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迎來第40屆的芝加哥馬拉松,如何煉成這座城市的體育品牌?

迎來第40屆的芝加哥馬拉松,如何煉成這座城市的體育品牌?

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美國選手盧普(Galen Rupp)以2:09:20獲得2017芝加哥馬拉松賽男子冠軍,他在個人的第4場馬拉松比賽中結束了2002年以來美國選手在芝加哥馬拉松沒有奪冠的尷尬。與此同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芝加哥馬拉松也迎來了第40屆的比賽。

圖說:今年芝加哥馬拉松的完賽獎牌十分精美。

天時:秋天是最美的季節

芝加哥位於密歇根湖西岸,伊利諾伊州東北部,1833年建城,當時人口只有200人。7年後,芝加哥人口到了4000人。因為芝加哥交通便利,水運和鐵路發達,很快成為美國小麥、木材、牲畜等的集貿和轉運中心。儘管芝加哥遭受了1871年10月8日的大火災,但芝加哥還是成為美國第3大城市,中部的第一大城市。

圖說:芝加哥是體育之城,馬拉松的全民參與氛圍也很好。

芝加哥是體育之城,城市的職業球隊獲得過美國棒球(芝加哥小熊)、籃球(芝加哥公牛)、冰球(芝加哥黑鷹)、橄欖球超級碗(芝加哥熊)四大職業體育聯賽冠軍。而芝加哥馬拉松,早在1983年就成為世界四大馬拉松成員之一,目前是現在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MM)系列賽的六個成員之一。就規模而言,芝加哥馬拉松為世界第四大馬拉松。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芝加哥馬拉松的品牌打造,也經歷了40年的洗禮。從賽事舉辦時間看,芝加哥馬拉松一直在最好的季節秋天舉行,所不同的從第3屆比賽開始,比賽從9月挪到了10月舉行。

圖說:上個世紀70年代,芝加哥開始舉辦年度性的馬拉松賽事。

芝加哥早在1905年9月23日就舉辦過馬拉松,不過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芝加哥才開始舉辦年度性的馬拉松賽事。這一方面取決於美國70年代興起的馬拉松運動。當時肖特(Frank Charles Shorter)獲得了1972年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冠軍和1976年奧運會男子馬拉松亞軍,在美國中產階級中引發了馬拉松風潮。另一方面因為5名有識之士1976年秋季一次會議的推動。1977年5月,芝加哥舉辦了一次非常成功的10英里比賽,1000多人蔘賽。賽事的成功大大超過了預期,這也為其後的芝加哥馬拉松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因此,可以說,芝加哥馬拉松的誕生,趕上了好時候。

1977年9月25日,首屆芝加哥馬拉松吸引了4200名跑者參加,其中2128人完成了比賽。在當時,這創造了首屆比賽參賽人數的紀錄。選手的報名費為5美元,700名志願者服務該賽事。資料記載,在這屆比賽中,一名華裔美國人威斯利·保羅(Wesley Paul)以3:15:20奪得8歲年齡組冠軍,並創造了世界紀錄。按照現在一般的報名要求,18歲以下的青少年是不允許報名參賽的。

圖說:芝加哥馬拉松吸引跑步愛好者參與。

1978年第二屆比賽的報名費是10美元。主辦方為了吸引公眾關注以及現場觀眾,計劃讓比賽在中午舉行,不過比賽當天,總共5200人的參賽選手中,大多數選手在手臂上佩帶黑色綁帶,抗議組委會中午開始比賽從而讓他們忍受下午的高溫。最後組委會和選手妥協,比賽在10:30分出發。由於參賽選手多,這年的芝加哥馬拉松用了2個分區,以避免選手擁擠,這也是美國馬拉松歷史上第一次用分區起跑。

1979年,為了規避高溫,比賽延遲到10月舉行。不巧的是,比賽日溫度為25度(華氏77度),濕度81%,風還特別大。因此,這屆比賽的男子冠軍成績2:23:20和女子冠軍成績3:15:45為歷史最差。女子冠軍被15歲的勞拉(Laura Michalek)獲得,她創造了芝加哥馬拉松最年輕的冠軍紀錄。

芝加哥有風城之稱,不過10月芝加哥算是最好的季節。數據統計,芝加哥馬拉松賽的比賽日氣溫在9-19度之間,算是相當適合比賽的溫度。今年比賽開始的時候(美國中部時間7:30),溫度為13度,濕度為90%,風速為每小時7英里,還算不錯。

地利:平坦賽事利於出成績

芝加哥地處平原地帶,而芝加哥馬拉松線路總體上沿著密歇根湖和芝加哥河,形成一個圈狀的路線。沿線地勢平緩,落差小,因此芝加哥馬拉松賽也是國際田聯的金標賽事。芝加哥有建築之城的稱號,沿途的建築和風景不錯,選手移步換景,不易視覺疲勞。

