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厲害啦! 我的蘭亭!

厲害啦! 我的蘭亭!

原標題:厲害啦! 我的蘭亭!





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公元353422日,距今已1661年),四十一個朋友在會稽(音快雞)山下的蘭亭聚會。這種聚會是當時的一種叫修禊(音戲)的風俗:農曆三月三,正是春暖花開之日,大家聚在一起到河邊綠地遊玩踏青,沐浴春風,消災解厄,一起祀福一年的幸運美好。

與其它的修禊活動不同,這一次的召集人是會稽內史王羲之,他不僅是地方官員,還是文化領袖。由於他的身份,所以約來的朋友也都是當時社會上的文化名人,大家一起聊天、喝酒、賦詩,被稱為文壇盛事。這次聚會中,大家玩了一個曲水流觴的遊戲。觴是一種兩邊有大耳朵的寬腹酒杯,把它放在當地平緩的溪水中不會下沉,讓它順水漂流,漂到誰的身邊誰就要作詩喝酒,有的寫一首,有的寫了兩首,還有的沒有寫。聚會接近尾聲的時候,大家一算,共創作了37篇詩作,當時就推選召集人王羲之為這本詩集寫個序言。


此時的王羲之已經微醉,略加思忖,用鼠毫筆在蠶繭紙上一揮而就,這就是著名的《蘭亭序》。據說,第二天賓客散去,羲之酒醒,想再抄寫一遍,卻發現寫了近百遍都不如原來的書法好,自己也對這篇書法作品非常滿意,就把它珍藏起來。




中國人開始寫字的時候,聽到的第一個故事,就是王羲之的。




《蘭亭序》的文章也寫得好!抒發中國文人的責任感與生命體悟。值得人們反覆吟詠,有許多經典的詞句。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在某個時間、地點,我們這些人聚在這個地方,進行團隊活動。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我們在這樣的美麗的環境下,喝一杯,詠唱一首詩。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從天地風雲到花草蟲魚,我們快樂的聊著快樂的事。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可惜這樣的社團聚會太短暫了,就像生命一樣的短暫。要珍惜呀!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所以我們要用文字留住今天,也把它留在未來。



這字哪好呢?字歪歪扭扭的,有大有小,更有很多的塗抹痕迹!


天下第一行書,絕不是浪得虛名。好就好在,誰也寫不出這樣的和諧、優美、快樂的字來。據說,王羲之第二天酒醒,想把這篇文章再寫一遍,可是寫了上百遍,就是沒有它好。


我們常常說見字如見人,王羲之是大氣瀟洒的人。整體上看,前兩行莊重中不失靈活,寫的是文章緣起的時間地點人物,隨著描寫場景和展開感嘆,字變得搖曳生姿。每個字的起筆、收筆、字與字間都是相互映照,彼此和諧。




當你成為了書法愛好者,有機會臨寫這篇《蘭亭序》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其中更多精妙的地方。





宰相房玄齡推薦御史蕭翼,說此人能書善畫,定能找到《蘭亭序》。蕭翼一口答應,又向皇帝求了幾副王羲之真跡帶著,扮作落魄書生,來到了浙江永欣寺。每日來寺里欣賞壁上的繪畫和題詩,慢慢引起了辯才的注意,言談一番後,兩人成了朋友。

一天,二人聊起王羲之的字。蕭翼說自己也是粉絲,對王羲之的字說得頭頭是道。第二天更是拿出自己珍藏的書法字貼和辯才欣賞,更說這些是頂級珍品,引來了辯才抬杠:這些字不是珍品,我見過《蘭亭序》……蕭翼立即說,不可能,蘭亭序早就燒了,見過的一定是假的。這一下辨才中了圈套,取出藏在房樑上的蘭亭序,蕭翼看後心服口服,說這個真的是真品。每日和辯才談論和臨摹,讓辯才失去戒心。等到辯才不在的一天,蕭翼偷了蘭亭序就跑。


唐太宗終於得到了朝思暮想的蘭亭序,每日欣賞。更加讓大臣們臨摹。


說起「臨摹」,「臨」和「摹」是不一樣的。「臨」是熟看後,在紙上仿照著重新寫出來。而「摹」寫,則是用紙蒙在原作上,鉤描下來後,填墨仿製。


故宮藏的馮承素是摹本,褚遂良和虞世南的是臨本。




皇帝把這些臨本、摹本頒賜給王子和大臣們,真本自然是自己天天欣賞。據說,皇帝臨死前,對王子李治說,朕臨死前有一事相求,你一定要答應:我要把蘭亭帶走。所以世人認為蘭亭真跡藏在李世民的陵墓里。


後人傳說,《蘭亭序》被盜墓賊從陵墓里盜出,遺落民間,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會有人聲稱找到了真《蘭亭》。不過,可信度真的為零!



雖然真本消失在歷史中,但今天的我們能欣賞到的《蘭亭序》書法,卻也是蔚為奇觀。

最珍貴的首推馮承素、褚遂良、虞世南的三個臨摹本。現在分藏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馮承素的摹寫本,連墨色濃淡、筆畫中的折斷、毛刺、枯墨、層次都逼真再現。虞世南、褚遂良也是當是的大書法家,後人認為三人都認真研讀了真跡,所以他們臨的最接近真本。


除了臨寫傳抄,後人保留下來的最常見的方法是刻碑。這些碑刻雖然大多被毀,但是從碑上墨拓下來的拓本卻留下了不少,它們也是後人了解蘭亭、學習蘭亭的主要手段。











蘭亭的故事這麼傳奇,當然成為後來人的繪畫題材。留下很多佳作。







說到關於蘭亭的寶貝,不能不提開頭的那位乾隆皇帝了。他太愛蘭亭了,不僅反覆臨寫。他還特別喜歡古人的社團聚會「曲水流觴」。在故宮的花園裡就弄了這麼一個流觴亭,叫上幾個文臣,大家玩一玩。(現在的恭王府花園裡也有一個後人仿製的),他還在圓明園裡建了一個「坐石臨流」的院落,不僅有曲水,還建了一個蘭亭。他親自設計了亭子里的石柱,把它收集的蘭亭的字畫,再加自己臨寫最滿意的作品,都刻寫在柱子上。現在故宮裡藏的《蘭亭序》,都按照八柱的順序重新編了號,可見乾隆皇帝下了力氣啦!


乾隆還把他的房間擺設日用,都設計上了蘭亭的圖案,真的超級粉呀!




乾隆不是第一個這麼愛蘭亭的皇帝,讓我們欣賞明代嘉靖皇帝用的一個蘭亭故事漆盤,讓我們的蘭亭故事圓滿吧!


厲害了!我的蘭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衚衕里的教育史 的精彩文章:

愛是守望與期待 ——《故宮》系列課程隨想之二
愛是陪伴與傳承 ——《故宮》系列課程隨想之一
白魁吊賣燒羊肉

TAG:小衚衕里的教育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