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文華先生與中國農業史研究

陳文華先生與中國農業史研究

原標題:陳文華先生與中國農業史研究



內容提要: 陳文華(1935—2014)是我國著名的農業考古學家和茶文化學家。195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分配在江西省博物館從事考古工作。1985年調入江西省社會科學院。1989年3月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他的前半生坎坷艱難,曾被劃為「右派」,曾被下放勞動。1975年之後,他籌辦了《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在全國21省巡迴展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提出的「中國小農經濟和中國的傳統農耕技術仍然有生命力」的觀點,為當時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提供了理論依據。他創辦了《農業考古》雜誌和創立了農業考古學科,被日本考古界稱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他的一生,著述豐厚,奠定了農業考古學和中國茶文化學這兩門學科的基礎。本文主要概述他在中國農業史研究和農業考古學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國茶文化學的成就將另文概述。


陳文華先生是中國著名的農業考古學家、茶文化學家和茶文化宣傳者;他的前半生頗為坎坷,曾被劃為「右派」,又曾被下放勞動,但他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保持著對生活的激情、保持著奮發的精神;在學術的路上,他始終孜孜不倦、勇於開拓、學風嚴謹;他雖然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常閃現在我的眼前,永遠激勵著我努力生活、努力工作,作為跟隨他20多年的學生和同事,我追憶他的學術成就,以表達對他的懷念。


1 生平事略

陳文華先生祖籍福建霞浦縣,1935年10月出生於福建廈門,在他4歲時日寇攻陷廈門,他們舉家逃回祖籍地霞浦縣三沙鎮,整整8年,靠其父親做木匠活和租了兩畝地種蕃薯、小麥以維持生計;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大。抗戰勝利後,全家回到廈門。從此,在廈門讀完了初中、高中。在讀初中時(1949—1951年),陳文華先生就是一個文藝愛好者,是學校文藝隊的成員,經常到前線慰問部隊,會唱歌、演戲、說相聲、唱快板、繪畫、拉二胡、演奏小提琴。上高中時又成了文學愛好者,是學校文學小組組長,經常為報社寫通訊稿,後來還成為了廈門文聯最年青的委員。青少年時代的陳文華先生曾立志要當一個作家或音樂家、演員、畫家。


然而,一個人的命令運往往不會隨人的意志而轉移。考大學時,陳文華先生到上海考戲劇學院,由於閩南口音重、普通話不標準,未考上,後參加全國統一考試,被錄取到廈門大學歷史系,但他仍保持著對文藝的濃厚興趣,擔任過廈大學生會文藝部副部長,並擔任過話劇團團長、合唱團的作曲、指揮兼團長,還常在《廈門日報》副刊發表些小文章。


1957年,反右運動開始之時,陳文華先生還擔任過全校批判右派學生大會的主席,但到1958年1月,他自己卻也被劃為了右派,其原因是他遠在北京某大學學習的女友,將陳文華生存放於她保管的日記和寫給她的情書中的一些牢騷話摘錄出來,寄給了他的同學,她的本意是要陳文華先生的同學幫助他進步,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然而,這些材料卻成為了劃他為右派的材料。


因為被劃為了右派,畢業時被分配到江西老區接受改造。到江西後按專業分配到了江西省博物館工作。到博物館後又分配到考古隊挖墓考古,從此後開始了他的考古生涯。他先後作為主要發掘者之一,參加了南城明代益王墓、南昌明代寧王墓、仙人洞等的考古發掘。因為他有較好的學術基礎,很快在工作中獨當一面,他寫的考古報告相繼在《考古》《文物》等雜誌發表,逐漸在考古界有一些知名度。


