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人盡可夫」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它來源於一個有爭議的故事
世界上最不好處理的問題,大概就是一個男人被女人問,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先救誰?歷史上有一個女人也遇到了這個難題,還因此產生了一個讓她飽受爭議的成語。
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鄭國。鄭昭公當上國君沒多久,他的弟弟公子突就聯合宋國,扣押了鄭國首席大臣祭仲,並威脅祭仲,如果不同意讓公子突當鄭國國君,就殺了他。為了活命,祭仲答應了,鄭昭公被迫下課,流亡國外,公子突走上講台,成了鄭厲公。但是,祭仲從內心來說還是喜歡鄭昭公,因此,對鄭厲公那一套很不感興趣,當然也就不怎麼聽話,有時大概還會擰著干。這絕對引起鄭厲公的強烈不滿。
作為一國的國君來說,最不能容忍的,大概就是大臣拿國君不當一盤菜。鄭厲公知道,祭仲不下台,自己沒好日子過,於是,就有了殺死祭仲的想法。《左傳》記載,「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
鄭厲公找來祭仲的女婿雍糾,讓他想辦法除掉祭仲,並許願,祭仲空下來的位置給他。雍糾和鄭厲公有點親戚關係,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讓雍糾對殺老丈人這件事很熱心,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不過,刺殺老丈人的事兒不小心讓媳婦知道了,於是,祭仲的女兒成了世界上最糾結的女人。不告訴父親,父親肯定死;告訴父親,老公肯定死。到底該怎麼辦呢?這是一個永恆的難題,就像一個男人遇到老婆和老媽同時掉進河裡,到底該先救誰一樣,祭仲的女兒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這個想破頭皮也想不出辦法的女人,只好回家向母親請教。不過,她說的比較婉轉,她問母親,老公和老爹,誰更親?
祭仲的妻子果斷地給出答案:「父一而已,人盡夫也!」父親只有一個,丈夫嘛,沒了再找。春秋時期的女人也是這麼有底氣,簡直就是翻版的妻子如衣服,擱明清時期,估計想都不敢想。成語「人盡可夫」就是出自這裡,只是後來改變了意思,而且和詞語的本意差得有點遠。
既然老媽這麼說,大概也有道理。於是,祭仲的女兒就把鄭厲公要雍糾殺人的事告訴了父親。這樣,祭仲殺了雍糾,一場奪權的事件暫時告一段落。
鄭厲公被迫逃出鄭國。臨行前,他滿腔怒火地抱怨死去的雍糾: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雍糾難道不知道這個道理?活該被祭仲殺了,這麼大的事兒竟然跟女人商量!這大概就是「女人頭髮長見識短」的翻版吧。
※這個國王靠大臣的權勢坐上王位,為什麼還給大臣綠帽子?結果如何
※中秋成為節日始於哪個朝代?宋代人過中秋沒有月餅卻比現代豐富
※一個人冤死後變成野豬向齊襄公討債,齊襄公為什麼非常害怕
※孔子的先祖,因老婆太漂亮招來殺身之禍
TAG:讀史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