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生需要學習西醫課程嗎?
每個一門心思學中醫的人
可能
都會困惑自己的學習之路
不要擔心
其實每個中醫人
都有一樣的困惑
明明叫做中醫藥大學
為什麼課表充滿了西醫課程?
三理一化
必有一掛
病理病生
要死要生
婦科兒科
保小保大
對於中醫學子來說
比背經典更痛苦的
可能是往腦子裡塞第二個系統吧
剛進入臨床的高年級學長學姐
可能更加懵逼
明明叫做中醫院
為什麼天天都在動手術?
明明學的都是望聞問切
為什麼進入科室全是化驗單?
那麼問題就來了....
為什麼我們要在中醫院校學習西醫?
為什麼我們的老師說西醫也要學好?
1
中西醫學知識體系並不矛盾對立
看到這裡
許多同學可能會反對
中醫和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
怎麼學習中醫要藉助西醫呢?
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
解剖學對於經絡腧穴學來說
就是最重要的一門西醫學科
經絡、腧穴的體表定位
就需要紮實的解剖學基礎
單憑同身寸的比量
對於經絡腧穴定位有較大誤差
通過解剖學的學習
我們能通過體表標誌
確定經絡的循行和腧穴的定位
此外
生理病理學
對於我們理解中醫內科疾病的傳變
某些特定癥狀的起因和轉歸
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2
有時中醫診斷需要西醫診斷作為輔助
看到這條
同學們可能更有意見了
中醫有獨立的望聞問切四診
四診合參來辨證論治
為什麼還需要西醫診斷輔助呢?
小編我...再給大家舉個栗子
一位肝炎患者
經過中醫的辨證論治
成功解決了患者的臨床證候
但患者在西醫院檢查轉氨酶仍高
患者本身並無任何不適
此時該如何?
我相信
很多已經上了臨床上的學生和醫生
都會遇到此類問題
患者通常在體檢後拿著化驗單告訴你
無證但是指標異常
要求「調理調理」
若此時中醫醫師由於知識所限
拒絕查看化驗單
並以無癥狀為由拒絕繼續治療
對於患者的健康也是極其不負責的
而對於此類「隱形」疾病
如上文所說潛在轉氨酶升高
若能早發現早治療
中醫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
往往能做好「收尾」工作
打消患者的最後一絲疑慮
技術在進步
診斷手段也越來越豐富
憑什麼中醫利用現代診斷技術
就那麼容易受到非議呢?
腦補以下的場景
中醫不會看化驗單
「什麼大夫,連化驗單都不會看?」
中醫會看化驗單
「什麼大夫,把脈看舌頭就夠了,還看化驗單?」
來來來你跟我說學西醫重不重要
3
與患者交流時需要掌握一定的西醫知識
小編在跟診學習的過程中
經常能遇到一些本身研究西醫的患者
各種追問醫生中醫診病治病的原理
對於沒有經歷長時間熏陶的普通人來說
用中醫知識向患者解釋中醫原理
無異於搭建空中樓閣
舉個栗子
對於針灸治療肌肉疼痛來說
正確的遠端取穴
往往效如桴鼓
但是若是患者追問針灸的治療原理
若是從得氣、經絡傳導角度去解釋
患者往往半信半疑
但是若從「肌肉鏈與扳機點」假說切入
將人體的運動系統作為整體
針灸則起到牽一髮以動全身的作用
患者通常能夠信服
中醫醫生若有西醫知識的儲備
並且熟知最新的中醫研究
能從患者容易理解的角度
解釋中醫治病的真正「原理」
既能獲得患者的理解
又能搏得患者的信任
繼而提高療效
一石三鳥
何樂不為?
4
明確疾病轉歸和患者預後,明確中藥角色
這一條爭議大並且可能被噴
但是小編依然想要說出來
輿論環境給中醫貼了若干標籤
「慢郎中不能看急病」
「肝腎損傷中藥最毒」
如果你真的沒有西醫知識儲備的話
很可能陷入幾種情況
一者因失實報道懷疑自身的專業
二者因不良事件報道而完全抵觸西醫
三者因陷入對中醫的盲目崇拜而走火入魔
上述三種情況無論哪一個
對於一個中醫臨床工作者而言
都不是件好事情
現代醫學在歷史,現在,未來相當的一段時間內
對所有疾病都未必有解決方法
君不見中醫狂熱信徒打著某神派的旗號
認為超大劑量附子對hin多危急重症都有奇效
而治病救人的事情不像娛樂圈
如果治病得到療效真的像求錘得錘那麼簡單
那醫務工作者對合理待遇的追求的確是有點高了
換句話說
當你看到鋪天蓋地的中藥肝損報道時
如果你不了解西醫對於藥物毒理藥理的評價標準
可能真的會覺得中藥只有毒性而一無是處
至於疾病的轉歸預後
古人限於科技水平和對人體的認知水平不足
並非對所有疾病都有明確的轉歸預後記錄和研究
醫務工作者無論中醫西醫
身臨著生命健康與疾病死亡的戰爭
憑著不完全的資料而行醫
難道不是違背了孫思邈的告誡嗎
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
醫學一直在不斷發展
什麼樣的醫生
才會對疾病有守一隅而知四方的自信呢?
簡單點說
一個醫生的醫術
當然要靠自我學習
但是也要考慮醫學發展的進程
識得唔識得啊
總而言之
對於一名真正原意投身醫療的學生來說
不論是中醫知識還是西醫知識
能治病的知識
應該都是好知識
在病人面前
並不存在猶豫的時刻
除了那句詩
還應記住
背靠經典,直面當代,心懷患者
版權聲明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中醫—目睹之八大怪現狀
※中藥飲片現冰火兩重天:增速迅猛 伴隨監管規範難題
※國醫大師張志遠逝世
※中醫教材和中醫經典,到底應該學哪樣?
※中醫教育:「守黑」方能「知白」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