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被風吹跑,不如在家讀書 | 新書界
原標題:與其被風吹跑,不如在家讀書 | 新書界
1
《指匠》
[英]薩拉·沃特斯 著 阿朗 譯
世紀文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9月
2005年,BBC推出了一部三集迷你劇《指匠情挑》。故事在倫敦郊區的一個大莊園展開,在那裡生活著李先生和他的外甥女莫德,李先生性格古怪,逼迫莫德整日在圖書室整理和朗讀藏書。有一天一位名叫瑞弗士的先生出現在莊園中,他表面是來教莫德畫畫,實際上卻是個騙子,想通過和莫德結婚騙取她的嫁妝,然後再將她送進瘋人院,獨享財富。他有一個叫做蘇的幫手,也被安排到莊園中,做莫德的貼身女僕,誰料莫德和蘇之間產生了情愫。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豆瓣上,這部迷你劇被豆友列入了「意外結局」的片單之中。憑藉其精良的製作、懸念迭生的情節以及維多利亞時期的畫風,這部迷你劇得到了8.9分的高分。去年韓國電影《小姐》榮獲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其情節與《指間情挑》類似,只不過故事發生地挪到了韓國。
實際上,這兩部成功影視作品背後的故事原型是英國作家薩拉·沃特斯的小說《指匠》。懸念環生可能是這部小說如此受影視改編青睞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其中對於女性之愛和女性生命體驗的書寫,也讓讀者在體驗驚險刺激的情節的同時,感受到女性與女性之間細膩深刻的關係。
《指匠》為薩拉·沃特斯的「維多利亞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分別是《靈契》和《輕舔絲絨》。在這三部小說中,薩拉·沃斯特一方面為我們呈現了充滿哥特風的敘事,以高超的敘事技巧帶讀者回到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另一方面,她以細膩的筆觸,使讀者領略到彼時的社會處境和那些即便受到質疑和挑戰卻依然生機勃勃的情慾。
2
《伊凡·伊里奇之死》
[俄]列夫·托爾斯泰 著 許海燕 譯
東方出版社 2017年10月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談到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大家總不免想到他這幾部經典的長篇小說。托爾斯泰長篇作品名氣太大,以至於完全掩蓋了他寫中短篇小說的才華。這本集子收錄了他的三部中短篇小說《克羅采奏鳴曲》《魔鬼》及《伊凡·伊里奇之死》,這三篇晚期代表作探討的都是其終生為之困擾不已並不斷反思的婚姻、愛、慾望和死亡等問題。
《克羅采奏鳴曲》是一篇貴族情感懺悔錄,講的是一位名叫托翁的貴族在殺死妻子之後的自省。他對於妻子幾乎不可控的佔有慾和將其物化為自己財產的想法,在他殺死妻子的那一瞬間得到了反省:「我才第一次忘掉了我自己,忘掉了我的夫權和我的驕傲,我這才第一次發現她也是個人。我這才感到,那使我受到侮辱的一切——我那整個的妒忌心,是如此渺小。」在這個短小的故事中,托爾斯坦探討了婚姻和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問題,用極其自省的眼光審視了夫權對於人權的踐踏。
而《伊凡·伊里奇之死》則用白描的手法,還原了平反法官伊凡·伊里奇在罹患絕症後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心理過程。托爾斯泰像是一位拿著手術刀的醫生,冷靜克制地解剖小人物伊凡·伊里奇的痛苦。他對於恐懼絲絲入扣的描寫,讓讀者得以感受伊凡·伊里奇如無底洞般的絕望和死亡的力量。小說取材自托爾斯泰熟悉的圖拉法院法官伊凡·伊里奇·梅奇尼科夫。他從法律學校畢業後進入官場,在工作中遵循規則,在生活中「不失體面」,是當時無數官僚的典型寫照。後來他罹患癌症,在病床上等待死神步步逼近。這篇殘酷的小說有著超常的感染力,法國作家莫泊桑讀後評論道:「我明白我的全部事業都毫無意義,我整個十大卷作品都一文不值。」
閱讀這個故事絕對稱不上是一種愉悅的體驗,但正如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帶給我們的沉重和深思一樣,只有在對死亡有了如此細緻、令人窒息的感知之後,我們才知道生之可貴。
3
《美麗與哀愁:
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
[瑞典]皮特·恩格倫 著 陳信宏 譯
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 2017年10月
打開維基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詞條,我們能看到如下介紹: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了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
