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背負了一輩子的罵名,但他的所言所行,都無愧於天地

此人背負了一輩子的罵名,但他的所言所行,都無愧於天地

袁世凱執政期間,由陸正祥簽字的《二十一條》,應是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一件事。也正是這一件事陸征祥被千夫所指,罵作漢奸、賣國賊。那麼歷史上的陸征祥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讓我們去掉這些情緒化的理解,以及別有用心之人放出的煙霧彈,來穿過歷史的迷霧,還原一個真正的陸正祥。

1871年,陸征祥生於上海,他的父親是一名基督教的傳教士,所以在他十三歲的時候,便進入上海廣方言館學習外文,同時這所學校也是我國第一所外語學校,最初陸正祥攻讀的是法語,但是他最精通的卻是俄語。

陸征祥22歲的時候去俄羅斯大使館做了翻譯,民國成立時期成了中國駐俄羅斯公使。袁世凱上台以後,想要他出任自己的外交總長,他不願意蹚袁世凱的渾水,但是架不住袁世凱的軟磨硬泡,於是提出了三個條件,只有袁世凱答應他自己才上任。

第一就是外交部不能隨便塞人;第二外交次長必須有真材實料,外文必須好;第三外交部的事情,別人不得插手。袁世凱同意之後,陸征祥走馬上任。在陸征祥外交總長的辦公室里,懸掛著四個大字「不忘馬關」,他用此來提醒自己,時刻不能忘記國家的恥辱。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陸征祥對於日本人的厭惡,但是袁世凱卻與日本人眉來眼去、互相勾結。在協定好《二十一條》之後,袁世凱自然不會去簽字,一來自己國家元首的身份,第二不想白紙黑字留下罵名,於是就讓外交總長陸征祥去被這個黑鍋。

但是陸征祥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這個字一簽,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於是跟袁世凱說,這個鍋我不背。袁世凱對他說,如果你不簽,日本人打過來,你的罪就更大。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袁世凱的刀架在陸征祥的脖子上,逼得他不得不簽。

在簽字的時候,陸征祥說,「一落筆,就是我陸某人的死案,罵名背定了」。簽署《二十一條》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天下人指著袁世凱與陸征祥的脊梁骨罵,將他們兩人罵的狗血淋頭。

不過陸征祥的政治生涯並沒有結束,在這件事情過去4年之後,陸征祥再次迎來了一次挑戰。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中國作為戰勝國,出席了巴黎和會,中國的代表團團長正是陸征祥,此外還有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駐法公使施肇基、駐比利時公使魏宸祖四人。

在巴黎和會上,在爭論山東割讓給日本問題上,駐美公使顧維鈞發表了歷史上著名的那段講話,「西方有一位聖人耶穌,被釘死在耶路撒冷,所以那裡成了聖地;中國有位聖人孔子,他出生在山東,日本人都奉他為聖人。中國不可放棄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合約》上簽字,但是人們只記住了天才外交家顧維鈞,忘記了帶頭拒簽的陸征祥,他電報中強硬的表示:「寧可被槍斃,也絕不在出賣中國的和約上簽字。」在這一點上陸正祥是有功勞的。

長期的外交生涯,讓陸征祥身心憔悴,簽署《二十一條》成了他心魔與枷鎖,1926年辭去公職的陸征祥在聖安德魯修道院做了一名修士,在那裡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還創辦了《益世報海外通訊》,用「木蘭」作筆名向歐洲各界揭露日本人在中國的罪行,並且呼籲西方人抵制日貨。

二戰時期,德國入侵比利時,陸征祥被趕出了修道院。陸正祥不停的在街頭髮表演說,借樓納粹的殘暴罪行。蓋世太保頂上了這位年邁的中國人,準備將他送往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在法肯豪森的斡旋下,才堪堪躲過這場劫難。

二戰勝利後,已74歲高齡的陸征祥發表了公開的道歉信,為自己當年簽署《二十一條》正式道歉,並且在信中收回了中國主權,表示自己心中萬分高興,他也算是稍微解脫這個心魔,1949年,陸征祥病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迷中迷 的精彩文章:

他做了40多年蜀國君王,亡國後被封安樂侯,如今墳墓被夷為平地
崇禎第五子朱慈煥身份暴露後,康熙嚇得連夜將已75歲的他處死
關羽敗走麥城身死人手,看似是呂蒙所為,實則是劉備與孔明設計
方孝孺被朱棣誅九族,他忠於的不只是朱允炆,更是自己心中的信仰
他是孫中山的朋友,蔣介石的師傅,對日本人就一句話:我不做秦檜

TAG:歷史迷中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