然而,考古生涯又被「文革」所打斷。「文革」開始之後,博物館被劃為「封、資、修」單位,必須砸爛,全部人員下放到農村當農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968年10月,陳文華先生和妻子帶著8個月大的孩子被下放到寧都縣石上公社當社員。1971年,陳文華先生被借調回南昌從事文物展覽工作。1973年江西省博物館正式恢復,從而,陳文華先生和其他同志一樣,正式調回單位。1975年,為響應鄧小平提出的「各行各業都要為農業服務」的號召,江西省博物館討論「博物館如何為農業服務?」陳文華先生認為文物下鄉巡迴展,農民不會有多大興趣,建議搞一個歷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下鄉巡迴。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江西省博物館的領導同意了陳文華先生的建議,並指派幾位同志和陳文華先生一起籌備,從全國各地文物考古單位收集各種實物、圖片和文獻資料;到1978年秋,籌備完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首先在南昌展出,很快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光明日報》長篇報道、農業部派人到南昌考察。後來,國家科委、國家農委等領導也都來南昌考察,當時的學術界、新聞界給予了這個展覽很高的評價。中央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之後,全國掀起了一個學科學的熱潮,中央組織部、國家科委、國家農委聯合舉辦了高級領導幹部研究班,陳文華先生前後6次被邀請到研究班講課。當時,安徽已開始搞「包產到戶」,全國對此正在爭論,陳文華先生從農業史的角度在課堂上公開表態:包產到戶是符合歷史規律的,是可行的。並鮮明地提出:中國的小農經濟沒有走完它的路程,現在搞包產到戶就是繼續走完這個歷史進程。陳文華先生的講課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因當時全國各地正在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遇到了很多阻力,陳文華先生從農業歷史角度闡釋農業的發展規律,讓聽者感到很有說服力,於是,參加聽課的領導們紛紛邀請他去講課,從1980年到1982年間,先後應邀到浙江、江蘇、湖南、河北、四川、青海等省講課100多場。陳文華先生深深感到:農史研究可以為現實服務,學術研究走出書齋與現實結合,前途廣闊!由此堅定了他從事農業考古研究的信心。



1980年國家農業委員會主任何康(後為農業部長)拔專款支持陳文華先生創辦《農業考古》雜誌。1981年《農業考古》雜誌正式創刊,立即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重視。此後,陳文華先生邊辦刊邊從事農業考古學的研究,撰寫了一系列著作和論文,使「農業考古學」真正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


2007年陳文華先生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舉辦的「陳文華先生農業考古30年」座談會上回顧他的學術生涯,他認為他只做了三件事:


一是辦了一個展覽:《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在全國21省市巡迴展出了幾年,至今仍在江蘇無錫「吳文化公園」長期展出。


二是辦了一個刊物:《農業考古》,在國內外公開發行,至今(2007年)出版25年,88期,發表學術文章近6000萬字。

三是創立了一個學科:「農業考古學」,填補了學術上的一個空白。


就這三件事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實際上,陳文華先生的學術貢獻和社會貢獻還不止這些,1991年,陳文華將《農業考古》雜誌由半年刊改為季刊,增加了兩期專門用於刊載中國茶文化方面的文章,即創辦了《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專號》,23年來,出版了47輯,大約發表3000多篇茶文化文章,成為世界上篇幅最大、學術性最強、最具權威性的茶文化刊物,不僅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茶文化事業的發展,還促進了茶文化學科的建設。



2004年,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在全國率先設立「茶文化重點學科」,陳文華先生被聘為學科帶頭人,授予「首席研究員」。2004年出版的49萬字的著作《長江流域茶文化》,是目前為止篇幅最大、史料最豐富、學術性最強的茶文化著作,獲得學術界的普遍好評。,一些學校的茶藝專業也將它作為教材。


基於陳文華先生的學術成就和在國內學術界較高的知名度,於1987年、1993年、1998年三度當選為「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會長,1989年當選為「中國科技史學會」常務理事,1994年當選為該會副理事長;此外還是中國先秦史學會、中國經濟史學會、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的理事,並先後被廈門大學、鄭州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聘為兼職教授;被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吳文化研究所、法門寺博物館等單位聘為特約研究員。


黨和政府對陳文華先生的學術成就給以高度的評價。1987年,被授予「江西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199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文華先生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1988年、1993年、1998年三次當選為中央委員。1988年、1993年、1998年三次當選為江西省政協常委。1991年、1997年兩次當選為江西省僑聯副主席。1993年、1998年兩次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被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評為先進個人,獲得全國僑聯頒發的「愛國奉獻獎」。1991年入選英國劍橋世界名人研究中心《世界名人錄》,1996年又獲美國傳記協會「1996年傑出成就金獎」。2013年中華國際品牌協會授予陳文華先生「國際十大傑出貢獻茶人」稱號。


