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4億收購東芝電視,海信國際化彎道超車還是玩火

24億收購東芝電視,海信國際化彎道超車還是玩火

深陷財務困境的東芝今日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海信集團,這表示東芝業務重組的計劃又往前推進了一步,亦意味著東芝擺脫了一項虧損業務,而同樣處於虧損狀態的PC業務會否是其下一個要放棄的業務呢?

11月14日,日本電子業巨頭東芝發布出售電視業務公告,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簡稱TVS)95%的股權正式轉讓給海信集團,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約7.5億人民幣),預計於2018年2月底後完成全部轉讓手續。之後東芝電視的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業務都將歸於海信,後者還會擁有東芝電視在全球範圍內40年的品牌授權。

東芝表示,對於映像業務難以再單獨投入更多資源,也難以維持其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根據中期規劃,東芝將社會基礎建設、能源、電子元器件、ICT解決方案作為重點業務領域,並為此集中投入經營資源。今後TVS生產銷售的家用電視等影像設備,仍將使用東芝品牌。

顯然,出售電視業務是東芝急迫改善當前財務狀況的舉措之一。

早在今年4月,有傳東芝將加快出售非核心業務,其中包括此前已剝離一部分的電視業務,潛在的收購方包括土耳其Vestel公司及海信集團。

電視業務曾一度是東芝的主打產品,東芝也是日本第一家推出彩色電視的企業。但由於子公司西屋電氣的破產,讓東芝不得不再次面臨重組。為扭轉虧損,東芝相繼出售電視、白色家電、醫療設備等業務。

A 股上市公司海信電器(代碼:600060)收購的日本東芝旗下TVS 95%的股權被視為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筆。但消息公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海信電器高開低走,小幅高開後沖高,隨後股價震蕩下挫,午後小幅回升後再次回落,收盤下浮上漲0.45%,最終報 15.63 元。

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這筆作價 7.98 億元人民幣的買賣看似划算,但實際上海信電器收購的東芝電視資產完全就是個「財務包袱」,不僅其賬面凈負債達到了將近9億元人民幣,而且每年還得再虧損好幾個億!原本海信電器凈利已經連續三個月大跌,一旦併購將很可能成為海信電器的累贅。

7.98 億元人民幣借道東芝國際化

根據海信電器的公告,此番作價 7.98 億元人民幣收購,是東芝所持有的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 95% 股權,該公司負責開發和生產「REGZA」品牌電視機,東芝保留 5% 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TVS 公司將成為海信電器的控股子公司,並將獲得東芝電視 40 年全球品牌授權。

消息一出,日本網友表示不樂意,稱價格比足球隊員轉會費還低。但根據財務數據顯示,海信電器收購的 TVS 實際上是一家資不抵債的公司。

(TVS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 單位:億元人民幣)

截至今年6月30日,TVS總資產為7.37億元人民幣,總負債卻高達16.27億元人民幣,凈負債額度達到了8.90億元人民幣。此外,除了資不抵債外,TVS 每年還在巨額虧損。

2016年,TVS全年實現總營收27.02億元人民幣,凈虧損5.68億元人民幣;今年上半年TVS實現營業收入11.95億元人民幣,僅僅半年就凈虧損2.47億元人民幣。

這筆交易直接成本為人民幣 7.98 億人民幣,但因為海信電器同時需代償TVS16.3億人民幣負債,因此收購總成本約為24.3億人民幣。

根據公告,這筆交易是利用公司自有資金來完成,而根據海信電器 Q3 財報顯示,其賬面流動貨幣資金超 20 億人民幣,資產負債率為 40.8%,雖然不對公司資金造成壓力,但由於海信電器凈利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大跌,因此收購後的並表或給海信業績帶來巨大拖累。

「垃圾」資產恐成海信業績巨大累贅

10 月 24 日,海信電器發布三季報。財報顯示,公司 Q3 凈利潤2.04億元,同比減少48.96%。而二季度海信電器凈利潤1.27億元,同比下跌39.2%;一季度凈利潤2.69億元,同比下跌49.4%。也就是說,海信電器凈利已經連續三季度下跌。

(海信電器凈利潤情況 藍鯨TMT製圖)

另一邊是資不抵債的 TVS,一旦交易完成交割,雙方並表,7.98 億人民幣的現金再加上 TVS 8.9 億的負債,海信電器的資產負債表將蒸發掉近17億元人民幣的凈資產,這對凈利本已連續下滑的海信電器業績來說是個巨大拖累。

分析人士告訴藍記者:「假設這個交易上半年就完成了,那麼扣除掉TVS的2.46億元虧損,雙方並表後海信電器最終的凈利潤會由3.96億元大幅縮水到只有1.5億元。而這還只是簡單的靜態對比。實際上,海信電器的業績正在大幅縮水中,其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相比去年同期已經驟降了五成;而與此同時,陷入資不抵債業績泥潭的TVS,其虧損很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這也意味著,一旦這起交易完成,雙方並表,最終很可能的結果就是,受TVS的財務包袱嚴重拖累,海信電器將很快由整體盈利陷入到整體虧損的泥潭!」

10月25日、8月21日廣發證券兩次發布研報給予海信電器謹慎增持/推薦的建議,理由是成本壓力大導致利潤下滑。8月份國聯證券、招商證券也表示謹慎推薦。

借道東芝國際化到底有沒有風險?

