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著連載 l 宋元時期農牧民族的碰撞與交融

名著連載 l 宋元時期農牧民族的碰撞與交融

原標題:名著連載 l 宋元時期農牧民族的碰撞與交融



宋元時期農牧民族的碰撞與交融

遼宋金元時期,中國的民族關係呈現紛繁複雜的錯綜局面,一方面民族衝突異常尖銳,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之間戰爭不斷,另一方面,民族之間的融合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民族關係是影響那個時期整體政局演進的大問題。北宋最主要的外敵是契丹遼朝,但北宋不滅於遼而亡於金。南宋的對手是金,但南宋不亡於金而亡於蒙古。這種歷史線索,從漢族正統王朝的角度看,顯得有些頭緒紛亂,也給人宋朝積貧積弱的感覺。但是,從整個中國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角度看,這個時期正是民族融合在更高層次上取得重大進展的時期。契丹族整體上融合到華北漢人之中,只有達斡爾族還被認為是契丹大賀氏的後裔。女真人的一部分也融合到漢族和蒙古族之中,還有一部分則構成了滿族的祖先。到蒙古人統治整個中國大陸的時候,他們面對的漢人,一大部分是宋朝的胡人。



靖康之恥前一年的地圖,圖片來自Acfun【歷史⑨課】中國歷史地圖の重繪詳細版-16,作者布哈林


一、遼

契丹出自東胡,與鮮卑同源。北魏時開始見於史籍,居住在潢水(今西拉木倫河)以南,黃龍(今遼寧朝陽)以北,分為八部,傳說是契丹始祖所生八子之後。唐初形成部落聯盟,以大賀氏為聯盟長,稱可汗。一種觀點認為,今天生活在黑龍江的達斡爾族就是契丹大賀氏的後裔。唐朝中期,大賀氏聯盟在動亂中瓦解,遙輦氏在重建的聯盟中擔任聯盟長,耶律氏家族擔任軍事首領,稱夷離堇。到9世紀末,契丹的社會經濟有了顯著發展,開始有了農業,並不斷向周圍地區進行擴張和掠奪戰爭。契丹人與外界的聯繫因此迅速擴大。


901年,耶律阿保機為夷離堇,取得了許多軍事上的勝利。907年,阿保機取得可汗之位,成為契丹的最高首領。916年,阿保機正式稱帝(後追尊遼太祖),建元神冊,沒有專定國號,仍以契丹為國名。五代時的後晉、南方的吳越、渤海、高句麗、回鶻、党項、波斯、大食、日本等政權,都先後派使臣來到契丹。契丹佔有中國北方的草原和華北農耕區的北緣,在當時的亞洲國際舞台上具有重要影響。


契丹建國後,在一些漢人的協助下,開始進行典章制度和文化的建設。委派漢人在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修建都城,稱上京。還下令修建孔子廟、佛寺和道觀。又創製文字,制定法律和各種職官制度。


926年,契丹攻滅號稱「海東盛國」的渤海國。阿保機的次子耶律德光(後為遼太宗)利用中原的混亂局勢,幫助石敬瑭滅後唐建立後晉,取得了長城沿線的燕雲十六州。947年,德光滅後晉,在汴梁模仿漢族禮儀接受百宮朝賀,始建國號為遼。契丹在中原立足未穩,很快北撤,德光病卒于歸途。


983年,年幼的遼聖宗即位,皇太后蕭氏主持政務。在蕭太后的主持下,遼擊敗了北宋的北伐,並轉守為攻,迫使北宋簽定澶淵之盟。遼朝進入鼎盛時期。到ll世紀中期以後,遼統治區域內邊境民族的反抗日益頻繁,尤其是東北的女真,開始對遼形成威脅。1114年,女真聯盟長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並於1115年建立金朝。遼天祚帝御駕親征,被金擊敗。1125年,金兵俘天祚帝,遼亡。