本文就陳文華先生農業史研究的成就作一概述。


2 辦了一個展覽


陳文華先生之所以視他主辦的《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為其學術生涯中一件重要的事,其原因有三:

一是這個展覽在中國農業史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意義。在此之前的學者們研究中國農史主要依靠古文獻,考古工作者又往往把重點放在撰寫發掘報告和文物鑒定上,並不重視出土的農業實物的研究。新中國成立後,農史學者也開始利用出土農業實物來為農史研究服務,但農業考古並未放在重要地位,陳文華先生獨具眼光,把農業的考古與農史研究結合起來了,系統地整理了大量出土的農業實物,又結合歷史文獻,勾畫出了中國古代的農業科技成就,激發了他後來創辦《農業考古》學術期刊。


二是這個展覽起到了歷史為現實服務的作用。當時辦展覽的時候,正是在我們國家嘗試推廣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是最需要理論依據的時候。這個展覽用最直觀、最形象的方式告訴大家,中國是以農立國,且是以小農而不是大農立國,中國古代傳統的個體農民的生產方式和耕作技術仍能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作用,從而為我國的人民公社制向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轉變提供了理論依據,起到了歷史為現實服務的作用。


三是這個展覽開啟了他人生的新階段。由於這個展覽的成功,他被請到北京給省部級領導講課;由於講課的成功,他得到了農業部何康部長的賞識,拔專款支持他創辦了《農業考古》雜誌;由於《農業考古》雜誌的創辦填補了學術的空白,得到了國際國內學術界的讚揚,激勵了他從事農業考古學的研究,從而逐漸創立了農業考古學這門學科,並在這門學科內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給他帶來了諸多的榮譽。


所以,這個展覽在他一生中顯得很重要。同時,在中國農史研究的學術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


3 辦了一本刊物


1981年陳文華先生創辦了《農業考古》雜誌,時至今日,已出版了133期,大約九千多萬字,約八千多篇文章。



《農業考古》雜誌的創辦,使國際國內學術界的許多專家學者眼睛為之一亮,一些國際國內著名學者很快意識到,這是一本填補學術空白的雜誌,因為在《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和《農業考古》雜誌的創辦之前,中國農業史研究主要專註於從文獻的記載研究農業技術史,而陳文華先生主辦的展覽和他創辦的《農業考古》雜誌,將考古的實物和文獻記載結合起來了,為中國的農業史研究開啟了一條新路。而《農業考古》雜誌的創辦,使農業考古有了自己發表成果的專門陣地,標誌著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的興起。


《農業考古》作為學術期刊,內容十分豐富,幾乎囊括了農業史研究的各個領域,包括農業考古發現與研究、農業起源、農業歷史研究、生態環境、氣候與自然災害、土壤、肥料、農業工具、農作物種類(包括糧食作物、蔬菜瓜果、各種經濟作物、花卉等)、種植業結構、農田水利、耕作技術、林業、畜牧獸醫、漁業水產、養蠶種桑、災害防治、農產品加工、食物結構等農業科技領域;同時還涉及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農業生產組織、農業政策、農業思想、農村文化、農村習俗、民間信仰、宗教與農村社會、歷代農業生產組織、農業政策等上層建築領域;還關注到了少數民族農業、國外農業、農史研究與農業現代化,還有農史動態、學術會議消息、農業考古資料索引。因而,有學者評價《農業考古》雜誌「是中國農史研究的百科全書」。


《農業考古》雜誌創刊不久,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就寫信給陳文華先生表示鼓勵和讚揚,國內著名史學家白壽彝教授讚揚《農業考古》雜誌的創辦,填補了史學領域的一個空白。

由於《農業考古》期刊很好地體現了考古與農業、歷史與現實、科研與普及相結合的特點,長期堅持刊發一些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文,2004年被評定為「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和2011年再次入選「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又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4 創立了一個學科


