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辨別內傷和外感,是臨床必備的技能,如果不能判斷內傷、外感,很容易就將疾病治成重症。很多人可能沒有什麼體會,但是舉一個例子,大家可能就明白了。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脾胃論

比如最近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右脈大於左脈的情況,所以感冒在此時就不能完全按照外感來治療,按照外感治療很多時候就無效。這也是這段時間的感冒,用現在流行的感冒風寒顆粒治療無效的一個原因。而在此基礎之上,如果能夠加上一兩紅參甚至黃芪白朮之類的,就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療效,這就是李東垣所謂的內傷與外商的區別。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左右脈不一樣


如何從脈象、寒熱辨別內外傷?

內外傷的辨別有很多種方法,其中最為簡單明了的就是脈法,因為對於中醫來說,脈法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反應體內氣機的最簡便的方式。

脈分左右手,左右手的脈分別對應不同的區塊,這些區塊的不同其實跟人體的氣機是明確相關的。自古以來,就有以左右手脈象的差別辨別內傷外感的傳統,所以「以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種辨別方法其實在內經已經有所體現,但是沒有具體化。李東垣在此基礎上,更加詳細的將脈象分成三種。

如果內傷是因為勞累過度,則會出現脾脈的大而數。「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脾脈大而數,謂獨大於五脈,數中顯緩時一代也」,中間會稍微一下停頓,這種情況一般都說明脾受困,虛性亢奮。人會非常想吃東西,但是脾陰不足,吃進去的東西很難消化,此時如果大量攝入難以消化的東西,就會出現脾胃有積。

如果僅僅是因為吃東西沒有節度,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沒有規劃就會出現右關脈弱而無力,期間跳動也會偶爾停頓一下。

還有一種內傷則是脾胃虛弱導致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這些都是從脈象上可以觀測到的內傷疾病的特點。


另外,辨別內傷外感還可以從發熱惡寒的情況加以辨別。一般來說,外感疾病比如感冒之類的,必定有惡寒、怕風與發熱同時存在。但是,內傷疾病很多時候也會有發熱惡寒,但是發熱與惡寒是間隔開來的。一會發燒,一會怕冷,發燒的時候是燥熱,怕冷的時候不發燒。

不管如何,內傷疾病因為傷及了脾胃,傷及了內在的元氣,所以治療的時候會相對難纏,張仲景其實也提出了治療方法,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小柴胡湯。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其實也可以看成是小柴胡湯的一個替代版,或者直接可以看成是柴胡桂枝幹薑湯。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柴胡桂枝幹薑湯


辨別內外傷的意義是什麼?

內傷外感病的辨別主要意義在於臨床,很多經過現代醫學治療的疾病,如果經歷比較久,外感疾病已經演變成了內傷疾病,就會很難治癒,甚至被認為是無法治癒。

前段時間,有一個朋友得了所謂的川崎病,因為這種疾病病因無法確認,而且長時間高燒、出疹子,肢節疼痛,以為無望救治了。經過別人介紹,我進行了問診,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他的發燒是燥熱與怕冷是間隔著來,而且比較虛,這種情況按照外感來治療肯定無效。現代西醫的治療方案就是抗生素、激素,治療也沒有一點療效。事後,給她開了小柴胡湯加減,其中以紅參為重點,吃下去三天就退燒了,基本恢復。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高燒與怕冷會交互出現


對於現代所謂的「不明原因」的疾病,很多時候只需要按照李東垣的內傷來辯證治療,都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也許這就是李東垣內外傷辯惑的一個現代的重要意義。

重讀《脾胃論》之如何判斷內傷與外感?

更多內容,歡迎品讀學中醫系列叢書

從零開始學原汁原味中醫,歡迎品讀慶余閣出品《學中醫,用中醫》,具體內容歡迎點擊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閣 的精彩文章:

重讀《脾胃論》之李東垣為什麼寫《脾胃論》!
暖冬來襲,重複2014年的暖冬!登革熱,埃博拉捲土重來或可能?!
咳嗽分幾種?如何辨證論治?!
癌症是怎麼來的?你要知道了,才能預防!
咳嗽老不好,吃什麼葯都沒效,中醫有好方法?!

TAG:慶余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