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不是詩詞不適應時代,只是肯下苦工的人少了而已

不是詩詞不適應時代,只是肯下苦工的人少了而已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看過,或者聽過這樣的爭論——詩詞是否已經不適應當代,是否已經變得越來越小眾。

雖然種種現實表明,這樣的問題其實並不具備成立的基礎。最簡單的,不妨去看看國家領導人的發言,古詩詞是不是經常被引用;又或者去數一數,有多少的影視劇沒有引用到古詩詞。

但是,這些爭論並非毫無意義,至少可以從當中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被引用的幾乎都是「古詩詞」或者近代詩詞,當代的詩詞幾乎無人問津?再引申開來,為什麼近代以前,大詩人、大詞人燦若繁星,而只是僅僅過了數十年,有影響力的詩人、詞人卻變得這麼少了?

有人將原因歸結於時代變了,當代已經失去了產生頂尖詩詞的土壤,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絕不是根本原因。回顧歷朝歷代,詩詞的高峰期,無論是亂世,還是盛世,都曾出現過,即便是在清朝如此不利的環境,依然有納蘭性德這樣的大詞人,可見「詩詞」這種文化的生命力有多強,強到時代如何變化,依然可以頑強地延續下去。雖然在創新進步上可能會停滯,但從未消失。

也有人將原因歸結於教育制度,認為多學科分散了注意力和時間,基礎沒打好。其實這樣認為,完全是沒道理的,往回看看,哪種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只是旁聽或者偷聽,最後青史留名的人是不是有不少?更況且,要是真的想在詩詞上有所造詣,哪怕以前沒打好基礎,現在依然可以從頭開始。

也就是說,所謂的詩詞適應不了時代、基礎沒打好等等原因,其實只是沒有人肯下苦工而已。

都知道「十年寒窗」,在我們看來,通常都認為這是科舉制度弊端的體現,卻很少想過,這其實也說明了,不管是詩詞還是其他,不花費心血去鑽研,天才也不過爾爾。

可惜的是,喜歡詩詞的人很多,感嘆詩詞今不如昔的人更多,但在喜歡和感嘆之餘,想到要去在詩詞上下苦工的人卻很少,想到又真正實踐的更是少之又少——畢竟喜歡詩詞只是興趣的一種;畢竟感嘆只是一時之興起;畢竟想著如何將當下的生活,過得好一點才是重要的。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下苦工不一定能有所成就,但生活還是要繼續。

不過,希望在明天,既然詩詞在社會當中還被廣泛地需要,它就不可能一直消沉。隨著現在社會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願意下苦工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館閑聊 的精彩文章:

詩詞典故:什麼是「無何有之鄉」?
奇妙的對聯:巧用地名,一語雙關
認識一下,5大詩詞流派與代表性作品
喝著茶、看會書,只能說,悠哉悠哉
詩詞里的江南: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TAG:茶館閑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