農業考古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由陳文華先生創立的,陳文華先生是這麼認為的,國內外學術界也都是這麼認為的,是沒有任何疑問的。這是因為,在陳文華先生創辦《農業考古》雜誌之前,沒有哪位學者明確提出了「農業考古」這個概念。陳文華先生在主辦《中國古代農業科成就展覽》過程中,感悟到了將考古出土物和文獻記載結合起來研究中國農業史,前途大有可為。這個展覽取得的成功效果,堅定了他要將考古出土的與農業有關的實物和文獻結合起來研究的信心。當農業部何康部長要拔款給他從事學術研究時,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出版專著,而是要辦一本刊物,他認為「如果要使農業考古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話,光靠我個人是不行的,我個人就是寫100部著作也成不了一門學科。要形成獨立學科的話就必須要有一支隊伍,需要全國各地的學者來共同努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個學術園地,那就是辦刊物。於是就創辦了《農業考古》雜誌。」


正是《農業考古》期刊的創辦,引領了中國的乃至國外的一些學者們將考古資料、民族學資料、田野調查資料等和文獻資料結合起來研究,產生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後刊發在這本刊物上,正如陳文華先生所說:「雜誌一創刊,立即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重視,英國的中國科技史權威李約瑟立即來信表示讚許,國際書店也立即向國外公開發行。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紛紛賜稿支持,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反響。」從而,隨著《農業考古》雜誌一期期辦下去,農業考古學科從興起走向成熟,取得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


除辦刊之外,陳文華先生刻苦地開展農業考古學的研究,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奠定了他作為農業考古學科開創者的學術地位。



陳文華先生的第一本著作是《論農業考古》,這雖是一本論文集,收錄了陳文華先生1990年前的13篇論文,有的還是20世紀八十年初的講稿,但這本論文集卻成為了農業考古學的奠基之作,一是陳文華先生首次論述了什麼是農業考古和農業考古的現實意義;二是應用考古學的方法論述了中國農業史中的一些重大問題:中國的稻作起源、中國古代農業科技的主要成就、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生命力、漢代農業生產技術、漢代長江流域的水稻栽培與有關農具的成就、中國古代農作物的考古發現、中國古代畜牧業的主要成就、上古時代的協田、建國以來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反思等,這些論文由於材料詳實、論述深刻、學術水平高,都成為了中國農業史研究和農業考古學的經典論文,成為至今農史類本科生和碩博生必讀的經典之作。陳文華先生在這本論文集中的一些論述也成了經典的論述,如關於聯產承包責任制:「如果從家庭經濟這個角度考察,那麼,它在歷史上曾經經歷了生產資料(耕地)掌握在剝削者手裡和掌握在勞動者手裡兩個階段,如今進入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新時期。作為一個歷史時期決不是十年八年就能走完,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在未完成它的歷史任務之前,它是不可能退出歷史舞台的。因此,當務之急,是如何進一步發展它、完善它,而不是匆匆忙忙構想什麼新形式去代替它。」陳文華先生的這段論述為當時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提供了理論依據。


陳文華先生的第二本專著是中國農業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的《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譜》(60萬字),這也是一本農業考古學科的奠基之作,這本專著應用了農業考古學的基本方法,即將文獻記載和考古出土物結合起來的方法,來研究農業史和農業文明史。陳文華先生採用了大量出土的有關農作物、農具、糧食加工工具、生畜形態塑件(陶、銅、鐵)等照片,還有一定數量的漢代畫像磚圖案、魏晉墓壁畫、敦煌莫高窟壁畫等,再配於文獻的有關記載,敘述了中國古代的農業科技史的歷程。陳文華先生的研究和著述,別居一格,有開創性和示範性,使他這本著作成為了農業考古學習的經典之作。


陳文華先生的第三本重要著作是1993年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農業考古圖錄》(87萬字),全書刊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的農業考古實物圖片,包括農作物、農具、農田模型、農作圖、畜牧。對每一種考古實物如農作物中的稻、粟、黍、稷等,農具中的斧、錛、耒、耜、鏟等,畜牧中的豬、牛、馬、羊、狗、雞、鴨、鵝等,先文字介紹考古出土概況,然後是詳細的出土實物資料索引,再次是一些重要的出土實物照片(共1700多幅),並註明了出土地點。如果要從事某項農業考古或農業史的研究,此著作就成了重要的資料著作,其中有出土物的照片或從資料索引中去找到出土物或其照片。所以,這本著作同樣是農業考古的經典之作。


