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化家庭的浪漫:一起學佛,慢慢變老

佛化家庭的浪漫:一起學佛,慢慢變老

放下萬緣,不執著感情,並不是無情。

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只消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變化來看,明白「緣散則散,緣聚則聚」的道理,愛、恨便能在這一念之間轉變、釋懷。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除了飲食的養分,還需要精神的滋潤。而感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潤劑。

感情和生命息息相關。感情雖然帶給人很多溫暖,卻也充滿痛苦。

相愛的人,如膠似漆分不開;可一旦愛過了頭,或失去了愛,就變成了苦。

也有人以為只要不動情,就不會為愛所苦,這也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世上男女間的感情,往往非自己的期待所能控制。失戀的人,常常覺得生不如死。

有人為情輕生,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人為情殺人,抱著「你讓我這樣痛苦,我也不讓你快活」 或是 「我得不到你,天下人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對方殺了。

愛情是雙向的。既然如此,如果對方不愛你,何必苦苦窮追不捨,何不洒脫放下,開啟新生。

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為對方帶來困擾,也讓自己陷入困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一般的人,仍常常為情所苦。真正要放下感情,其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能成就。

如果無法挽回,就不要再陷下去了。做到隨緣不攀緣,不僅是照顧別人,事實上,也是在保護自己。

我們期待、要求,希望得到對方「真心」的對待和付出。可是,這種心是「真心」嗎?《金剛經》中有一段話:「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諸心」是言,每一眾生的種種心理活動現象,都是虛妄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只要有心,就皆非真心,要「心無所住」,心中無物、無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說,佔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煩惱心」。

愛情里的關係,並不是互相執著、糾纏和佔有,而是互相貢獻、成長和學習。能夠互相關懷、照顧、包容,不去彼此計較、相互猜疑,多溝通,並相互信賴,才能成為菩提眷屬。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學佛,慢慢變老。」

這是佛化家庭最浪漫的愛情了。

為了利益眾生,從攜手世間的快樂,直到一起成佛;從短暫的人天福報,直到究竟的解脫大樂。這才是世上最幸福的時光。

文字丨文章來源於網路,作者為高羽

圖片丨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楞嚴咒》易背誦卡
你家的小朋友開始讀經了嗎?
人生萬般苦 皆由執著來
什麼是四念處?怎麼修四念處?
獨家影評全球首檔明星體驗型紀實人文節目《心路》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