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為什麼衰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九課



作者|鈕先鍾,著名戰略思想家、學者

來源|《中國戰略思想史》


盛衰關鍵固在安史之亂,但導致安史之亂又自有其遠因,其最主要者即為太宗的征高麗。征高麗之役始自貞觀十九年(645 A.D.),到高宗總章元年(668 A.D.)才完全結束,前後長達二十三年之久。雖然終獲勝利,但國力消耗極大,實屬得不償失,尤其導致府兵制的破壞,造成軍事人力的缺乏,不僅必須召募胡兵,而更容許胡將得以握掌軍權。


高麗距離中國核心地區(關中)較遠,不能為中國大患;唐若征討高麗則確為勞師伐遠。不僅路程遙遠,而且必須經過遼澤,一到雨季「泥淖二百餘里,人馬不可通」;[註:資治通監卷一九七,唐紀太宗貞觀十九年。]兼以「遼左早寒,草枯泉凍,士馬難久留」。[註:資治通監卷一九八,唐紀太宗貞觀十九年。]在此種情況之下,唐軍利在速戰速決,但高麗國險民附,善於守城,凡不能守之地皆自動放棄,能守者則堅壁固守。例如唐軍圍安市時,「城中人堅守不動,三月不能克」,[註:舊唐書卷一九九上,高麗傳。]於是曠日持久,太宗終以「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註:同前注。]


出師遼東既已無功,唯一途徑厥為改由海道進攻,但這必須先取百濟(高麗與國)以為基地,而又有賴於新羅之合作。此時新羅已降唐,惟太宗不欲渡海,遂暫停行動。高宗即位,決心改變戰略,海陸並進,先平百濟,然後終於擊敗高麗。

太宗英明之主,深通戰略,應有理性,不至於好大喜功,然則他為何要勞民傷財,為此不急之務。雖然他曾說:「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齣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註:資治通監卷一九七,唐紀太宗貞觀十九年。]但這似乎只是一種宣傳號召,而並非戰略理由。從戰略觀點來看,太宗的征高麗似與天可汗制的建立有相當微妙的關係。自建此制之後,中國西北疆即能大致平安,而國威也大張。高麗本不在此體系之內,但恃強經常侵略其鄰國新羅(唐之盟邦),後者遂向唐求援。唐若不出兵,膺懲高麗,則勢將影響其作為盟主的威望,並間接減弱天可汗制的功效,而使精心設計的集體安全體系受到嚴重打擊。因此,太宗才會決心東征。


但師老無功之後,遂又對唐帝國造成兩難問題。若自動放棄,則必然影響威望,引起其他外夷的輕視,於是天可汗制也自難維持。反而言之,若繼續增強軍事行動,最後雖終能獲勝,但對國家的實質損失將難以估計。最後,唐太宗及其子高宗還是決心貫徹東征高麗的行動。高麗既服,唐之國威也就達到最高峰,但不幸的後果也接踵而來。


從太宗親征高麗起,到高宗滅高麗後又在上元一年(675 A.D.)平新羅內亂為止,前後三十年不斷用兵於朝鮮半島。在新羅亂平後第二年,即高宗儀鳳元年,唐自動將安東都護府由平壤撤回遼東,其原因是西北面發生了大變化,國家安全受到新威脅。


為維護西北的安全,唐自貞觀以來即已部署完整的防禦系統:(一)於今甘肅沿河西各郡分置兵府軍鎮;(二)於今新疆天山北路之迪化,設北庭都護府。並置瀚海、清海等軍,於天山南路之庫車,設安西都護府,並設焉耆、和闐、龜茲、疏勒四鎮;(三)於西突厥舊地之碎葉川建碎葉城扼守國際交通要道。整個系統以北庭、安西二都護府轄區為第一線,而以河西州郡為第二線。其整個戰略觀念可套用清季左宗棠的說法:「重西域即所以保河西,保河西即所以衛關中。」[註:左宗棠之語為「重新疆即所以保蒙古,保蒙古即所以衛京師」。]自太宗到高宗,此種軍事戰略對外交戰略(即天可汗制)的維持都頗有貢獻。


但當唐室把注意力幾乎完全投在朝鮮半島上之際,西面的吐蕃遂乘機崛起。因此遂不能不自東北撤退。到調露元年(679 A.D.)單于大叛亂髮生,東突厥復興。而西突厥十姓可汗也與吐蕃連兵攻擊安西,西域淪陷,於是唐軍陷於三面攻擊之中,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劍南都同時告急。唐室決定縮短防線,把安西都護府從龜茲撤退到西州。