陳文華先生的第四本重要著作是200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農業考古》,按陳文華先生的話說:這是一本小冊子。與陳文華先生前幾本著作相比,這確是一本小冊子,只有十多萬字,然而,這卻是一本頗為重要的科普著作,曾被全國讀者評為「2002年全國十佳文物考古讀物」。此著作對20世紀中國農業考古的主要成就及農業考古的研究方法,作了全面的總結和介紹;並對21世紀中國農業考古的前景作了展望。此書不僅是一本了解20世紀中國農業考古成就的好書,而且是一本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特別是中國上古農業社會的通俗讀物。此書延續了陳文華先生著作的一貫風格,這就是圖文並茂、言簡意賅,是一個農業考古或農業史研究初入門者進一步從事農業考古學研究及農史研究的基礎讀物。


陳文華先生的第五本重要著作是他1994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成果,歷經十年完成的《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由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版。此著作對他以前的著作有很大的超越,不僅闡述了從新石器時期直至宋元明清農業的發展概況及相關文明,特別著重闡述了行為文明和心態文明,如文化藝術、飲食文化、宗教信仰和農業哲學思想、物候、曆法和農業氣象等,還在緒論中闡述了他對文化、文明、農業文明,農業文明與地理、歷史環境及中國農業文明在中華農業中的核心地位的獨特見解,結項評審專家的評語是:「全篇視野開闊,行文流暢,思辨性與實證性處處可見,顯示了作者較高的理論素養和深厚的專業功力,以及內在的智慧和靈氣。」此著作的出版初步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這一學科的芻形,以往農業史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和闡述農業科學和農業技術的歷史,而此著作為第一部全面描述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發展歷史的專著,正如結項專家所評:「首次對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進行了系統的探討,條分縷析地梳理出中國古代農業文明史發展的線索、內在理路、主要貢獻等,以及中國古代農業文明與文化在中華文明史的地位。」所以,此著作的出版對推進中國農業史和中華古代文明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在農業史和農業考古學的研究方面,陳文華先生最後一本重要著作是《中國農業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總主編為杜青林、孫政才,陳文華先生獨著此卷,34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版。此著作不僅是一本深入而系統解讀上古時代中國的農業狀況的著作,同時還是一本以農業為切入點解讀夏商西周春秋時代社會狀況的著作,如那時的階級狀況、與農業有關的社會生活、普通百姓的居家生活等。此著作既吸取了前人的有關研究成果,又富有創見,如其對耦耕的分析,是迄今為止最有深度和最令人信服的分析,成為農史界迄今為止較權威的分析。


從上述陳文華先生的著述可知,陳文華先生對農業考古學科的創立和使農業考古學科得到學界的認可,貢獻巨大,他既通過辦刊引領了學者們對農業考古的研究,形成了研究農業考古學的群體,又通過自己的著述奠定了這門學科的基礎;日本考古界早在1986年陳文華先生應邀到日本講學時就稱他為「中國農業考古第一人」,他實乃當之無愧;甚至有的學者提出陳文華先生是「農業考古之父」,他也是當之無愧的。只是他已離我們遠去,《中國農業考古學概論》還需後人來完成,他在世時,認為寫作此書的時機還不成熟,這正是一種大家風範,如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梁洪生教授對他的評價:「但開風氣不為師」。


關於陳文華先生農業考古的學術思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白雲翔研究員在祝賀「陳文華農業考古3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中,有過一段很到位的概括:


