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都是幾點上早朝的?為什麼大臣們需要凌晨都要起床?
戲文中常說:朝臣代漏五更寒。意思是說,大臣們每天早上五更天就得上朝,等著朝見皇帝。
五更天時天應該還沒亮,相當於現在幾點鐘呢?現代人上班,機關一般早上8:00,商場一般9:00,樓下賣包子的,天不亮就上班了。古代的王公大臣四更天就得從被窩裡爬出來,五更天以前就的乖乖地站在朝堂下等候皇帝臨朝,可見,那時候的王公大臣的日子也不咋地。我就納悶兒了,皇帝老子為什麼要把上班時間定得那麼早呢?他自己不是也睡不成懶覺了嗎?
五更天相當於清晨的5點到7點,至少我知道在清朝的早朝時間是這樣的(因為清朝的歷任皇帝大都比較勤奮),都要五更上朝,那時皇帝和大臣確實比較辛苦,有的家住的遠的擔心遲到甚至要半夜爬起來。
其實早朝制度也不是絕對的,要看皇帝自己是否親政和勤勉。最著名的是明神宗萬曆皇帝23年沒有上朝,雖然他不來,但是政務還要辦,大臣們還是要來的,只不過時間可能不會那麼早了。
附:百官上朝,唐詩中也有說以"鼓聲"為號令的。李賀《官街鼓》詩中說:"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呼月出。"王琦注:"《唐書》:「日暮,鼓八百聲而門閉;五更二點,鼓自內發,諸街鼓承振,坊市門皆啟,鼓三千撾,辨色而止。」
其制蓋始於馬周。舊制:京城內金吾昏曉傳呼,以戒行者。周上書令金吾每街隅懸鼓,夜擊以止行李,以備竊盜,時人呼曰鼓,公私便焉。」可見置於街坊的鼓,當日暮、凌晨時敲響,主要用於警戒以防盜賊,也兼有報時的作用,以啟坊門。原與百官上朝無關,但百官可以據鼓聲判斷時辰,所以唐詩中 寫到早朝的詩,多寫鐘聲,也有鐘鼓一齊寫到的。"官街鼓"凌晨 "五更二點"敲起,相當於今日的早上五時左右。
古代天子講究 "勤政",所謂 "夙興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