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病」預警|「老寒腿」們到底該少動還是多動?
一場秋雨一場寒,廣州終於告別了「夏天」,迎來了降溫。據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最低氣溫將降至14℃-16℃。醫生提醒,依據以往經驗,咳嗽、發熱、哮喘、「老寒腿」等「寒病」患者,將持續增多。
「寒病」並非只偏愛體弱多病的老病號和幼兒,年輕力壯的青壯年也屢有中招。面對即將到來的下一輪降溫,市民宜做好保暖禦寒,老人可多喝熱水,適度減少戶外運動強度,選對運動方式。忙於年底加班的年輕人則要注意保證充分休息,感覺不適時千萬別硬撐。
典型案例
蹲下腿發軟 「老寒腿」發威
寒濕天氣一來,58歲的蘇姨頓時覺得全身關節不對勁,膝關節尤其明顯,酸疼、腫脹,即老廣州俗稱的「膝頭大過髀」。她每天都會堅持爬白雲山,如今被迫暫停,因為爬台階時小腿發軟,蹲下再起身時十分費勁。
「五十歲以上的市民,約有50%會出現慢性下肢疼痛,以膝關節最為明顯,疼痛程度則不同。有的人半蹲時腿疼,走幾步,膝關節突然被卡住了,嚴重者連上下樓梯都犯難。」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骨科蘇汝堃主任醫師指出,這些癥狀都是俗稱的「老寒腿」,西醫則將其歸為骨性關節炎的範疇,是一種退行性病變。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會出現膝蓋關節腔腫脹、大腿肌肉萎縮。許多骨性關節炎的患者還有骨質增生,也就是俗稱的「長骨刺」。到了嚴重的時候,患者還會因膝關節畸形變成O形腿、X形腿。
「勞累、受寒是這種病的主要誘發因素,」蘇汝堃指出,關節有慢性勞損,腰腿曾受過創傷,或者有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肥胖老人,患有風濕、類風濕以及強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炎症,父母尤其是母親有骨性關節炎的人,中年以後更容易發病。
醫生提醒
降溫時宜保暖多喝熱水
寒風冷雨天,老人吃不消。這兩天,已經有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的老病號感覺到辛苦。還有加班工作的年輕人淋雨後不注意休息,繼而發高燒,有濃痰,胸痛、胸悶,發展為肺炎。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陳正賢表示,受天氣影響,患有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糖尿病、哮喘、慢阻肺等病史的老人可能舊病複發,尤其是早晨,很多有呼吸系統舊疾的老人會出現咳嗽癥狀。莫曉能指出,有基礎疾病的老人本身免疫力下降,遇到天氣驟冷,氣道收縮,局部循環出現障礙,黏膜受損,因而咳嗽不停。過敏體質的人因氣道受冷空氣刺激,也會出現喘息。
「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出現咳嗽伴發熱癥狀後,應馬上休息。尤其是凍感冒後,睡覺可以避免癥狀轉重。」莫曉能提醒,年輕人要注意按時作息,保證充分睡眠時間,避免過勞。
有慢阻肺、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等疾病的老人,除了按時服藥、複診,在生活護理上,首先要注意保暖禦寒,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物,要護住頸部和胸口,出門宜戴紗巾、圍巾平時可多喝溫熱開水。下雨天盡量少外出,以免淋雨著涼。
降溫後,老人不宜長時間待在家裡,適度鍛煉有講究。首先是量力而行,運動量不宜太大,鍛煉時間別太長。降溫時最好取消戶外鍛煉或者推遲到中午氣溫相對較高時再外出,在戶外停留的時間可以適度縮短。在家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降溫時可以一天通風兩次。
一疼就貼膏藥難阻病情加重
蘇汝堃指出,如果一到降溫時,膝關節就疼痛,應到醫院檢查是否屬於骨性關節炎。
通常可進行半蹲試驗、股四頭肌抗阻試驗、浮髕試驗,如果檢查結果均呈陽性,再結合X光片,必要時結合核磁共振和關節鏡檢查,儘早確診,並根據分期情況進行對症治療。
有些老病號習慣一疼就貼膏藥,卻不能阻止病情加重。蘇汝堃指出,由於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與人體衰老有關,藥物和手術只能緩解疼痛和延緩疾病進展,卻不能根治。
早期患者主要以保守治療為主,例如物理治療,通過改善局部血液運行狀況,營養軟骨,促進炎症滲出液吸收,減少疼痛。疼痛發作時,吃單純的鎮痛藥效果並不好。「可以吃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酸,它們都有退熱、消炎、抗風濕的作用。」蘇汝堃說,如果胃腸道有潰瘍,則建議改用美洛昔康片、塞來昔布膠囊,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中期患者可以考慮採用關節鏡治療,如有骨刺,可考慮關節清理術。但必須提醒的是,關節清理術效果未必盡如人意。晚期患者則考慮採取膝關節置換,這一手術比較成熟。
預防之道
戴護膝常游泳別下蹲轉膝蓋
預防「老寒腿」頻繁發作,要從保暖做起。現在有不少時尚阿姨學年輕女孩,上身著冬裙,下身穿薄打底褲,腳踩靴子,這樣雖美,卻會增加骨性關節炎發作的機會。蘇汝堃建議,冬天下身別穿太清涼,降溫時要戴護膝進行局部保暖。
得了「老寒腿」,該少動還是該多動?有些人認為,既然關節卡住,就該多運動,讓膝蓋靈活點。公園裡常見老人下蹲轉膝蓋,其實這一動作十分危險,會加劇對膝關節的磨損。「我們提倡運動,但要選對方式。」蘇汝堃指出,爬山、長跑會進一步磨損膝關節,不宜採用,適合「老寒腿」人群的運動有游泳、慢跑,特別是胖人應該多游泳,可減少負重運動對雙腿和關節造成的壓力。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骨科蘇汝堃主任醫師、呼吸內科主任陳正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簡文楊
圖@視覺中國
編輯/吳婉虹
※早晚動動舌頭100歲都不痴呆?神經內科專家教你五招防痴呆
※不到四十歲,卻受Ta折磨?醫生告訴你如何「重振雄風」
※天涼泡腳能調理這些病|怎麼泡才好?十款浴足良方收好不謝
※求子心切總難如願?專家說要「抱娃」應該這樣做
※史上最全吃火鍋健康指南|害怕貼膘和上火?教你如何愉快吃火鍋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