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首發】第五屆法門寺茶文化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茶與絲綢之路高峰論壇學術總結

【首發】第五屆法門寺茶文化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茶與絲綢之路高峰論壇學術總結

原標題:【首發】第五屆法門寺茶文化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茶與絲綢之路高峰論壇學術總結


第五屆法門寺茶文化學術研討會


暨第四屆茶與絲綢之路高峰論壇學術總結


(發言稿)


施由明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朋友,在這丹桂飄香時節,我們相聚在古都西安,共同探討中國茶文化的學術問題及當代中國茶業發展的對策,我們順利地完成了本次研討會暨論壇,很榮幸受主辦方的指派,由我來對本次第五屆法門寺茶文化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茶與絲綢之路高峰論壇作學術總結。


本次研討會暨論壇共收到專題學術論文50多篇,到會學者和各界人士共計100多人,多位領導和嘉賓到會致辭,4位學者作了大會主題演講,40多位學者作了分組發言。


主辦方為本次研討會暨論壇設定的主題是「絲路佛光 中華茶韻」,圍繞著研討會暨論壇主題,學者們作了下列演講和發言。



法門寺博館副館長任新來主持開幕式和閉幕式



法門寺博館館長姜捷致閉幕辭



《農業考古》主編施由明研究員在閉幕式上作研討會學術總結


一、唐宋茶文化的理論探討

西安是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在秦漢、在隋唐,西安曾有過歷史的輝煌,在中華民族史上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所以,到了西安,唐代的茶文化自然而然就是核心的話題,而人們往往唐宋相連而論,唐宋茶文化雖各具特色,但一脈相承,唐宋茶文化相聯而論也是自然而然的。


1 法門寺博物館館長姜捷研究員作了《唐長安與茶文化》的大會主題演講,姜捷先生梳理了唐代的宮廷飲茶愛好、貢茶制度、南茶北運、茶政體系、唐長安的寺院茶文化、茶詩爆髮式的空前繁榮、唐長安出土的茶具、煎點沖泡的茶藝等,指出:中華茶文化之真正興盛,有賴於唐人,有賴於唐長安大都會。以貢茶為中心,唐代重大茶事活動匯聚到了國都長安,使唐長安成為中國茶文化的肇始之地、興盛之地。


2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沈冬梅研究員作了《唐代貢茶研究》的大會主題演講。沈冬梅博士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資料對貢入唐都長安的貢茶狀況、貢茶的歷史演變、唐代貢茶的歷史影響及常州和湖州的貢茶作了細緻的分析,指出:唐代貢茶的州府多且數量大,唐代官焙茶園貢茶制度,為與名茶相關的茶文化現象的出現與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契機。


3 江西省社科院余悅研究員在小組發言中分析了茶道思想在唐興起的歷程及茶道思想在日本的傳播和接受。


4 本人在小組發言中從唐宋茶文化分析了唐宋中國國民性的不同,指出:作為文化精英的文人們雖然在中晚唐時代變得平淡和世俗了,沒有了豪邁和浪漫,但是,透過一些茶詩和茶文化事項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空靈」的內在特質,即富有超凡脫俗的靈氣的國民性格,這是從盛唐時代的豪邁、大氣到中唐晚時代變得平靜之後的一種國民特質,在一些國民的骨子裡仍然有著這種超世俗的情趣和精神境界,這也正是中晚唐時代的中國文化還沒有完全世俗化和功利化的表現所在。而宋代的茶文化反映的也是宋代人們內斂的特質。


5 浙江大學黃志根教授在小組發言中分析了中唐茶詩的興盛的狀況及成因。


6 洛陽博物院商春芳副研究員在小組發言中從出土文物分析了唐代洛陽地區各階層的飲茶風習,指出:洛陽地區唐墓中出土的茶器具,反映了唐中後期茶成為了人民生活消費的必需品。