這是由一連串數字構成的奇觀勝景,將一次次具體的戰役和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簡化為由十個阿拉伯數字構成的代號。如果說這種詞條描述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簡單粗暴的直觀衝擊,那麼《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則從個體生命史的角度,進入這片歷史的褶皺之地,以私密的情感、個體的記憶窺探歷史和戰爭的隱秘角落。
作者皮特·恩格倫聚焦於23位主要人物——他根據人們留下的不同文獻資料寫成此書,沒有任何編造成分。從任何角度來說,他們都是這場戰爭中最不起眼的邊緣人物:他們不是日後被人銘記、反覆提起的戰爭英雄,大部分人默默無聞、被人遺忘,棲身社會底層。他們也並非來自西線戰場,他們奮戰於東線、阿爾卑斯山、巴爾幹半島、東非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地。這群人中四個死於戰爭,兩個淪為戰俘,兩人被譽為「英雄」,還有兩人失去了健全的身體。在恩格倫看來,「儘管命運不同、角色各異、屬於不同民族,但這些人全都可以被一個事實統一起來,即戰爭從他們那裡奪去了什麼:青春、幻想、希望、人性或者生命。」
作為作家、歷史學家的恩格倫曾長期在巴爾幹地區、阿富汗、伊朗從事戰地記者工作,他善於以個體的感受、情緒體現戰爭的複雜性。對他而言,這本戰爭個人史也是一段反歷史,因為他希望「把這個無論如何具有史詩性的事件,放回到那種細小的原子一般的成分,也就是說每個單獨的個人及其經歷中。」
4
《美國人與中國人》
[美]許烺光 著 沈彩藝 譯
後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1946年,美國人類學家魯斯·本尼迪克特完成了《菊與刀》一書。這項在二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佔領日本以及美國應如何管理日本等問題所做的對日本國民性格研究,成為了人類學領域最為著名的著作之一。根據社會學家波林·肯特的調查研究,截止1999年,這本書在日本一共售出了230萬。作為美國人類學之父弗朗茲·博厄斯的學生,本尼迪克特提出「文化是大寫的人」,主張發掘不同文化的類型與特徵,《菊與刀》中對日本雙重國民性的研究便是一則完美例證。
生於中國、在英國師從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隨後在美國多所大學人類學系任教的許烺光,延續了本尼迪克特對於文化與人格類型的探討,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心理人類學以及跨文化比較的方法。寫於1959年的《美國人與中國人》便是其成果之一。許烺光認為,中美兩國不同的社會環境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人格——美國的個人主義和中國的情境主義(即強調個人在群體中恰當的地位及行為),而兩國國民性格的不同又為中美兩國的交往提供了一些線索和可能的方向。
作為一位輾轉三國的人類學者,許烺光曾將自己稱為「邊緣人」,但文化上的邊緣位置對於人類學家的觀察、思考以及自省往往十分有利。也許正由於此種邊緣地位,使許烺光能夠跳出國別身份的限制,對中美兩國進行宏觀的分析比較。《美國人與中國人》成書於1950年代,但其中探討的種種問題即便放在今天也並不過時,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5
《我該幾時鼓掌》
[英]丹尼爾·霍普 著 湯菲黎 譯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7年10月
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年度熱播大戲《歡樂頌2》里有這麼一個場景:痴迷於古典音樂的趙醫生,拉著女友曲筱綃去聽音樂會,趙醫生全情投入,而曲筱綃卻在一旁呼呼大睡。和許多其他場景一樣,這一幕是原作者和編劇用來強調趙醫生和曲筱綃二人文化資本差異的工具。這或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古典音樂在大眾心中的形象:典型的中產趣味,高雅,有一套繁雜的、必須遵守的禮儀,有一定的門檻和行話,沒有知識儲備的人很容易被拒之門外。
其實不盡然,曲筱綃們需要的可能是一本《我該幾時鼓掌》。該書作者丹尼爾·霍普是一位專業音樂家,絕對的內行,但這本書並不是寫給行內人看的專業書籍。相反,它更像一本古典音樂會觀賞指南。作者從「為什麼要聽音樂會」談起,一方面向讀者普及了古典音樂之美,一方面也駁斥了人們對於古典音樂的一些刻板印象。接下來,丹尼爾為我們詳細揭秘了音樂會的各個環節:著裝、最佳座位、音樂後的幕後故事等等。他如同一位藝術「領航員」,為讀者指明了觀樂的樂趣和「暗礁」。觀樂之前的知識儲備,諸如古典樂的歷史、流派、著名演奏家指揮家等等,你也可以在此書中找到。
6
《好人為什麼會作惡》