就陳文華先生的學術思想而言,在我看來,最為突出的是大農業史觀和大農業文化觀的建立,這對於全面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的成就及其經驗教訓,對於科學認識農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不斷推進農業研究的「古為今用」,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說陳文華在30年農業考古的研究實踐中建立了大農業史觀和大農業文化觀,主要有兩層意思。一個方面,不是局限於狹義的農耕技術的研究,而是把穀物、果木、茶葉、花卉等的種植和管理,家畜飼養,水產養殖乃至農副產品的儲藏和加工等作為整個古代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進行思考和研究,從而建立起大農業史觀;另一方面,不僅注重農耕技術史、農業管理史的研究,而且把農作物、農耕技術、農業生產工具、農田水利、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經營管理等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研究,把農業和農業文化與中華古代文明的發生和發展、與中國古代社會歷史的演進有機地聯繫在一起進行觀察,從而建立起大農業文化觀。


白雲翔先生對陳文華先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是非常精闢和到位的。正是陳文華先生的大農業史觀和大農業文化觀,對陳文華先生創立農業考古學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使農業考古學科更多地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陳文華先生曾在1991年、1998年、2000年、2003年四次召開農業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先後有美、日、韓等國學者和國內及港台地區學者與會,對擴大農業考古學科的影響和深化中國農業史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陳文華先生還應邀到英國和法國講學,先後出訪德國、義大利、法國、奧地利、瑞典、丹麥、挪威、芬蘭等國,對擴大農業考古學科的影響起了一定的作用。


除了上述幾本著作之外,陳文華先生還寫有一些論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豆腐起源於何時?》一文。在此文之前,中國和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的豆腐倒底起源於何時,一直難下定論。傳說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發明,史料可查到的關於豆腐的記載止於唐晚期。陳文華先生通過對河南密縣打虎亭漢墓的壁畫的研究,認為這幅壁畫是生產豆腐的圖,並作出了中國豆腐起源於東漢晚期的判斷;並應美國科學基金會主席黃興宗博士的邀請撰寫了論文,於1990年8月在英國劍橋召開的「第五屆中國科技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宣讀論文,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強烈反響。此後,陳文華先生的觀點和他所描摹的打虎亭漢墓做豆腐圖被一些國內外學者引用,《農業考古》1991年1期發表了該文,文章最後的結論寫道:「打虎亭漢墓的這幅畫像石所刻畫的確是生產豆腐圖。該墓的年代為東漢晚期,說明早在公元2世紀,豆腐生產已在中原地區普及,所以才在漢墓畫像石上得以表現。它比陶谷《清異錄》的記載至少要早5個多世紀。它距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時代雖晚兩個世紀左右,但考慮到豆腐生產工藝並不太複雜,而大豆早在戰國時期已普遍種植,成為主糧之一,生產豆腐的最重要工具石磨在西漢也已經普及,那麼豆腐生產雖不一定是由劉安發明的,豆腐生產始於西漢卻是完全有可能的,還是不能輕易否定的。」


陳文華先生關於豆腐起源的觀點,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但也有些學者對這幅壁畫提出疑問,認為是釀酒圖,並對陳文華先生豆腐起源於漢代的觀點提出質疑,為此,陳文華先生在1998年又寫了《小蔥拌豆腐—關於豆腐問題的答辨》,發表在《農業考古》1998年第3期,對這幅壁畫作了進一步分析,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

陳文華先生除了是著名的農業考古學科創始人之外,他還是國際著名茶文化專家,寫有系列中國茶文化的論著,有的已成為中國茶文化研究的基礎和經典之作,如其所著《長江流域茶文化》,已成為許多大學茶學專業或茶文化專業的基礎教材。關於陳文華先生在茶文化研究方面的貢獻將另文敘述,在此僅對其農史研究和農業考古學的成就作這些概述。


5 學風與品德


嚴謹,這是作為一個真正的學者必備的品格和學風,更何況陳文華先生是一個開山立派的學者,他的學風和品德中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嚴謹。以他對豆腐起源的考證為例,他曾在1982、1990、1991、1998年先後四次到河南密縣打虎亭村漢墓考證,確認這是一幅生產豆腐的壁畫,在發掘報告正式出版以後,對自己原先描摹圖作了修正,表現出一個學者很嚴謹的學風和品德。再如他對協田、耦耕的研究,他不僅搜遍所有的史料,對史料和已有的研究作細緻分析,還通過尋找到國外的耕作資料和民族調查的實景資料,以佐證自己的分析,使他的分析具有說服力。陳文華先生所有的研究都表現出了一種很嚴謹的風格。因為他的嚴謹,他才去編撰「農業考古資料索引」,對新中國成立後農業考古的出土物進行分門別類地記錄清楚,並發表出來,以供研究者使用。對農業考古學的有關問題的研究,陳文華先生總是以佔有豐富的資料而進行嚴密的論證為特點。