7 陝西師大歷史文化學院胡耀飛先生對唐代茶葉的品級和等級的劃分進行了分析,指出:品級、等級的出現,更體現出茶貢的特殊性。


8 江西省社科院堯水根研究員對敦煌文書《茶酒論》的價值作了分析。


二、法門寺地宮出土茶具的專題研究

本次研討會舉辦的一個重要起因是緣於紀念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30周年,所以,法門寺地宮出土茶具的研究是本次研討會暨論壇的重要專題,在小組發言中,下列學者報告了研究成果:


1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姚國坤先生從茶瓷器的流變論述了法門寺地宮出土秘色瓷的意義,指出;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有物有賬,在我國重大考古中意義重大,法門寺出土的秘色瓷器不但有青綠色,也有青黃色,使秘色瓷內涵得到延伸。


2 法門寺博物館王競香主任通過梳理古代茶托產生和發展演變的歷史,探討了法門寺地宮出土淡黃色琉璃茶托的器型及其相關的茶文化底蘊,指出:以透明的琉璃材質作為茶碗,能給人以色澤鮮艷、光彩照人之感,可以說超越了唐代以前使用不透明茶具的經驗,茶人能夠透過杯壁感受杯中的光影變化,欣賞茶的色、香、味,使茶藝更高雅精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3 法門寺博物館張高舉先生認為法門寺地宮出土唐皇室金銀茶具是研究唐代茶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通過對其美觀典雅的造型藝術、絢麗多彩的裝飾圖案及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等方面的考察,認為法門寺地宮出土唐皇室金銀茶具有華貴富麗、莊重典雅的審美特徵,突出了強烈的時代特色、藝術風格和合理的使用功能。


4 法門寺博物館陳錦航先生通過對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衣物賬》的研究認為,這個《衣物賬》出現了三類社會關係,即人與神之間的「供養」關係,君與臣之間的「恩賜」關係,皇親與大臣對佛表示恭敬與支持的「施」的關係,其中以君臣之間的「恩賜」關係為主,不同的社會關係反映了唐朝的佛政關係。


5 法門寺博物館助理館員張正雄先生通過以法門寺出土文物為研究對象,對唐代的宮廷茶文化和寺院茶文化進行了比較研究。



法門寺


三、茶與宗教的專題研究


唐代的西安是中國佛教的興盛之地,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是皇室敬奉佛的物品,所以,在西安研討中國茶文化,不能不研討茶與宗教的問題。在分組發言中,下列學者報告了研究成果。

1 法門寺博物館李新玲書記梳理了晚唐至宋代禪茶思想的演變歷程和思想概要,指出:在禪宗五家七宗的興衰演變過程中,吃茶連同茶藝、茶具甚至茶的生產勞動,如同日常用飯一樣,進而成為禪門大德們應機示道、接引學人、考問印證、實修助道的一種方式。因為茶成為僧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須品,茶禮成為了佛門禮儀的組成部分。


2 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陳金鳳教授論述了唐代世俗茶風對寺院禪茶的影響,指出:唐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唐代茶業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茶風也漸趨濃郁,在相當程度上刺激了寺院禪茶之風的興起並持續興盛。由此寺院禪茶與世俗社會茶風形成了相互激揚、相互促進的特別關係。


3 法門寺李發良主任通對唐代善會禪師所傳的「夾山境」入手,從源頭上分析夾山寺、宋代圓悟克勤禪師的《碧岩錄》有關茶的史料與日本茶道「茶禪一味」說的界限,指出:無論在夾山寺,還是》,怎麼都找不到「茶禪一味」的影子。「茶禪一味」,可能就是一舶來品。


4 浙江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孔令宏教授以陸羽、皎然、盧仝等人為例,闡述了道家、道教對唐代詠茶詩產生的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指出:唐代文人士大夫對道教趨之若鶩,信仰道教成為時尚,這必然在茶文化中體現出來。唐代文人士大夫視飲茶為昭示高雅、寄託心情、表現自我的藝術活動,不斷地把茶事文雅化,形成了「品」茶藝術,即茶道。


5 景德鎮陶瓷大學的蔡定益博士梳理了明代茶書與佛教的關係,認為明代茶書反映佛僧嗜茶並精於茶藝的內容很多,其原因在於唐代開始茶在僧人生活中佔據了極重要的地位,從而明代茶書中有關「禪茶一味」的內容很多,這是有深刻歷史淵源,僧人藉助茶禪修,領悟禪的境界在茶書中的反映。


