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和電影生活在一起第349天

2017年11月16日星期四

片名:步履不停 Still Walking (2008),是枝裕和

廣東梅縣,賓館

電影可以用來作什麼?——是枝裕和導演1998年有過一部著名的《After Life》(譯作:下一站天國),他說,電影可以用來重現人生中最美好的光景。《After Life》是一部用訪談片段和紀實手法偽裝起來的虛構作品。寫的是每個人在死後、去往天國之前,都要到一個中轉站逗留幾天,回憶自己人生中最幸福的片段。工作人員會據此布景、置辦道具服裝、請人演出,並且拍下這一片段——大都是日常生活里的細枝末節——讓人們帶著完美的記憶走向永恆。

這無疑令人感動,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永遠都有幸福的部分,我們覺得沒有,是因為我們遺忘了;如果真的尋找不到,那麼最後我們也會發現:「原來自己是別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如此,是枝裕和用一個未知的、幻想中的視角,死者的視角,美化了我們的人生。

十年之後,是枝裕和因自己的母親去世而拍攝了《步履不停》,這次是站在了現實的、貼己的視角,生者的視角,去看待人生。《步履不停》大概是從英文名「Still Walking」而來,而日文原名是「歩いても歩いても」,一句口語(也是歌詞),意即「再怎麼走、再怎麼走」。接下來的話應該是「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あわない。」有通日文的朋友講解給我聽,大意是人生總有隻差一點、沒有趕上的事。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有了蘿蔔,誰都可以是大廚哦。

——那土豆呢?

——土豆的話,就得看你自己的手藝了。

這是《步履不停》開場時的橫山家母女的台詞,鏡頭漸漸顯影,是母親和女兒站在廚房的水槽前刮蘿蔔皮的情形。聲音、光線、布置,都極為日常,卻充滿生活的味道。接著父親,女婿和一對外孫,以及次子良多的一家三口都陸續出現,往往寥寥幾句家常話、幾個動作,這個人物性格、彼此關係就呼之欲出了。

在電影里橫山家的布景,讓我們想到了侯孝賢《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當然這種聯想並非建立在布局的相像上,而是在這個空間中所承載的時間感上。銀幕上的房子不再是發生戲劇的地方,而是充滿生活的氣息。我記得《電影手冊》曾經有評論《童年往事》是說,在那個房子里產生了一種悠然成熟的時間感。

2008年前後我們可以看到兩部以房子作為主角的電影,一部是是枝裕和的作品,一部是阿薩亞斯的《夏日時光》(參見昨天的推文)。都是在老房子里,展現一個家庭內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狀況。透過是枝的鏡頭,我們看見橫山家的廚房、飯廳、庭院、浴室、卧房,可以感知與想像這個空間里的過去與未來,以及電影景框之外的生活質感。這或許是《步履不停》最美妙的地方,它拍出了空間流轉、拍出了時光荏苒,仔細想想卻不過是一日一夜、方寸之地發生的事,但一點也不覺得厭倦與局促。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電影只講了一天之間事,這一天既是平常的一天,不外乎女兒和兒子拖家帶口從城裡回來看望父母;亦是不平常的一天,這是長子淳平的忌日,他在多前年因救一孩子而溺死。就在吃飯、午睡、閑聊、散步、洗浴、聽歌,種種平常事里,關於一個普通家庭的遺憾漸漸顯露出來。

我們發現:忙碌著為子女歸來準備菜色和糕點的母親,也會有尖刻殘忍的一面;一本正經、以行醫為無上光榮的父親,也曾有過自覺不堪的經歷;而子女們總是說,「浴室那麼破舊,改天我來把瓷磚換了吧」,可是吃過飯也就走了。透過這部電影,我私下裡想:儘管我們不想承認,但心裡誰都明白,人生就是一場短暫相逢,即便是丈夫與妻子、即便是父母與子女,沒辦法過分要求誰。

