望,最艱難的日子已經渡過。黃子卿教授為張為申申請到威斯康辛大學研究院的獎學金,接著又獲評議會的批准可以赴美休假進修。他清點並移交了合作社的賬目,常委會將多餘的兩塊藍布贈送給他和李繼侗作為答謝與獎勵,他倆又將其作價轉贈給了學生服務處。他倆還收到了常委會的致謝專函,感謝他們一年半來為全體同仁所付出的辛勞。
夢圓威校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本屬於軍用物資、有著神奇療效的青黴素因大量剩餘而投放大眾市場,一時風靡美國。原來高度保密的青黴素研究項目也被公諸於世,威斯康辛大學的微生物生化專家彼得森(W. H. Peterson)教授因主導該項目而聲名遠揚。
1946年4月,張為申來到威斯康辛,見到早先來的西南聯大化學系助教錢人元先生。他原打算進化學系主修分析化學或農業化學,但獲知其生物化學系居全美之冠,不但教授陣容極強,而且設備完善。他當即改變初衷,並如願投入彼得森門下深造,主修生物化學,副修農業微生物。此時他已年近不惑,而且微生物對他來說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許多課程都要從頭學起。但他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刻苦用功、成績優異,再加上精湛的實驗技巧,兩年不到就獲得了生化碩士學位。
張為申於1950年6月,在完成有關製取可溶性生物素的研究課題而獲得博士學位。
新中國成立以後,留美中國學生中掀起了歸國熱潮。朝鮮戰爭爆發後,張為申也開始做回國的安排。同事和朋友全都挽留他,彼得森也堅持讓他留下來,並許諾給他最好的工作待遇。但他還是決定回國研製抗生素,要把自己所學到的一技之長貢獻給人民。
大器晚成
1951年2月下旬,張為申成功擺脫美國移民局的阻擾,帶著導師贈送的最新青黴素菌種啟程回國。當時,北京已掀起聲勢浩大的反美帝宣傳浪潮,高崇熙也已辭去清華化學系主任職務,因此張為申未能再回母校。無奈之下,他接受了辛樹幟院長的盛情邀請,來到條件艱苦的西北農學院任教,講授生物化學與微生物學。
青黴素以其對細菌感染的顯著療效,在二戰期間就已成為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能夠大幅減少士兵的傷亡。新中國成立以後,上海就開始著手籌建青黴素製造廠。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志願軍傷員急需救治,國產青黴素的製造便成了燃眉之急。但當時生產所需的兩種主要原料——玉米漿與乳糖必須依賴進口,而當時又面臨禁運封鎖;這是當年青黴素製造上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因此,必須儘快找到這兩種進口原料的替代品。
1952年2月,張為申借調衛生部中央生物製品研究所(簡稱生研所)抗生素室。他毫無保留地將新技術傳授給技術員和幹部,並建立許多新方法,很快完成用廉價棉籽餅粉末代替玉米漿的研究。當年8月,該室原主任技師馬譽澂與劉璞、徐尚志、許文思等四名技術骨幹前往上海第三製藥廠進行擴大試驗。1953年5月,青黴素在該廠正式投入生產。
張為申就此接管了抗生素室,並成為生研所第一位勞動模範,繼而又被評為1952年度北京市一等勞模。接下來的三四年里,他半年在西北教書、半年在北京搞科研,直到1957年才正式調到北京工作。
1952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範後的留影
當時,青黴素雖已投產但產量並不大,因為另一種原料乳糖的用量很大但國內的產量很少,根本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更困難的是,當時國際上尚未找到替代乳糖的有效方法,這是擺在張為申面前的一道世界級難題。但僅僅過了一年多,他就設計出了用白玉米粉作碳源的培養基配方,成功取代了昂貴的乳糖,徹底解決了青黴素生產的原料問題。他再次為我國的青黴素工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並由此奠定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青黴素髮酵工業的基礎。
1955年初,「國際抗生素問題會議」在波蘭首都華沙召開。這是華約國家首次舉辦的抗生素學術研討會,張為申出席會議並發表了上述兩項科研成果,引起各國代表們的普遍關注,從此揚名於國際學術界。
邁向巔峰