四、茶藝與茶具專題研究


茶藝與茶具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內容,研究中國茶文化肯定少不了對茶藝和茶具的專題研究。在分組發言中,下列作者作了相關的報告。


1 雲南茶馬古道研究會的楊海潮、胡浩月先生,對於陸羽的神奇茶藝作了考辨,認為:陸羽的煮茶水平在他生活於龍蓋寺之時就已經很高,對於唐代流行加入調味品的「庵茶法」,陸羽是不推崇的,陸羽創「煎茶法」,提倡單純煎煮茶葉,不雜他物。


2 湖北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的張雅琴、黃露先生,通過對陸羽《茶經》的研究認為,《茶經》不光是專門介紹「蒸青」的器物與技法,還在「蒸青」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煎茶道,所以,《茶經》倡導的「蒸青」文化是一次革命,是茶在色香味形方面的一次新品質的展示,初次塑造了中國人的茶感覺系統。


3 中國茶葉博物館的樂素娜副研究館員通過唐代繪畫中煮茶場景並結合文物考古發現,對唐代茶具進行了考辨,認為唐代的「煮茶法」雖已消逝在歷史舞台上,但其飲茶方式、茶具審美對後世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梁子研究員和法門寺博物館的謝莉對於中國的清明節和清明宴作了考證,認為可以肯定中唐時期(742820年間),清明節已成為一個獨立節日,進而形成了清明貢茶制度和清明宴。


5 陝西茶文化學者、中華茶道文化研究會會長馬守仁先生比較了宋代點茶道與韓國抹茶文化,認為韓國抹茶文化是在吸收、消化中國宋代點茶道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既區別於兩宋,也區別於日本,值得我們重新審視和研究。


6 安徽省茶文化研究會程龍偉先生對清代紫砂壺的風格流變作了闡述,從清初承襲著前朝遺風,到康、雍、乾壺藝的繁複華麗之美,再到清代中後期文人壺的崛起,道光及其後對紫砂壺裝飾的新嘗試,反映了清代中國茶人審美的不斷


變化。


五、中國茶文化的傳播研究


中國是茶的起源地,中國茶葉和茶文化是如何播向世界,這是中國許多學者長期持續研究的問題,在分組發言中,下列學者報告了最新研成果。


1 湖北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的童正祥先生是長期研究陸羽《茶經》的,並有很多研究成果,本次分報告介紹了竟陵版《茶經》與日本兩位研究《茶經》的著名學者的故事,一位是諸岡存,一位是布目潮沨,認為他們的研究成果與竟陵版《茶經》的淵源故事,體現了日本學者對茶聖及其故里的尊重,以及嚴謹治學的精神。


2 景德鎮陶瓷大學的李松傑博士,對江西區域瓷茶文化向海外的傳播的路徑作了梳理。


3 上海師範大學曹建南教授介紹了他探訪日本福岡縣的八女茶產地的經過和思考,認為600年前的姑蘇茶種在八女地區發展成享譽日本的名茶品牌,造福了日本,但今天八女茶麵臨的問題也值得我國茶業界思考,「互學互鑒」,以利發展。


六、「一帶一路」與當代中國茶業發展專題研究

西安在西漢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東漢時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唐宋明清是茶馬貿易中茶葉的重要集散地,在中國歷史上西安曾經為中外文化和經濟交流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代「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在西安來進行探討如何推進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顯得特別有意義。在分組發言中,下列作者報告了研究心得。


1 江西省社科院陳剛俊先生簡要回顧了中國歷史上「一帶一路」與中國茶葉茶文化的傳播,對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推廣中國茶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賴作蓮女士對絲路沿線主要茶葉進口國的茶葉消費進行了分析,並對陝茶「走出去」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認為陝茶要契合市場需求,豐富茶葉茶類,及創新貿易方式,發揮區位優勢等。