圖說:除了選手們參與,當地市民的全身心投入為選手們助威,是芝加哥馬拉松乃至全球著名馬拉松賽事的一個亮點。

至於選手拿參賽物資的地點,是芝加哥的會議中心,據說是全球最大的會議中心。選手在裡面絕對不會感到無聊,有許多可以逛的地方,選手可以免費品嘗東西,和知名選手合影,聽嘉賓講座,買許多很酷的紀念品。甚至組委會提醒選手,別逛太多太久,還有一個全程馬拉松要跑。

芝加哥位於美國中部,鐵路、公路、航空發達,其中奧黑爾機場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機場。因此芝加哥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於選手前來參賽,而芝加哥馬拉松的線路更有利於選手比出好成績。因為芝加哥馬拉松賽的路線設置也讓選手省心。賽事起終點在格蘭特公園的北部和南部。相距不到1公里,選手參賽包無需轉運。此外,起點周邊有許多不同價格的賓館,便於選手選擇。選手步行到起點,賽後步行到賓館,集結和疏散很便利。

圖說:芝加哥馬拉松的競技水平也比較高。

例如,1984年的芝加哥馬拉松,近8000名選手在低溫和降雨中參加了比賽。不過成績倒是不錯,葡萄牙的女選手莫塔(Rosa Mota)以2:26:01打破了她前一年保持的賽會紀錄。英國的傳奇馬拉松選手瓊斯(Steve Jones)則創造了2:08:05的男子世界紀錄(最好成績)。1985年他衛冕了芝加哥馬拉松冠軍,其中半程時間 僅用時1:01:42,全程2:07:13也打破了賽會紀錄。

1999年,芝加哥馬拉松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最好成績),卡努奇(Khalid Khannouchi)跑出了2:05:42的成績,比原紀錄快了23秒,這是人類第一次進入馬拉松2小時6分大關。卡努奇在芝加哥馬拉松賽上共獲得4次冠軍(1997、1999、2000、2002)。他也是今年盧普奪冠前,最後一個在芝加哥奪冠的美國男子冠軍。

圖說:芝加哥當地的華裔觀眾為選手們加油助威。

2001年,芝加哥馬拉松創造了女子世界紀錄(最好成績)。恩德雷巴(Catherine Ndereba)的2:18:47比一周前在柏林創造的世界紀錄快了59秒。2002年,在芝加哥馬拉松25周年的時候,英國的拉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以2:17:18創女子世界紀錄(最好成績),比原紀錄快了89秒。這樣,連續2年,芝加哥馬拉松都創造新的女子世界紀錄(最好成績)。

2013年,基梅托(Dennis Kimetto)把芝加哥馬拉松的男子賽會紀錄改寫為2:03:45。隨著2015年以來芝加哥馬拉松取消精英選手的兔子,要創造好成績可能越來越難,但芝加哥馬拉松仍然是全球選手,無論是職業的還是業餘的,心儀的賽事。事實上,芝加哥馬拉松賽的整體完賽成績相當高,並且女選手完賽人數不少,比例較高。2016年,芝加哥馬拉松40608人完賽(男22045人,佔54.29%;女18563人,佔45.71%),平均成績4:34:48。

人和:各方合力共創品牌

和波士頓馬拉松賽100多年的歷史相比,40年歷史的芝加哥馬拉松賽歷史似乎不長。不過,在全球範圍內,芝加哥馬拉松的歷史仍然值得驕傲。此外,芝加哥馬拉松的一些親民做法,服務水準,特別是各方人士的合力,尤其值得稱道。以下僅從三個方面探討芝加哥馬拉松獲得的社會各界的支持。

1、父子市長支持

圖說:這位參賽者選手的打扮很特殊。

1977年首次舉辦的芝加哥馬拉松被稱為戴利市長馬拉松(Mayor Daley Marathon),其實就是紀念名聲不錯的戴利市長。戴利(Richard J.Daley)是芝加哥的第38任市長,擔任市長21年。戴利本身是個跑步愛好者,他推動了芝加哥舉辦馬拉松賽事。不過他沒有親眼見到第一屆芝加哥馬拉松的舉行,1976年12月2日他去世。不過他的兒子(Richard M.Daley)從1989-2011年當了22年的第43任芝加哥市,要不是他放棄第7個任期的競選,他還能當得更長。他注重城市的旅遊發展,對芝加哥馬拉松也很支持。市長支持芝加哥馬拉松,其實也就是芝加哥這個城市支持舉辦馬拉松賽的一個真實寫照。

2、賽事總監投入

平科夫斯基(Carey Pinkowski)從1990年一直擔任芝加哥馬拉松的賽事總監,到現在20多年了。1990年的時候,他是美國最年輕的馬拉松賽事總監,現在,他可能是美國最有經驗的馬拉松賽事總監。1994年,他成功地讓芝加哥馬拉松和拉薩爾銀行(LaSalle Bank,該銀行2007年和美國銀行合併)牽手。從此芝加哥馬拉松有了充裕的資金支持,也真正成為世界頂級賽事。