從波蘭回國後,張為申利用波蘭專家贈送的土霉素菌種,僅用三四個月就完成了土霉素的試製,及時在當年12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抗生素學術會議上發表。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次舉辦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共有蘇聯、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蒙古、越南、日本、緬甸、印度尼西亞、朝鮮、丹麥等11個國家的代表應邀出席,盛況空前。
1956年1月,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隆重召開。張為申在聽取周恩來總理的報告後,更加積極地投入工作。不久,歷時數年的鏈黴素試製工作也大功告成,成果在當年的《微生物學報》上正式發表。4月中旬,衛生部機關委員會為第一批知識分子舉辦入黨宣誓大會,他應邀觀摩這個隆重的入黨儀式並談了自己的感想,表達了自己的入黨願望。6月28日那天,他經生研所兩位領導的介紹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十二年科學規劃醫學組全體成員合影。張為申(中左5)
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之後,張為申參與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對該規劃第50項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起草和制定起了重要作用。這年8月,中央衛生研究院正式更名為中國醫學科學院(簡稱醫科院),並組建抗生素系。張為申接受沈其震院長的聘請擔任副主任(無正職),負責抗生素系的籌建,蘇聯陸續派出包括全蘇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長利維托夫教授在內的有關專家前來協助工作。在年底召開的全國抗生素研究工作委員會第二次擴大會議上,他又被推選為新抗生素採選小組組長。
1957年5月,張為申首度以團長身份率領代表團前往莫斯科,出席「全蘇第二次抗生素會議」。除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之外,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鏈黴素發明人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教授也以個人名義出席會議。年底,醫科院舉辦全國抗生素培訓講座,由中蘇兩國專家共同主講。張為申跟同事方綱教授會同利維托夫、格曼諾娃教授一起商榷編排了講座內容,之後根據講稿編撰出版了《抗菌素講演集》。這是我國關於抗生素研究的第一部高水平學術專著。
1958年春,張為申帶領有關科研人員利用蘇聯專家贈送的菌種,又在短期內就完成了紅霉素的試製。其提煉步驟簡單,發酵單位與收率均超過國際水平。10月上旬,醫科院抗生素系擴建為抗菌素研究所,張為申成為第一任所長。同月,他再次率領代表團前往莫斯科參加抗腫瘤抗生素會議。
1959年國家科委抗菌素專業組成立,不久後,張為申被聘為常務副組長,由此走上了主持全國抗生素研製工作的領導崗位。
再創輝煌
1959年5月,捷克科學院和普爾金醫學會聯合召開「國際抗菌素會議」,張為申又率代表團前往布拉格出席會議。此次盛會不但人數超過以往,還有不少西方學者應邀參加,其中包括青黴素髮明人之一的英國著名生化專家錢恩教授。錢恩在會上報告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將青黴素母核6-氨基青黴烷酸(簡稱6-APA)用化學方法接上各種側鏈,從而得到各種新型青黴素。這是抗生素化學方面的重大發現。
1959年捷克國際抗菌素會議其間合影,左起:方綱、張為申、錢恩、胥彬
張為申回國後,隨即組織人員開展此項研究。1961年初,抗菌素研究所有關科研人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功研製出6-APA結晶,他當即決定邀請錢恩教授來華進行學術交流。這讓國內的抗生素科研人員及時了解到國際上新型青黴素研究的最新進展,並認識到研製新型青黴素的重要性。由此,我國的抗生素研製幾乎與西方國家同步跨入了半合成時代!