遼朝皇帝始終保持著游牧生活的傳統,居處無常,四時遷徙,大部分貴族和高級官僚要隨著皇帝的行營活動。行營是皇帝進行軍事訓練和籠絡歸附民族首領的重要途徑。由於皇帝並不固定居住在某一處,所以真正的首都是皇帝所在的流動的行營。而其所建立的五京,包括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都相當於鎮守地方的首府。



二、西夏


西夏是羌人的一支党項建立的政權。唐末党項首領拓拔思恭因率兵鎮壓黃巢起義,賜封夏國公、定難軍節度使,治夏州(今陝西橫山),並賜姓李氏,成為唐末藩鎮之一。李思恭以後,党項開始了在西北地區的割據統治,五代各朝都進行著名義上的羈縻統治。

在北宋統一的過程中,割據夏州、銀州(治今陝西米脂西北)等陝北州縣的李氏勢力表現出歸附的意向。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太宗親征北漢,定難軍節度使李繼筠派兵支援。七年,節度留後李繼捧到開封朝謁,表示要納土歸附。宋太宗授以彰德軍節度使,並遷其家族於開封。繼捧族弟繼遷反對內附,在繼捧內遷時,率眾逃跑,公開反抗。他乘機與遼結援,接受遼所封夏國王的封號。面對遼夏結成的軍事同盟,宋太宗時期用盡了招降和鎮壓的手段,一直沒有解決。


李繼遷死後,其子李德明繼立。李德明作出了與宋朝和好的姿態。1004年宋遼澶淵之盟以後,真宗乘機封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賜姓趙。這是北宋前期難得的和平局面,與夏的和平關係維持了幾十年。但是,李氏勢力一直依違於宋遼之間,同時接受雙方的封號,迅速發展起來。德明時期,打敗了吐蕃和甘州回鶻,基本控制了河西走廊,又修築興州城(今寧夏銀川),作為統治中心。德明之子元吳繼位後,放棄唐宋王朝賜予的李、趙二姓,恢複本族舊俗,自行創立年號,創製本族文字。升興州為興慶府,廣建宮殿。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十月,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夏從一個割據狀態的地方政權,變成了與宋遼鼎立的國家。



宋、遼、夏是當時中國的三個政治實體,對北宋來說,與遼和夏的關係性質並不相同。在北宋看來,遼儘管是北方勁敵,長期交戰,對宋朝造成切膚之痛,但畢竟還是外部問題。而西夏則是宋朝體制內部的問題,在元吳建國之前,基本屬於羈縻統治的割據性的地方分裂政權,元昊的建國屬於地方政權鬧獨立。北宋朝野一直把西夏看成是心腹之患,對付西夏是宋朝的戰略重點。從仁宗時期開始,宋朝在陝西設立了安撫使,全力對付西夏。

北宋對遼的關係,是在太宗時期幾次征遼失敗後轉入防守苟安的。真宗時期,在守內虛外政策的指導下,不斷向遼示弱。澶淵之盟是在宋朝佔據軍事優勢的情況下籤定的。對宋朝來說,其實是一個不平等條約,是宋朝向遼作出的妥協。盟約規定:宋遼維持舊有疆界,約為兄弟之國,遼主稱宋真宗為兄,宋真宗稱遼主為弟,並稱遼蕭太后為叔母;宋每年給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為「歲幣」;雙方沿邊州縣各守疆界,不得互相侵犯。無論如何,盟約還是維持了長達百年之久的相對和平局面,對宋遼雙方都產生了一些積極意義。總體上說,由於長期的社會發展,與漢族政權交往密切,統治者漢文化程度較高,契丹具有遵守盟約的一定的信用度,這也是宋朝對遼關係認識的一個基礎。


西夏建國後,宋朝認為從內部長大的心腹之患,不能承認其作為並立的國家政權存在。1044年,西夏通過遼給宋朝施加壓力,宋朝被迫議和,這與宋朝對遼的主動議和有很大不同。宋夏議和以後,並未帶來真正的安寧,邊境衝突常起。金滅北宋後,西夏稱臣於金。雙方劃疆而守,進行互市貿易。在金統治中原的時間裡,與西夏基本維持著和平的局面。蒙古崛起後,成吉思汗三征西夏。1227年,立國近200年的西夏,被蒙古滅亡。