圖說:以2009年為例,芝加哥馬拉松獎金總額45萬美元。

因為贊助收入可以為選手提供獎金,從而吸引頂級選手參加。以2009年為例,芝加哥馬拉松獎金總額45萬美元。前五名有獎金,男女獎金平等,冠軍7萬5千美金,第5名為1萬美元。獎金設置也別出心裁。例如,除了國際精英選手,美國選手也取男女各前5名,冠軍為1萬美元,第5名為3000美元。不過,如果美國男選手跑進2小時20分,女選手跑進2小時40分,即使在美國選手前5名外,也有2500美元的獎金。這其實是芝加哥馬拉松為美國選手設置的「綠色通道」,或者說芝加哥馬拉松胳膊肘朝里拐。這個獎金稱之為發展計劃(American Development Bonus)。此外,芝加哥馬拉松獎金還頒發給輪椅組(前5名)、大師組(前3名)以及伊利諾伊州組選手(前3名)。

3、選手觀眾買賬

芝加哥馬拉松一直受到選手和觀眾的支持,幾組數據就能說明問題。1999年,芝加哥馬拉松賽25145名選手參賽,82萬觀眾現場觀看。2001年,參賽選手第一次突破37500人,現場觀眾達到95萬。2009年,據說有170萬觀眾,2017年的芝加哥馬拉松,觀眾人數直奔200萬去。

圖說:芝加哥馬拉松主打慈善概念,2011年有10192名慈善選手參加,慈善籌資1340萬美元。

2014年開始,芝加哥馬拉松實現抽籤報名制,限額45000人。這其中,慈善選手不少。從2002年實施慈善項目以來,芝加哥馬拉松共募集1.67億美元慈善基金。2011年以來,慈善選手人數一直在1萬人以上。其中2011年有10192名慈善選手參加,慈善籌資1340萬美元。

芝加哥馬拉松還得到志願者的極大支持。在6個半小時的賽事時間及賽前賽後,最近每年差不多有12000名志願者服務選手。

上馬可對標芝馬學習借鑒

芝加哥在上個世紀70年代舉辦馬拉松,到現在已經成了一個體育品牌、城市品牌。其實,芝加哥馬拉松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挑戰。從大的方面說,芝加哥位於銹帶(The Rust Belt)地區,70年代也面臨失業、工業轉型等問題。從小的方面說,1987年因為沒有贊助商,缺乏資金,芝加哥馬拉松並沒有舉辦,因此從1977到2017總共舉辦了40屆而不是41屆。即使在這40屆馬拉松中,芝加哥馬拉松也面臨許多挑戰。

圖說:這些參與助威的普通市民,內心應該有對於馬拉松、對於體育的熱愛。

例如,1998年以來的芝加哥馬拉松共有6例死亡。2007年賽事報名首次突破45000人,其中36867人起跑,不過因為高溫和高濕度,主辦方在賽事進行了3個半小時後,中止了比賽,只有25534人完成了比賽。不過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挑戰面前,芝加哥馬拉松主辦方積極應對,提高賽事服務水準。如2007年高溫之後,2008年開始,賽事組委會增加了相關設施和服務。以2009年為例,全程沿線有20個服務站(救助站),提供水、飲料、醫療服務、廁所設施。其中第13個服務站(17.8英里處,約28.6公里)額外提供能量膠,第15到第18個服務站提供香蕉。全程總共有21個醫療帳篷。觀眾或選手家屬可以通過沿途9家某著名快餐店,通過筆記本查詢選手位置、成績。

圖說:包括上海白領孫小姐在內,有1263名中國選手參加芝加哥馬拉松,人數比去年翻一倍。

中國今年有1263人參加芝加哥馬拉松,人數比2016年的555人多一倍以上。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馬拉松愛好者參加芝加哥馬拉松。芝加哥與上海締結了姐妹城市關係,上海馬拉松從1996年開跑,也有許多經驗可以總結,不過對標芝加哥馬拉松,應該學習芝加哥馬拉松好的做法。

例如,芝加哥馬拉松和我國許多馬拉松由政府托底或出資舉辦不同,只能依靠商業化操作,只能做品牌。1987年芝加哥馬拉松沒有贊助,因此沒有舉行。作為年度性賽事的芝加哥馬拉松在品牌化運營方面,打造自有品牌賽事IP,非常值得上海以及國內其他城市學習。

圖說:輪椅組項目覆蓋了特殊人群,讓更多人享受體育的樂趣。

概略地說,芝加哥馬拉松品牌運營至少包括慈善名額、輪椅組項目、長期合作夥伴、賽事國際推廣、美國選手發展計劃等等。這些,值得我們的馬拉松賽事公司、執行方認真學習、借鑒。

作者簡介:

陳國強,男,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聞傳播學博士。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共健康學院訪問學者(2013-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網 的精彩文章:

感知天下:祭!切·格瓦拉逝世50周年
有軌電車,環保便捷
澳大利亞公布MH370最終搜尋報告,馬交通部長表態:沒有放棄
在天津王慶坨鎮,「中國自行車第一鎮」遭遇共享單車衝擊波
中秋原不是為了祭月,月神更不是嫦娥,月餅本與中秋無關

TAG:解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