這是《步履不停》最好的地方,按照一位台灣導演(《九降風》的導演林書宇)的說法,這部電影「每一句都透露著遺憾,卻也同時找到了出口。」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有訪談中,記者問為什麼要描寫這樣一個平凡家庭的故事呢。是枝回答「因為發生重大事件而產生一部電影,這種情形到處可見。……(可是)大家人生當中並不會常發生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日常生活卻很有趣。」在覺得「有趣」之外,是枝似乎在提示我們,生活絕對沒那麼壞,但也並不會盡如人意。就像橫山家的母親直到去世也沒能了一樁心愿、坐上兒子開的小車。人生好像再怎麼努力,我們就是沒辦法讓所有人全都滿意、甚至讓自己滿意。

可是,電影沒有任何責備的意思,也沒有試圖解決任何問題,顯得非常通透。並且不再拘泥於重現人生中最美好的光景。最後,我們就會發現來自缺憾的感動,比來自完美的感動,顯然更為真摯。

但是這個電影真的只停在這裡嗎?只是讓我們理解一種生活的寬厚嗎?似乎也不然。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初看《步履不停》時,覺得是枝裕和明亮、散淡、文藝,容易將感動歸為一種「人生的遺憾」。再看,仔細體會時,就發現是枝家庭的中心總是樹木希林扮演的母親角色。而這個角色看起來有些尖刻也不乏可愛,就像任何一個家庭里的母親那樣讓人感到親切。但在是枝裕和在這樣的母親身上,保留了一樣東西,就是「人生的怨毒」。也許因為這種東西,太讓人感到不適,於是我們會選擇忽略它。

那個被長子用命救起的孩子,每年都被邀請來參加忌日,於是每年都要道歉、都要內疚、都要表現出痛苦。當阿部寬建議樹木希林別再請他來,淳平的死不應該去責怪當時落水的孩子,然而這位母親的回答讓人不寒而慄:「如果不能恨一個人,自己就會感覺更糟」。

這一幕也讓我聯想起山田洋次前兩年所拍的《如果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吉永小百合扮演的母親是廣島倖存者,相依為命的兒子則死於原子彈爆炸。儘管兒子的女朋友經常前來看望和照料這位母親,可謂體貼入微。但終於有一天,這位溫柔的母親忍不住對她失聲痛哭說:雖然我知道這麼想很不應該,但是我多麼希望你當時和我兒子一起死去。

這兩部電影可貴在於坦陳人的怨毒和自私,作為母親這是人之常情,也承認這是人性中無法排遣的黑暗部分。「比海更深」的可能不是愛、而是恨。是枝裕和最獨道的地方,總是用阿部寬這樣一個家庭中的失敗者,以一種「喪喪的無用」來平衡這個世界。直面生活中的缺憾和殘忍,卻又築起溫柔的堤壩,不至於讓黑暗的潮水淹沒。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第50、51周 新世紀最動人的14部電影

兒子的房間 La stanza del figlio? (2001),南尼·莫瑞提

愛Amour (2012),邁克爾·哈內克

步履不停 Still Walking (2008),是枝裕和

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2013),喬爾·科恩 / 伊桑·科恩

這時對,那時錯 Right Now, Wrong Then (2015),洪尚秀

綜合症與一百年Syndromes and a Century (2006),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 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 (2007),埃里克·侯麥

希林公主 Shirin (2008),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天使的一份 The Angels』 Share (2012),肯·洛奇

又一年 Another Year? (2010),邁克·李

老爺車 Gran Torino? (2009),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弟弟About Her Brother (2010),山田洋次

刺客聶隱娘 The Assassin (2015),侯孝賢

Day 349 再怎麼走,再怎麼走,人生總是差一點

電影文化工作者,專欄作家,影評人。先後在《看電影》、《紐約時報中文網》、《生活月刊》等數十家刊物撰寫專欄。歷任多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中國獨立影像展、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多個影展獎項的選片與評委。第49屆金馬獎評審。出版有十部電影書籍。2015年,獨立出版個人攝影集《Way Away:66號公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影網 的精彩文章:

以感傷為基調的一出悲喜劇——馬蒂·吉斯切內克專訪
《審判》:尊嚴和生命,該如何取捨?
時代的調子,誰能命名——許鞍華與《明月幾時有》
《光芒消逝的年代》:早秋已來,寒冬自然不遠
日復一日,片又復片的評審時光——我在山形紀錄片電影節做評委的感受

TAG:迷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