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讓養馬人給弟子上的一堂課
文史
01-11
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周遊列國,有一回,他的馬跑了,吃了農民的莊稼。那個農民十分憤怒,就把馬扣下了。孔子的學生子貢去向農民求情,說了許多好話卻沒有把馬取回來。
孔子感嘆地說:「用別人不能理解的話去說服人,好比用最高級的犧牲----太牢去貢奉野獸,用最美妙的音樂----《九韶》去取悅飛鳥,有什麼用呢?」他就派養馬的人前往。
養馬人對那個農民說:「你不是在東海耕種,我也不是在西海旅行,我們既然碰到一起了,我的馬怎麼能不侵犯你的莊稼呢?」農民聽了,十分痛快地解下馬,還給了他。
人都是以類相通。拿詩書之理去說服鄉野之人,這正是腐儒之所以誤國的原因。因為儒生與農民在外貌和修養上相距甚遠,他們的精神也必然互相離異。
那麼孔子為什麼又不直接派養馬人去,而要先聽任子貢前去呢?如果先派養馬人去,即使他一去就取回馬,子貢也不會心服,不如先讓子貢自己去碰釘子,養馬人的妙處自然會顯露出來。
聖人通達人情,所以能恰當地發揮各人的長處,而後來的朝代,往往用金科玉律束縛人,以論資排輩限制人,又總是指望一個人各方面都要冒尖,天下的事怎麼能辦得好呢?
※故宮內冬季如何取暖?
※皇帝家的窗紙是如何裱糊的
※劉邦濫殺功臣,蕭何靠啥保全性命
※王陽明為官的智慧:話不說破、事不做絕
※翁同龢為啥一輩子和李鴻章過不去
TAG:問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