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楷書遇冷說明書法界心氣不靜
中國的楷書在隋走向成熟,唐則法度漸嚴,開始「以書取仕」,直到發展到清朝的館閣體,數千年來,書寫莊重的楷體從來都是讀書人必備的素質。書法以「沉著」為本,而鍛煉「沉著」功夫的最佳方法就是從楷書入手。
知名書法家劉小晴說道:「楷書是書法練習的基本功。但近二三十年來,楷書在全國書壇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許多書法展上的評委自己就不寫楷書,並且還以個人的喜好作為評斷參賽作品的標準。」 「書法機構的評委在楷書上的造詣不夠,態度輕視,評委水準不夠,如何發展楷書?」
劉小晴的這番言論也得到了書法家郭舒權的贊同。楷書緣何被冷落?郭舒權分析認為,「一方面,現代人在談論楷書時片面強調技術,僅將之作為練習書寫技巧的工具是有失偏頗的;另一方面,大家對楷書的發展缺乏信心,認為楷書發展到唐朝已登峰造極,後人再難有作為。
此外,當今社會功利之風太甚,寫楷書沒有坐五至十年的冷板凳功夫是不可能參展的。而現代書法用於展覽時,因懸掛於展廳的需求,導致篇幅小的楷書不太流行,大楷又對寫作者的要求很高,導致乏人問津。」
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楊耀揚認為,當下書法界未能深刻認識到「楷書興則書法興」的歷史規律。「歷代行草大家的楷書作品同樣是一流的,楷書的沒落也意味著書法的沒落,這點在歷史上的晚唐、南宋都比較明顯。當今書法圈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是:行草書以篆隸為基礎,所以要自成一格可以繞過楷書。這是書法界心氣不靜、『抄近路』現狀的體現。」
如今,許多寫草書的人才,拿不出與其草書同等高度的楷書,且多年水平停滯不前,根本原因是缺乏楷書的基礎,後繼無力,又淺嘗輒止、急於速成。 書法是一門需要技和道相統一才能成就高峰的藝術,沒有日積月累地刻苦練習,成就一手好技法,再好的思想境界和審美情趣也難以體現。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李君娜
書法網精心推薦
包郵
【極品兼毫毛筆】
※楷書這樣寫,想寫不好都難!
※書畫界大洗牌,這些「書畫家」大勢已去!
※書法太好兩次被榮寶齋聘用,他承包了建國前30年大半字帖的書寫
※為什麼建議你在業餘時間練練書法?
※楷書結構二十八法,絕對實用乾貨!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