3 漢中市茶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鄭宗林先生介紹了陝西茶的歷史及與絲綢之路的關係,並對在當代「一帶一路」倡議下如何讓陝西茶業崛起作了論述,認為要在謀劃全局、整體推進的同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推進機制、科技和管理創新,加強產業培育、品牌打造、市場開拓、文化促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力促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陝西茶業實現新的跨越。


4 大連古文化茶藝職業培訓學校校長李莉和校長助理李夢如,對大連如何傳承中華茶文化並借力「一帶一路」倡議向海外推廣中國茶文化作了介紹。


5 陝西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姚華先生,對「安康和湯」這樣一種綠茶沖泡法作了介紹,並表示要續寫「一帶一路」新篇章。


6 陝西博物館梁子和郭建軍先生認為中國茶產業和茶文化要得到較大發展,必須政府加大投入。


7 青海民族大學強瑩副教授通過對青海西寧茶企業的分析認為,在「一帶一路」倡儀的背景下,青海的應當從服務理念和內容、服務智能化、突出快送服務特性、關注人才培養、提升企業服務意識和服務素養等方面促進茶企業的創新發展。


8 江西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吳凱雷副所長對當代中國茶品牌建設中的文化營銷創新策略作了論述。


、中國茶文化的其他相關研究

1 陝西省安康市茶業協會的程良斌先生對陝西漢陽陵出土世界最古老茶葉產地作了探討,認為漢陽陵出土的茶葉產地應是我國最早生產貢茶的巴國,即今漢水中上游及其支流的大巴山區。


2 江西省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原所長賴公歐研究員論論述了如何以整體的文化眼光步入21世紀綜合性茶文化時代,即對前段歷史有一個整體性超越而步入一個更高的平台。


3 昆明民族茶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王迎新先生提出了他對中國茶未來的思考。


4 雲南松風茶學院院長陳少江先生對?雲南茶馬古道的開闢及早期普洱茶生產發展狀況作了闡述。


5 中國茶葉博物館的朱穎慧博士對近代博覽會對中國茶業的影響作了分析,認為近代以來中國茶葉曾多次參加國內多各種博覽會,且獲獎無數。這些經歷,對我國茶業的對外宣傳、推廣、貿易、機械加工、科學知識的普及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間接促進了茶業近代化的發展。


6 安康市人大常委會的曾德強先生,從古文獻的記載論述了安康茶的歷史地位,認為陝南安康用茶、種茶的歷史是非常悠久, 在歷史上有很突出的地位。


7 陝西茶人聯誼會會長韓星海先生介紹了他撰寫《秦風茶韻》《陝茶論道》兩本書的感悟和體會,認為增強文化自信,自覺講好中國茶故事,是他寫作的信心和源泉。



以上是學者們的演講或發言。另外,有些學者,如寧波的竺濟法、竺秉君、南京的陶德臣、安徽師大的康健、浙江農林大學的關劍平等,提交了論文,但沒有時間到會,也是對本次研討會暨論壇的支持。


從學術角度來說,本次研討會暨論壇是成功的,作者們提交的論文和發言大多數有較高水平,特別是本次研討會暨論壇所研討的主題比較集中,主要對於唐宋,特別是唐代茶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較有深度的探討,對推進中國茶文化的研究有一定作用。

法門寺博物館已是第5次主辦茶文化的研討會,近十多年來已是第5次為中國的茶文化研究者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對於推進中國茶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唐代中國茶文化的研究起了重作用。就我個人而言已是第2次參加法門寺博物館主辦的茶文化研討會,很感謝本次研討會的主辦方法門寺博物館、寶雞法門寺茶文化研究會、陝西省茶文化研究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相信在古都西安、在絲綢之路的起點,有你們的努力,中國茶文化一定會得到更好的弘揚和向外傳播。


謝謝大家!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業考古》主編 施由明


2017.10.27


by南瓜博士


來源:施由明研究員本人未刊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史研究資訊 的精彩文章:

【目錄】《中國農史》2017年第5期
【新書】清代農業的發展和不發展(1661-1911)
【目錄】《農業考古》2017年第5期

TAG:農史研究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