在過去數年中,海信持續在海外市場營銷進行投入,贊助澳網、歐洲杯、奧運會以及2018年世界盃等一系列重大體育賽事。國內家電市場的飽和以及近一年海信電器凈利的下滑,這筆海外收購可以說是海信電器國際化又一重要舉措。

天風家電蔡文娟團隊認為,從2013年之前經營情況看,東芝黑電業務在東南亞地區仍有比較好的消費者基礎和品牌號召力,中國企業憑藉自己的生產成本優勢及整體經營效率提升優勢對於資產經營改善的空間很大。

另外,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 記者表示,雖然目前來說 TVS 確實是巨虧,東芝也在不斷變賣「家產」,但此次收購如果帶來全球份額提升,這個比短期盈利更加重要。而且東芝虧損和它的貼牌生產模式有關係,海信可以自己生產電視,東芝品牌拿過來是可以大幅改進效率。換言之,成本沒什麼增加的情況下卻能帶來巨大的品牌溢價。

然而,40 年的品牌使用權,到底能夠給海信電器帶來多大的市場份額?這一點,海信電器在收購夏普的時候吃過一次虧。

2015 年,海信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了夏普位於墨西哥工廠的全部股權及資產,同時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巴西除外)。但是沒過多久,郭台銘領導的富士康便在2016年獲得了夏普的實際控制權,耗資3888億日元(約合35.2億美元)。富士康希望擴大夏普的電視業務, 因而希望通過法律手段從海信手中奪回其北美地區的品牌使用權, 認為在海信管理下生產的電視產品質量不好,被消費者認定為廉價品,希望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商標。

另一方面,東芝自己本身盈利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也在下滑。截至今年三月底,東芝整體凈負債已經高達2757億日元,2016財年東芝的凈虧損更是高達9657億日元。2015 年東芝爆出會計造假醜聞後一直通過出售業務來粉飾報表。2016 年 3 月,東芝向美的集團出售白色家電業務;醫療器械也被賣給了佳能。更有甚者,在2016 年底美國核電業務子公司巨虧後東芝還開始了對外出售主要盈利來源的半導體存儲器業務的交涉。

(東芝截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的主要財務數據 單位:億日元)

「東芝母公司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個40年的東芝電視品牌全球授權還有多大實際意義?海信這就是在玩火。」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下一個會是電腦業務嗎?

除了電視業務,東芝旗下目前有可能面臨相似結果的還有電腦業務。

目前,東芝筆記本在中國主要是代理商的銷售方式,並且已經看不到消費級產品的出售。京東上有東芝筆記本專賣店還會向消費者發出「東芝筆記本廠家已經停止了消費類產品的生產,只生產商用機超級本」的提示。

東芝方面表示,從2014財年開始,為了加速集團整體業務向B2B領域的集中,在全球部分地區退出了電腦的B2C領域的銷售。從2015財年開始,電腦業務整體以B2B領域為核心,而在日本和北美地區,仍然繼續銷售B2C的電腦產品。

但業務方向的調整並未讓東芝的電腦業務業績有好轉的跡象。東芝於上周發布了截至9月份的最新財報,財報顯示,東芝PC業務今年上半年凈銷售額比去年下降16%,仍處於虧損狀態。東芝表示,由於海外B2C業務全面退出,歐洲和北美B2B市場銷售疲軟,導致銷售下滑。除了銷售量下降之外,零部件成本(如SSD)的上漲亦導致收入惡化。

對於現在負債纍纍的東芝而言,電視、電腦業務都不再是核心業務,逐步退出市場也是大勢所趨。不過在劉步塵看來,東芝退出市場,只意味著東芝退出了製造、銷售等環節,品牌經營委託給第三方,還不能稱之為完全退出,完全退出就意味著看不到這個品牌的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中資本市場 的精彩文章:

日媒:推廣日本文化還是浪費稅金?官辦「酷日本」戰略或要落空
日本公共教育投入過少 教育開支成為嚴重家庭負擔
愛普生宣布計划進入工業3D列印市場
日本動畫年度報告:年產值2萬億日元,中國成最大買家
【日股動態】日經225指數日股續創21年新高

TAG:日中資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