創新,這是陳文華先生又一鮮明的學風和學術品格。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陳文華先生籌辦《中國古代農業科技成就展覽》時,就表現出了強烈的創新精神,他將考古出土物和文獻記載結合起來展示中國農業科技成就,開闢了一條研究農業史和農業文明史的新路;後來創辦了《農業考古》雜誌,這又是一種超越,一種對傳統研究方法的超越。在陳文華先生的著作中也常常表現出一種創新的學風和品格,表現在佔有資料和使用資料的創新、分析問題的創新、結論的創新等。


創新,伴隨了陳文華先生的一生,從辦《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展覽》到創辦《農業考古》雜誌,到創立農業考古學科,再到中國茶文化的研究、到南昌女子職業學校的創辦,到打造「中國茶文化第一村」,他的生命就是在創新中不斷閃光!


堅持歷史為現實服務,這是陳文華先生的又一學術風格。陳文華先生在其「農業考古30周年」座談會上曾自我總結其學術道路的三個特點時講到:「將學術與現實相結合,結合現實需要來研究農業歷史。將書齋研究與宣傳群眾相結合,主辦農史展覽巡迴全國21個城市,在全國各地演講100多場次,將自己的研究心得普及到群眾中去。」這正是陳文華先生一生的學術風格。



陳文華先生具有優秀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他始終保持著積極的人生態度,即使是在最艱苦的下放勞動時,他沒有悲觀,積極而努力地生活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後,陳文華先生可以說走上了事業和生活的順境,但他以更加積極的人生態度生活和工作,他常常每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直到他去世前還保持著這種工作習慣,那時他已是一個八十歲的老人,仍然比許多年輕人還努力。他去世前完成了他最後一本專著文字稿——《插圖本中國茶文華》(60多萬字),並將此著作交給了出版社。他的這種刻苦耐勞、獻身事業的精神,永遠是我們後輩學者學習的榜樣。


陳文華先生還具有胸懷寬闊、博大包容的優秀品德。因為他具有這樣的品德,所以人們總能看到他洒脫、活潑、敏銳、爽朗、快樂、充滿正能量的狀態;他總能包容別人的缺點,對不愉快的事和不愉快的人總能一笑了之。


2014年5月14日晚上,陳文華先生走了,走得那樣突然,走得那樣洒脫,他的音容笑貌永遠激勵著我們這些後輩學者,去積極地生活,去努力地工作!


作者簡介:

施由明,《農業考古》編輯部主編。1986年廈門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並於1986年7月始在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工作至今。2001年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2005年晉陞為研究員,2011年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業考古》編輯部副主編,2012年任江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業考古》編輯部主編至今。主要從事農業考古、中國茶文化、明清史、江西地方史的研究。在《中國農史》、《社會科學戰線》、《農業考古》等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過130多篇學術論文。為《江西通史》(1997年版)、《江西經濟史》(2004年版)、《江西科技史》(1992年版)等多部專著的主要作者之一。著有專著《明清江西社會經濟》(2005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版)、《明清中國茶文化》(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版),承擔過多個院級、省級社科規劃課題,獨自承擔並完成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明清時期的鄉紳與縣域社會治理——以江西為例。社會任職為江西省歷史學會理事、江西省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理事。






文章來源:本文系施由明先生對陳文華先生一生的簡單回顧與學術貢獻的總結,乃原創首發,感謝施由明先生授權本號推送!特以此文緬懷陳文華先生!

本期編輯:之下and 南瓜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史研究資訊 的精彩文章:

豆腐起源於何時?
中國草學會農業倫理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農業倫理學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日程
【經典書目】《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
北宋熙寧七年的天人之際——社會生態史的一個案例

TAG:農史研究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