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創造了韓語,卻面臨文化斷層?只因最初用的是漢語!大中華威武!
相信大家對於韓語都不陌生吧,由於「韓流」的影響,韓國的明星、電視劇、服裝、化妝品等等都乘著這股東風瘋狂的輸出韓國文化。這裡面作為語言溝通的韓語也在中國大肆盛行,韓語其實也叫諺文。
韓國明星的名字都是用諺文(韓語)寫的,大家都很清楚。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每個韓國人名字後面都會有中文,介紹時也說中文名字?以前我以為這是翻譯,就是把諺文翻譯成中文讓我們好理解,應該有不少人跟我都是一樣的想法吧?但其實不是!他名字本身就有中文,如果沒有的話,他就不一定是他!
什麼情況?
在15世紀朝鮮李氏王朝創造了自己的文字諺文,諺文屬表音文字,簡單說就是一音多字,比如拼音:cheng,漢字就有:成城呈等。諺文是拼音文字,諺文里有70%的單詞是漢字詞,這些漢字詞全部變成拼音,導致的結果是沒法區別同音字,只能根據上下文去理解。所以韓國國民在戶籍中登記的姓氏100%都是漢字,否則同名的人太多了。韓國重要的法律文書和商業文件,也是用漢字書寫的,這樣更正規,防止出現歧義。
————
韓國國會就曾發生過這種尷尬事:韓國第20屆國會議員金成泰和金聖泰的名字,用韓文書寫是一模一樣的,這就容易讓人搞混了,後來,還是決定其中一位議員的姓名用漢字書寫,以作區分。
正是出於這種原因,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依然保留相應的漢字,以免鬧出誤會。
有網友這麼描繪,韓國人現在的名字僅僅只能被當作一種代號,不僅容易搞混,還失去了背後美好的意義。
此Yan為何Yan?
————
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漢字在韓國也曾一直是主流文字(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可不是說說而已,別說韓國,整個東亞甚至東南亞都曾在我們腳下,可惜,大清亡了)。
二戰後,由於民族主義和脫漢運動的影響,韓國開始排斥漢字。上世紀60年代,朴正熙(朴槿惠的父親)任總統時期,傾向廢止漢字,在全國實施韓文教育政策,他下令小學完全廢止漢字教育,甚至連歷史遺迹上的漢字都抹去。(不滿曾經的藩屬國地位,韓國廢止了漢字,這傢伙跟日本一樣,好東西都是他們的,臉皮之厚刷新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韓國民族英雄李舜臣雕像(上面就是中文,好像有點尷尬)
朴正熙喜愛書法,但就是他下令廢除的漢語
70年代初,整個韓國居然只有3所大學開設有中文系。
80年代中期,韓國的報紙、雜誌等,開始降低漢字的使用頻率,漢字一般被用來表記與中國有關的人名地名。
90年代後期,韓國民眾特別是年輕人已經完全不認識漢字了。
看似一場轟轟烈烈的漢字廢止運動,以韓國取得勝利告終。可很快,廢止漢字的弊端就顯露出來。
由於韓國的歷史記載、古迹名字、文獻、法律條文(包括《大韓民國憲法》)都大量使用漢字,導致韓國年輕人想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時,卻看不懂歷史典籍,因此形成了文化斷層!
韓國學生基本上不識漢字不識到一處歷史古迹,對於對聯,題詞等文化遺迹基本無法識別,而作為同游的中國人卻更理解這些文化遺產。有網友說和幾個韓國人一起去逛漢城的一家寺廟,他們指著每一副對聯問我是什麼意思(因為是漢字,他們都不認識)。想想覺得也挺可憐,就像中國人去逛故宮,裡面的字一個都不認識……突然覺得韓國人對於文化認同感的強烈追求也許在這裡可以找到一些根源。表面上,他們摒棄的是其他民族的文字,實際他們連自己的歷史也一併否定掉了。韓國有識之士因此憂心忡忡,「韓國年輕人如果不懂漢字,那韓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必定將日漸流失。」
潘基文贈送給奧巴馬的字,是漢字,而不是韓語,由此可見漢字的正統
浩如煙海的韓國古籍成為天書,沒有幾個韓國人看的懂。在民族獨立的華麗外衣下廢除漢字的政策正使韓國歷史與文化陷入嚴重的危機,這樣韓國的文化不是先進了而是倒退了。
————
(調侃一下:聰明的韓國人怎麼會想不明白漢字的重要性呢?所以為了韓國民族的自主精神,韓國人使出了釜底抽薪的殺手鐧——既然不想承認中華文明是韓國的母體文明,那麼便論證下韓國文明(如果有的話)「哺育」了中華文明……
引用郭德綱的相聲來說,韓國發明了舞蹈,發明了端午,發明了中醫,就連孔子都是韓國人,那中國人幹嘛了?中國人,發明了韓國人唄!
※娛樂圈一大喜訊,鹿晗今天中午公布女友,跑男成員卻紛紛躺槍!
※楊穎與迪麗熱巴都是落水,一人急忙補妝一人淡定遊戲
※她一生只演過一個角色,卻成為童年的記憶,只可惜英年早逝!
※她被稱為島國第一美女,但你不知道她穿衣更美!
※林更新發微博公然撩趙麗穎,趙麗穎卻用曖昧的五個字回應!
TAG:燕趙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