武后長壽二年(692 A.D.)王孝傑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於是朝廷由於是否把安西都護府遷回龜茲的問題而引發戰略大辯論。從戰略思想史的觀點來看,這次辯論的內容是很有評述的價值。


反對派以中書令(宰相)狄仁傑為代表。他認為:「今日之土宇過於周漢前朝遠矣,若使越荒外以為限,竭資財以騁欲,非但不愛人,亦所以失天心也」。他強調說明:


近者,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西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虛弊……方今關東饑饉,蜀漢逃亡,江淮以南,徵求不息。人不復業則相率為盜,根本一搖,憂患不淺。所以然者,皆為遠戍方外,以竭中國,爭蠻貊不毛之地,乖子育蒼生之道也。


他王張採取守勢戰略:


莫若聚軍實,畜威武。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以主御客,則我得其使;堅壁清野,則寇無所得。自然賊深入,必有顛躓之慮,淺入,必無虜獲之益。如此數年,可使二虜(吐蕃及東突厥)不擊而服。[註:唐會要卷七十三,安西都護府條。]

持不同意見者則可以右史崔融為代表。他基於戰略考慮強調四鎮駐軍與河西安全具有不可分的關係。


四鎮無守則狂寇益贍,必兵加西域。西域諸蕃氣羸,恐不能當長蛇之口。西域動,自然威臨南羌(吐蕃)。南羌樂禍,必以封豕助虐。蛇豕交連,則河西危,河西危則不得不敉矣。方須命將出師,興役動眾。向之所得,今之所勞;向之所勞,今之所逸……今若拔之(撤出四鎮),是棄已成之功,忘久長之策。小慈者大慈之賊;前車者後事之師。[註:同前注。]


這兩派的意見雖各有短長,很難定論,但武后基於國家安全的長程考慮,還是採取了崔融的意見而把安西都護府遷回龜茲,並繼續維持西域的駐軍,唐初國威鼎盛,而邊境駐軍卻很少,僅只構成一種薄弱的警防系統而已。若必須用武則由內地派遣遠征軍(所謂行軍),勝利後即撤回。不料以後,遠征高麗,師老無功,而西北邊患又日益嚴重,結果不僅部隊損失重大,而且更把大量兵力長期留駐在邊區。於是誠如孫子所云:「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府兵制的設計本是為了應付短期的戰爭,其優點為能迅速動員大量人力,並把後勤需要減至最低限度。於是唐軍遂可憑藉數量優勢和旺盛士氣、精練戰技,再加上高明的戰爭指導,而迅速贏得殲滅戰。此種短期戰爭不僅消耗不大,還能激勵士氣,培養國民的尚武愛國精神,而且戰爭的勝利還會使兵員獲得物質利益,所以人民勇於從軍。史稱:「征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悒」。[註:資治通監卷一九七,唐紀太宗貞觀十九年。]

但長期戰爭和長期戍邊卻與府兵制的根本精神違背。戰爭的消耗日益增大,而戰爭的利益則日益減少。於是人民開始以兵役為苦,紛紛逃亡。其最後的結果則為府兵制的完全破壞。開元十一年(723 A.D.)改行募兵制,用長期服役的傭兵代替府兵,稱之為獷騎。


玄宗時,唐朝國內安富,對外經營益趨積極,設置十節度經略使,其全部兵額多達四十八萬六千九百人。這是由於開邊太廣,邊兵遂不得下增之故。此時全國兵額也只有五十七萬人,可以明顯表示外重內輕,全面國防已經喪失平衡。而這樣多的兵員,已經無法完全由漢人來充當,所以召募胡兵遂成進一步的後果。同時,坐養如此大量的軍隊,在經濟上自為沉重的負擔,而最後的結果即為全國經濟的衰退。所以到此時,大唐帝國已經是外強中乾,只等著安祿山來替它敲響喪鐘。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下面的「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前濟寧市市長辭職經商後大聲疾呼提高企業家社會地位
展望2017年俄羅斯國防和安全領域重大事件
中國戰略思想史: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黑暗期後中國再統一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七課
國家行政學院郭全中:國有媒體還有出路嗎?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戰略思想史:漢武帝與匈奴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三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蒙古的武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儒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九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大秦帝國的興亡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唐朝戰略家與著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元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六韜》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秦滅六國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四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陰符經》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戰國時代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二十七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明朝開國階段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六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魏晉南北朝中國戰略思想的黑暗時期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十六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之李斯完成統一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八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書之《尉繚子》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五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秦時代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四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道家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課
中國戰略思想史:先秦兵家吳起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三十三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