三、金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女真是隋唐時期東北靺鞨的後裔,10到11世紀時,主要活動在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受契丹人的統治。12世紀初,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率眾反遼,屢敗遼軍。lll5年,完顏阿骨打在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稱帝,史稱金太祖。


金的建國和反遼行動,直接影響了12世紀初的東亞形勢。北宋開始謀取燕雲地區,並接受了「約金滅遼」的策略。北宋幾次遣使赴金,約金攻遼,雙方約定:滅遼後,金取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宋取燕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其後,金使又來議歲幣,商定滅遼後,宋將每年給遼的歲幣轉給金國,雙方不與遼講和。以上和議,史稱宋金「海上之盟」。



後來,北宋未能如約與金進兵攻遼。1125年,金滅遼。十月,金太宗下詔伐宋。年底,金兵向開封進發之時,徽宗被迫傳位太子,欽宗即位,改明年為靖康。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再次南下,攻佔開封。1127年二月,金下令廢宋徽、欽二帝,北宋滅亡。四月一日,金兵帶著宋徽、欽二帝北歸。徽宗死於1135年,欽宗一直生活在金朝,到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才去世。保留宋欽宗,是金對南宋戰略的重要安排。


1127年5月,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在南京歸德府(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宋高宗,建立南宋。在南宋建立之初,宋高宗執行投降路線,其向金兵搖尾乞憐,醜態畢現。與南宋統治者投降政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方民眾展開了奮勇頑強的抗金鬥爭,給金兵以極大的牽制。1130年秋,金兵攻佔了關隴大部分地區。宋金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戰線穩定在東起淮水西至秦嶺一線。紹興十一年(1141)十一月,宋金達成了「紹興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世世子孫,謹守臣節;確定淮水至秦嶺的大散關一線以北歸金國;南宋每年向金國納歲幣銀25萬兩,絹25萬匹。



1142年以後,金朝基本沒有力量南攻,雙方在和議的格局中,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儘管後來南宋還有過北伐之舉,但基本沒有取得成效,反而多次陷入被動,以增加歲幣而告終。最終金國被蒙古所滅,而後南宋也面臨著蒙古的威脅。


四、元


金統治時期,蒙古高原上生活著許多部落。部落之間的復仇和掠奪戰爭,使得高原上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在諸部戰爭中,蒙古乞顏氏貴族鐵木真的勢力逐漸壯大。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源舉行諸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後元朝追尊為太祖)。大蒙古國從此建立。此前分散游牧、互相爭戰的草原各部,從此逐漸凝聚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共同體一——蒙古族。


大蒙古國建立後,分別與1227和1234年滅亡了西夏與金。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l279年,滅南宋。元朝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政策,全國範圍內的人民被分為四等人:蒙古、色目、漢人、南人。漢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統治區以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雲南地區的漢族人,還包括華北地區已經漢化的契丹、女真人,也被稱為漢人。南人是最後被征服的南宋統治區內的居民,元朝被編為江浙、江西、湖廣三個行省。



圖片來自Acfun【歷史⑨課】中國歷史地圖詳細版version2.0(14)-元,作者布哈林


元朝的統治,對於中國民族關係的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大蒙古國的誕生,形成了漠北草原上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元朝滅亡後,蒙古族並沒有消失,繼續在草原上繁衍生息。中國北方的民族史,最終走出了進人中原的游牧民族無法再次成為草原上主體民族的循環。


摘自朱漢國 劉芃主編《歷史學習精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學科教育 的精彩文章:

優質投稿/推開歷史那扇窗
「半個老師」+「半個學生」=一節好課
100年前的今天 1917.11.7 俄國十月革命爆發
歷史課堂教學視角的選擇與實踐 ——以「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為例
教學研究丨人的主體地位的首次確立——普羅泰戈拉的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 闡釋

TAG:歷史學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