[美]托馬斯·布拉斯 著 趙萍萍 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0月
好人為什麼會作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持續不斷地向他人和自己提出這一問題。究竟是什麼力量,讓那些曾經的普通人成為了殺害600萬猶太人的劊子手?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沒有直接參加殺戮的人對於發生在身邊的罪行採取了默認態度?對於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來說,這種「平庸之惡」的發生有其社會心理學機制。他通過著名的服從實驗,解釋了人類在面對壓力和強權時的服從機制。但其貢獻不止於此。
在《好人為什麼會作惡》一書中,同為社會心理學家的托馬斯·布拉斯在常年對米爾格拉姆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為讀者展示了一位偉大的社會心理學家的成長曆程。從服從實驗到國民性研究,從平庸之惡到對於權威的反抗,再到城市對於個體心理產生的影響,托馬斯將米爾格拉姆的個人成長軌跡和當時的社會文化政治背景聯繫起來,向讀者講述了他學術生涯的不同階段,以及作為一門學科的社會心理學在美國的發展歷程。
7
《泥土:文明的侵蝕》
[美]戴維·R. 蒙哥馬利 著 陸小璇 譯
譯林出版社 2017年10月
提到泥土,你會想到什麼?是在沙塵暴裹挾下撲面而來的鬆軟沙土和塵埃,還是外出回家後被無情從鞋面上撣掉的灰塵,又或者是附著在蔬菜表面的土塊?不論是以上哪一種,泥土都算不上一個褒義詞,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困擾,它是潔凈的反面,它是一種需要清除掉的多餘存在。
在《泥土:文明的侵蝕》一書中,作者戴維·R·蒙哥馬利糾正了我們對於泥土的種種誤解。作為地質地貌方面的專家,蒙哥馬利專註於研究地形演化、地貌變遷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在此書中,他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將地球表層土壤作為考察對象,用宏大的時間和空間視角,從古希臘、古羅馬談到工業時代的美國西部,從俄羅斯草原講到南太平洋上孤立的小海島。
蒙哥馬利用詳實生動的案例,向我們講述了世界各地、各個歷史時期的人類與土壤的密切關係,同時也提醒我們土壤濫用、流失和侵蝕帶來的嚴重後果:20世紀30年代美國南部平原的巨大沙塵暴、20世紀70年代非洲薩赫勒地區的生態災變、當今亞馬遜流域的環境惡化等等,都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巨大危機。正如他在書中所說:「排除那些會置人類於死地的突發災難,我們應對土壤退化以及逐步加快的土壤侵蝕的雙重困境的方式,將決定現代文明的命運。」
相信讀完此書後,你會開始對土壤心存敬畏,畢竟,「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都將影響到我們自身」。
8
《海灘上的愛因斯坦:
帶上相對論去度假》
[法] 馬克·拉謝茲-雷伊 著 龔蕾 譯
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11月
如今,我們已經對「廣義相對論」和「引力波」這些名詞見怪不怪,雖然罕有人能說清楚其背後的複雜意涵及術語。《海灘上的愛因斯坦》將帶領我們回到20世紀的物理學界,追根溯源,從愛因斯坦對相對論的探索說起。本書為人們還原了以愛因斯坦為首的物理學家們提出、完善和驗證相對論的歷史,物理學家們在發現既有的牛頓物理學、伽利略運動學無法解釋一些物理現象時如何提出種種新的解釋,以及最後怎樣不可避免地跨出了革命性的一步,走向更加精妙、簡潔的相對論,就此改寫了人類對於時間、空間、速度以及引力等基本概念的認知。
本書作者馬克·拉些茲-雷伊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他用一種既專業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讀者講述了相對論的前世今生。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相對論開創了全新的宇宙學,本書會在超過一半的篇幅里介紹相對論和宇宙學是如何變得越來越不可分割的。在後半部分,作者講述了物理學家們觀測中子星(脈衝星)、發現引力透鏡和引力波的故事,解釋了物理學家們如何利用相對論來探測和研究黑洞。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傅適野,編輯:黃月,未經「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權不得轉載。
版權所有
謝絕轉載
※《暴雪將至》: 離奇命案背後是一代人的改革陣痛 | 思想界
※「回到叢林」:大逃殺設定的生存遊戲為何流行?
※趁年輕,咱們一起去南極吧!| 活動推薦
※「人應當只為美好和崇高的目標奮鬥,其餘的則交給命運」 | 新書界
TAG:界面文化 |