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食神:蒸透的鵝 超好吃

現代食神:蒸透的鵝 超好吃

想要鵝肉好吃,必先飼養得法。一般而言,「白鵝食草,蒼(即灰)鵝食蟲」,不過,河南固始人飼養鵝時,必用熟飯餵食,「故其肉甘肥」。而在宰鵝後,即宜破腹去臟,如「經熱水燙過,然後破腹,則臟氣盡陷肉中,鮮味全失矣」。(以上見清人童岳薦的《調鼎集》)

鵝蒸來吃最好

既有好鵝肉,且整治得法,該如何享用?我個人以為,蒸來吃最好。而蒸鵝之法,首載於元人倪瓚寫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倪瓚號雲林,是當時知名的書畫家,也是一個大美食家。書中的燒鵝法,甚得清代才子袁枚的激賞,除了把它收錄在《隨園食單》里,並演繹其燒法,更名為「雲林鵝」。

「雲林鵝」的做法為:「整鵝一隻,洗凈後,用鹽三錢,擦其腹內,塞蔥一帚(即一大把),填實其中,外將蜜拌酒,通(即全)身滿塗之;鍋中一大碗酒(註:須用黃酒)、一大碗水蒸之;用竹箸架之(註:此乃懸空蒸法),不使鵝近水。灶內用山茅二束,緩緩燒盡為度。俟鍋蓋冷後,揭開鍋蓋,將鵝翻身,仍將鍋蓋封好蒸之。再用茅柴一束,燒盡為度。柴俟其自盡,不可挑撥。鍋蓋用綿紙糊封,逼燥裂縫,以水潤之。起鍋時,不但鵝爛如泥,湯亦鮮美」。顯然入口即化,而且原汁原味,會不好吃才怪。

只是現代人那有閑功夫這樣去蒸鵝?即使偷得浮生半日閑,環境和炊具也不合宜。看來想吃類似的滋味,只能乞靈於燜燒鍋了,只要運用得法,一樣好吃得緊。

然而,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蒸鵝」,卻非這麼回事。

話說唐代宰相鄭餘慶樸實無華,自奉甚儉。一日,邀請至親好友到相府用膳,由於是宰相作東,大家都期待今天可吃到山珍海味,個個興奮莫名,一早就去赴宴。但等了老半天,居然毫無動靜,大伙兒不免覺得餓了。這時候,才聽見主人吩咐家廚說:「把毛去凈,要蒸得爛,頸子要完完整整。」客人一聽,全以為相爺今天請吃的是「蒸鵝」,無不引頸企盼。

平常心赴會

等著等著,「好」菜終於上桌,原來是每人一隻蒸葫蘆和一碗粟米飯。看到這等粗糙食物,來客根本無法下咽,只有鄭餘慶吃得津津有味,把自己的那份吃個精光。眾人大為掃興,搞得不歡而散。

哈哈!這個「誤會」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在那個「頸子」上。來客想當然耳,以為主食是鵝,卻萬萬沒料到葫蘆蒂長得也像鵝頸一般。

由上例可知,期待值越高,失望必愈大。當您在欣然赴會之時,最好是用平常心看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鵝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鵝維生素缺乏症,如何防治?
養鵝專用熱風爐
純乾貨▍家禽剖檢程序及診斷技巧
家禽用藥既講生理,也講病理!
母雞產下一隻「鵝蛋」,打開後讓人傻眼

TAG:養鵝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