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蠟樹的樹皮為治療痢疾的良藥-秦皮

白蠟樹的樹皮為治療痢疾的良藥-秦皮

秦皮 / Qín Pí

上一期:肉桂可解禁令~ | 本草故事 第28天

三國時期,戰亂連連,屍橫遍野,人們流離失所,痛不欲生。隨之而來的還有種種瘟疫疾病。

當時張機名聲未起,只在鄰鄉四里看病救人。正逢荊州疫病流行,民眾鄉親傷亡甚重,不但得病者眾,而且痊癒機率甚低,大量大夫的病死更加重了問題複雜性,不到十年時間,由於瘟疫流行,張機家族二百多人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患傷寒病而死的佔十分之七。這對張機來說不啻為醫術之路的動力,因此,他把重點放在傳染病的研治上。

他發現現在糧食、藥材匱乏,很多平時開的方子根本沒法拿到葯。他的目光自然地放在了附近的動植物上。而附近最多的莫過於楓樹、杉樹、樅樹、白蠟樹了。研究一番,他發現白蠟樹的樹皮苦、澀、寒,歸肝、膽、大腸經,能清熱燥濕,收澀止瀉。「這不就是治療痢疾的良藥嘛!」張機感嘆道。他叫村民一同剝取白蠟樹的樹皮煎水喝,大部分痢疾都好了,他還叫沒染上痢疾的村民也喝一些以防範於未然。

那白蠟樹的樹皮便是秦皮,因其多產於秦地,故名之。

秦皮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以後歷代主要本草均有記載。《中國藥典》收載了4種秦皮,視為正品,來源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乾燥枝皮或干皮。主產於陝西、河北、河南、山西、遼寧、吉林等地,秦皮的主要功效為清熱燥濕、收澀、明目,用於熱痢、泄瀉、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秦皮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鎮痛及抗腫瘤等作用。

秦皮苦燥泄,澀能斂,寒清解,主入大腸,兼入肝、膽,有澀而不斂邪之優點。既清熱解毒止痢,為治熱毒瀉痢之要葯;又清熱燥濕止帶,為治濕熱帶下之佳品;還清肝泄熱明目,為治目赤腫痛所常用。

內服:煎湯,3-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煎洗眼。註:脾胃虛寒者忌服。

附方

1.治熱痢下重者:白頭翁100克,黃柏150克,黃連150克,秦皮150克。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開,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傷寒論》白頭翁湯)

2.治慢性細菌性痢疾:秦皮20克,生地榆、椿皮各15克。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3.治腹瀉:秦皮15克。水煎加糖,分服。(《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4.治赤眼及眼睛上瘡:秦皮50克。以清水一大升於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頭纏綿、點下碧汁,仰卧點所患眼中,仍先從大眥中滿眼著,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飯間,即側卧瀝卻熱汁,每日十度以上著,不過兩日瘥。忌酢、蘿蔔。(《近效方》)

5.治麥粒腫,大便乾燥:秦皮15克,大黃10克。水煎服。孕婦忌服。(《河北中藥手冊》)

6.治婦人赤白帶下,及血崩不止:秦皮150克,丹皮100克,當歸身50克。俱酒洗,炒研為未,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7.治小兒驚癎發熱及變蒸發熱:秦皮、茯苓各5克,甘草2.5克,燈心廿根。水煎服。(《兒科撮要》)

8.治牛皮癬:苦榴皮50~100克。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處,每天或隔二至三天洗一次。藥液溫熱後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三次。洗至痊癒為止。(《全展選編·皮膚病》)

9.治急性肝炎:秦皮9克 茵陳、蒲公英各30克 黃柏9克 大黃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10.治傷寒病熱 毒氣入眼 生赤脈、赤膜、白膚、白翳者及赤痛不得見光 痛毒煩惱者:秦皮、升麻、黃連各50克.用水四升 煮取二升半 冷之 取湯以滴眼中 須臾復用 日五六遍乃佳.忌豬肉、冷水.(《外台》引張文仲秦皮湯)

11.治肝經風熱 目赤睛痛 隱澀難開 經久不瘥:秦皮(去粗皮)、黃柏(去粗皮)、黃連(去須)、甘草(生用)、五倍子各等分.口父咀 每用一大匙 水一中碗 入砂糖一彈子大 同煎至八分 綿濾令凈 乘熱洗至冷 覺口中苦為度 葯冷再暖 再次洗.(《楊氏家藏方》光明散)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1

END

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中醫走遠了別忘了回頭看
從醫格言,說說你一路堅持的中醫信念
到底需要幾隻眼,才能夠看清楚中醫?
複習:八脈交會歌訣,你還能輕鬆記憶嗎?
兩種食物不能少,三個部位不能凍!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