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什麼是「無何有之鄉」?
文化
11-14
白居易有詩《讀莊子》曰:
去國辭家謫異方,中心自怪少憂傷。
為尋莊子知歸處,認得無何是本鄉。
這首詩很通俗易懂,除了「無何是本鄉」這一個稍微難解之外,其他的基本上一讀就通。為什麼「無何是本鄉」難理解一點?因為這裡面包含了一個典故。原句是「無何有之鄉」,出自《莊子·逍遙遊》: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
在另一篇《應帝王》中,同樣出現過:
予方將造物者為人,厭則又乘夫莽眇之鳥,以出六極之外,而游無有之鄉,以處壙埌之野。
出處知道了,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其實只要知道莊子所要宣傳的思想,理解起來就很容易了。比如說《逍遙遊》這一篇,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在莊子的眼裡,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既然是不滯於物,那就是說,只有跳出眼前所有,才能擺脫條件的束縛,進而達到無條件。所以,「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所指的就是非眼前所有的地方。也就是說,「無何有之鄉」指的其實是空無所有的地方。
後來,這一個典故又指虛幻、空想的地方,還指空洞而虛幻的境界或夢境。
※奇妙的對聯:巧用地名,一語雙關
※認識一下,5大詩詞流派與代表性作品
※喝著茶、看會書,只能說,悠哉悠哉
※詩詞里的江南: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詩詞典故:鍾儀楚奏和莊舄越吟,是什麼意思?
TAG:茶館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