同年11月,國家科委抗菌素專業組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抗菌素學術會議,張為申做了題為《抗菌素的現況與展望》的報告。出席會議的有衛生、高教、化工、醫藥、農業、科學院等多個系統的有關專家,不僅規模大,而且學術水平與論文數量都比第一次會議有了大幅提高。會後組織出版論文集《抗菌素研究》,由張為申寫了前言。這套四冊專業叢書反映了當時我國抗生素研究方面的最高學術水平,在當年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堪稱業內寶典。
1962年2月,張為申南下廣州參加全國科學技術工作會議,隨後又參與了《1963-197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制定。我國此時已能生產青黴素、青黴素V、鏈黴素、雙氫鏈黴素、土霉素、紅霉素、金黴素、氯黴素、新黴素、四環素、環絲氨酸等十多個抗生素品種,基本滿足了國內臨床用藥的迫切需求。至此,十二年科學規劃中的抗生素研製任務已基本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五六年。
國家科委化學組與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於1963年8月在上海聯合召開第一次天然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張為申受邀出席,並在會上作了綜述性報告《抗菌素化學的進展》。同年,他被晉陞為一級研究員。
1964年9月,第三次全國抗菌素學術會議在大連召開,由張為申親自主持。短短數年,抗菌素研究所在他的領導下,相繼找到了灰黃黴素、萬古黴素、曲古黴素、多粘黴素、巴龍黴素、卡那黴素和創新黴素的本土菌種,這些新抗生素的試製工作也富有成效。
張為申(前排右十)
華北製藥廠投產鏈黴素之後,存在質量問題亟待解決。張為申和沈其震院長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成立鏈黴素質量研究工作組,共有醫科院抗菌素研究所、衛生部藥品檢驗所、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與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華北製藥廠等12家成員單位組成,另外還有18家地方單位參加工作。這是我國醫藥界第一個集科研、生產、臨床應用為一體的聯合工作組。該工作組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到1965年為止,共召開了七次。在最後一次會議上,對國產鏈黴素作出了「和世界各國產品質量近似」的結論。
張為申所取得的這些輝煌成就離不開醫科院老院長沈其震教授的鼎力支持。在《沈其震教授紀念文集》中,有位老人這樣說道:「他與抗菌素研究所所長張為申,不光是上下級關係,而且成為摯友。他們為全國抗菌素事業,從科研布局到生產網路、科研規劃、學術活動作了大量工作。抗菌素事業有了今天的局面,這是和他們的努力分不開的。」
八寶山
1966年初,張為申參加化工部與衛生部聯合組織的考察團,遠赴瑞士和英國,考察兩國的製藥工業。回國不久文革開始,他被指為「走資派」,遂於8月28日不幸去世,年僅57歲。當時,沈其震院長已被關秦城監獄。七十年代初恢復工作後,他得知張為申的去世悲痛萬分,後來親自抓了他的平反工作。
1978年7月14日,衛生部按照副部級待遇,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為張為申舉行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由原部長錢信忠親自主持。
八十年代初《中國藥學年鑒》創刊,數年後《中國當代醫學家薈萃》出版,張為申均作為唯一的抗生素專家載名其中。他於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是第四、五屆北京分社委員。1955年中科院學部成立之際,他曾獲得過學部委員提名。他還擔任過我國第三屆藥典編輯委員會委員和《科學通報》第五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張為申教授主導了我國五六十年代的抗生素研究,馳名國際學術界。由於對我國抗生素的科研和生產曾經有過的巨大貢獻,他被公認為新中國抗生素事業的奠基人。
(原文刊載於《清華校友通訊》叢書《校友文稿資料選編》第二十二輯,文字略有修訂。)
作者簡介:宋銘恩,PLC與人機界面工程師,蘇州市科學技術史學會會員。
製版編輯: 小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哈佛博士刨根問底:美國的空氣為什麼這麼「甜」?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如何做詩人和科學家
※迷上生物鐘之一:植物進化最聰明的機制,人類如何改造利用?
※活動:對話諾獎大師「探秘下一代抗生素」
※頂級科學家給娃講科學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特別報道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